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历保甲,山东日照人,1945年参军。”初见抗战老兵历保甲时,他正坐在老兵之家的木椅上,一身老式军装笔挺合身。虽已年近百岁,但他举手投足间军人硬朗的气质丝毫未被时光冲淡。
面对围坐身旁的研学学生,历保甲笑意盈盈地开口,将那段烽火记忆娓娓道来。
历保甲。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摄
1929年,历保甲出生于山东日照的一个农民家庭。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枪炮声与饥寒交迫的日子如影随形,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刻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
历保甲6岁那年,他的父亲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魔爪,装瘸躲进牲口窝,却因遭到虐待与心力交瘁患上重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历保甲的母亲肩上。历保甲的母亲白天在地里劳动,夜里缝补浆洗,操持家务。为缓解家中生活压力,7岁的历保甲便开始给人放牛、当铁匠学徒。
历保甲说:“那时候苦啊,老百姓都不得安生啊!”
1945年1月,历保甲的姐姐光荣入伍参加了抗日队伍,在部队里做了一名卫生兵。耳濡目染全民抗战的历保甲,在同年2月也积极报名参了军。“听说部队征兵的消息,我瞒着母亲,跑了四五里路追上队伍,要求参军。”历保甲说,“当时就一个念头——我要当兵,因为我知道只要跟着共产党就有好日子、有奔头。”
历保甲回忆:“因为年龄不够,我个头还没有枪把高,人家看我是个孩子不想收下我,我拉着他们的手,不断地说着希望参军,就这样被留下了。”
部队考虑历保甲的具体情况,将他分到了后勤部门,为战士们理发。刚入伍时,历保甲很是失落,觉得不能直面敌人、冲锋陷阵,报国之志难以施展,但很快他就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年长的老兵传授他理发技艺后,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以前,头发剪得都很简单,剃短就行,技术学起来也很快。”
除了给战友理发之外,他还负责搬运物资、照顾伤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渐渐地,他利用自己个子小,行动灵活的特点,在敌人轰炸时,巧妙穿梭于掩体之间,保护重要物资。他还跟着部队转战各地,搬运物资、抢运伤员、修建工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个瘦小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受伤的战士们需要得到救治,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从战场上抢运伤员,此后我逐渐地意识到后勤工作同样是抗战的重要一部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做好后勤工作。” 历保甲说。
历保甲为年轻党员佩戴党员徽章。 受访者供图
十几岁就上战场,怕不怕?在采访中,历保甲回答:“怕死就不当兵,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就不能怕死。”
经过部队两年多的锤炼,历保甲冲上前线,跟随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英勇杀敌。1947年2月,历保甲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保甲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二等功1次。
1955年,历保甲回到山东临沂工作,1978年带着孩子们到了吉林省汪清县生活。
谈起现在的生活,历保甲脸上漾起笑意,眼眸里泛起光亮:“如今日子是好,啥都不缺,想吃啥有啥,在当年,做梦都不敢想能过上这安稳日子。” 对于年轻一代,他也有着殷切的期盼:“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要牢记历史,要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