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记载了商汤灭夏三星堆城墙被雷暴火灭事件?
迪丽瓦拉
2025-10-16 18:03:05
0

在先秦典籍《墨子・非攻下》中,保留着一段关于商汤伐桀的神秘记载:上天因夏桀德政混乱,命商汤承接天命讨伐夏朝,不仅派神力发出雷暴暗中毁坏夏都城墙,更令火神祝融在夏都“西北之隅”降下大火,助商汤攻克夏城。这段承载着上古天命观的文字,如今竟与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产生了奇妙的呼应,为我们探寻三星堆的“都城身份” 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三星堆城墙(来自网络)

天乃命汤于镳宫,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乱,予既卒其命于天矣,往而诛之,必使汝堪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之境,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

——《墨子・非攻下》相关原文

▲墨子在传授兼爱非攻的思想(来自网络)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自发掘以来,其规模宏大的城垣遗迹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碳十四测年显示,三星堆城墙分两期修建:一期城墙始建于距今约4100年(夏建立初期),以夯土筑成,奠定了遗址核心区域的防御格局;二期城墙扩建于距今约3600年,这一时间节点恰与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的历史事件大致吻合,扩建后总长度超过10公里,兼具防御与象征意义。这种明确的城垣存在,与《墨子》中“有夏之城”具备城墙的记载形成了第一层契合。更值得留意的是,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二期城墙的西北区域,发现了部分墙体存在被火烧毁的痕迹,炭化的夯土遗存暗示着这里曾经历过大规模火焚事件,而这恰好与文献中“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的描述形成了跨越三千年的时空对照

三星堆古城历次城墙发掘地点示意图(来自网络)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图(来自网络)

有趣的是,长期被部分学者视为“夏都”的二里头遗址,虽已发现宫殿区、手工业作坊等都城要素,却始终未找到环绕整个遗址的规模性城墙遗存,这与《墨子》明确记载的夏都“有城”特征存在明显反差。反观三星堆的城垣规模与火焚痕迹,反而更贴合文献中对夏都物质形态的描述。

三星堆城墙的考古发掘现场图(来自网络)

从自然与文化解读的角度来看,三星堆城墙的火焚痕迹或与西南地区频繁的雷暴天气有关。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强对流天气,雷暴活动频繁,远古时期的夯土城墙若遭遇雷击,极易引发大规模火灾。对于当时的先民而言,这种无法解释的自然灾异,很可能被解读为“天谴”,进而与“夏桀失德、天命转移”的叙事相结合。而《墨子》中“天命融隆火”的记载,正是这种认知的文字化呈现——“融隆”即指火神祝融降下大火,将自然火灾赋予了浓厚的天命神话色彩,成为商汤伐桀“顺天应人”的重要舆论支撑。

三星堆月亮湾城墙的发掘剖面图(来自网络)

从文献内涵来看,墨子记载商汤伐桀时“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天命融隆火”等情节,核心是为了区分“攻”与“诛”的本质 ——商汤之举并非不义攻伐,而是顺应天命的正义之举,体现了先秦时期“天命转移”的政治伦理观。这种将战争胜负与天命、神意绑定的叙事,虽带有神话色彩,却为我们留存了关于夏都物质特征的关键线索:有城垣、曾遭火攻且起火点在西北方位。

三星堆东城墙(陈家梁子)的保护展示区入口图(来自网络)

当然,将三星堆直接推论为“夏都”,仍需更多硬核证据支撑。目前,三星堆城墙的测年数据虽指向距今4100年至3600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但与中原夏文化的具体交流脉络、都城属性对应的政权归属等问题尚未完全厘清,还需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验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墨子》中关于夏都“有城墙”“西北隅遭火焚”的关键信息,与三星堆遗址距今3600年左右的核心考古现象高度吻合,为我们解开三星堆与夏商之际历史变局的关联之谜,提供了一条连接文献记载与地下遗存的重要线索。

三星堆城墙的夯土剖面(来自网络)

鸣谢@CTing陈老师 提供线索

【版权声明】

排版| 德之佑文化

图片| 翔子史前推理师

文字| 翔子史前推理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从辕门到行辕:战时中国“移动中枢”的权力真空 居延汉简中见“行在”字样,意指临时中枢;辕门为军营之...
原创 毛... 1945年4月23日,我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不仅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
原创 唐... 大唐的统治依赖于一群被称为“良家子”的人。无论男女,只要年满成年,他们就可以分到土地。分到的土地分为...
文京区变成在日华人的"... 他们用脚投票,划出了属于自己的领地,重塑了东京的城市肌理。 相较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被称为"岛国"的日...
原创 陈... 198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动,中国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陈济棠的儿子陈树柏。陈济棠生前是国民党高...
原创 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陈熙教授在《南方人口》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观点:许多人心中向往的“儿孙满堂...
原创 汉... 引言 在北魏的统治下,为了提升统治阶级的文化素质,北魏领导者采取了措施,鼓励鲜卑贵族的子弟接受汉语教...
原创 银... 从银雀山汉简到AUKUS:岛屿防卫神话与“72小时重创”的冷审 临沂银雀山汉墓一号(M1)出土《孙...
原创 抗... 众所周知,蔡廷锴将军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担任十九路军的军长兼副总指挥,是广为人知的抗...
原创 皇... 在清朝,每位皇帝(除宣统帝外)都有五个不同的称号:名字、年号、庙号、谥号和入葬前的称号。这些称号有严...
原创 西... 作为西汉开国的第一功臣,萧何的善终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最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他的聪明、谦逊和适时的应对。...
原创 唐...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事实上,朝廷曾多次有机会提前结束这场动乱,但由于唐玄...
“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值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10月15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在一场传承弘扬“两...
原创 被... 1965年12月,湖北荆州的漳河水库在进行灌溉工程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距今2500年的楚墓。墓中...
原创 贾...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通过描写贾敬的“宾天”,暗示了皇帝的死亡,这个“宾天”实际上是在隐喻明朝嘉靖帝的...
原创 越... 在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之前,作者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关于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也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坖...
原创 他... 唐玄宗李隆基通过“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成功登上皇位,然而,许多参与政变的功臣们,最终都遭遇了悲惨...
原创 冈... 在战败的阴霾中,日本曾经的野心被深深的悔恨所笼罩。石原莞尔曾提出过一套被称为“石原设想”的战略,他设...
原创 浅... 人类的权力始于阶级社会,提到权力的行使,就离不开廉洁与腐败的问题。而要有效打击腐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
原创 张... 在历史的长河里 两个人物以不同的轨迹抵达同一个光亮 曲啸 这位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 与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