李密的错误决策给瓦岗军的命运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让秦叔宝、程咬金与单雄信等人陷落在了王世充的控制之中。面对这种窘境,李密不得不选择投靠李渊,企图另辟蹊径。然而,在这场战斗中,徐世勣却未能随同出战,因为他需要去处理黎阳的问题。在李密归顺李渊之后,徐世勣毫不犹豫选择加入李渊的阵营,并得到了李渊的丰厚奖励,也正是在此时,他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世勣。这一改变标志着李世勣与以单雄信为首的另一派势力之间的划分,日后在战场上,他们甚至可能会兵戎相见。可悲的是,当秦叔宝和程咬金投向王世充后,才真切感受到王世充的怀疑与多疑,令他们在此间无法赢得完全的信任。
经过一番讨论,兄弟二人决定转而投靠李渊,并很快被安排成为李世民的部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单雄信,他在王世充的阵营中孤独地挣扎着,直到王世充走上灭亡之路。瓦岗军的众多将领因为错综复杂的局势被迫分散至不同的阵营,不久后,双方便开始了激烈的交锋。与此同时,单雄信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历史的记载中屡有提及。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的根据地洛阳之际,正是单雄信带领军队前来迎战。当时,单雄信的武力高强,立于战场之上几乎无人能敌,他手握武器,瞬间对李世民发动了攻击,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李世勣此时挺身而出,震声呼喝道:“这可是秦王,你不可无礼!”单雄信在听闻李世勣的喊声后,选择了撤离战场。这一幕显然是在历史上为了美化李世民而进行的叙述,真实的情况是,面对这样一位与自己情谊深厚的朋友,单雄信并没有下狠手去击杀李世民。若说真有撤退的理由,那便是对友谊的珍视与给面子。到了第二次交锋时,单雄信再次让李世民体会到了生死的危机,这一回,李世民正带领手下在猎场打猎时,意外发现了王世充的军队在进攻。
巧合的是,此时李世民的队伍人手不足,毫无招架之力,若能顺利消灭李世民,唐军必将陷入一片混乱。因此,王世充迅速调派单雄信带领部队前去实施突袭。在战斗初始,单雄信凭借绝对的实力压制了李世民,让其感受到生死的威胁。就在单雄信举起武器准备给李世民致命一击时,李世民却因没有任何躲避的余地,面临着直接送命的危机。偏偏在此危急时刻,单雄信失去了平衡,战马跌落,而一个更强劲的对手尉迟恭出现了。
尉迟恭才是真正的猛将,看到李世民的险境,立刻奔至单雄信的身旁,仿佛预示着命运的转折,迅速将单雄信击落。从此,李世民趁机逃脱,并迅速召集手下,对王世充发起反击,形成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甚至连王世充的手下将领燕欣也被成功抓获。正是这些事件,加深了单雄信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李世民在战胜王世充与窦建德后,扎根洛阳,打算翻身国泰民安,倚仗自身的力量惩治那些劣迹斑斑的恶人,出乎意料的是,名单上竟然会有单雄信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