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的前夫,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4-11-23 23:21:58
0

原标题:作为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的前夫,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作为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的前夫,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作为一代不是怎么典型的“绿帽男”,李瑁的一生也算是经历了人生百味了。

图为剧照

虽然他的人生很屈辱(眼睁睁看着别人抢走了自己的老婆,而且更耻辱的是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可能是上天都有点同情他了。

李瑁最后得到了善终,并且他的儿女也很多,有三个儿子很争气,被封为了郡王的爵位。

所以李瑁的晚年生活应该还算美满,至少应该是没什么遗憾了,没有白来人间走一遭。

作为皇子来说,李瑁无疑是悲惨的,哪怕是遭遇了夺妻之恨,他也只能眼睁睁的选择忍气吞声。

亲眼看到自己的妻子被自己的父亲纳入了后宫。

不过,可能是因为李瑁的不争,所以他最后也得到了一个相对好的结局。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作为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李瑁得到了父亲的亲自赐婚,而且妻子的门第很高。

韦氏是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身份高贵。

两人的婚礼举办的也非常宏大,唐玄宗不仅亲自赐婚,还亲自主持了这场婚礼,

给这对新人极高的规格。

就这还不够,婚礼结束后,唐玄宗当即下诏书,宣布:将韦氏册封为寿王(李瑁的封号)王妃。

但是一切礼物的背后早就已经标好了价格。

唐玄宗之所以给这个儿子超出其他儿子的宠爱,是因为李隆基后宫多了一个妃子——杨玉环,寿王李瑁的前妻。

杨玉环作为寿王李瑁的妃子,本来两人拥有一个十分恩爱的家庭,但创造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李隆基却不顾伦理道德,选择了横刀夺爱,强行把杨玉环从李瑁的手中夺了过来,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当然,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本就比较开放,也由于当时的年代距今过于久远,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就不过多赘述,更不评价了。

但就算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人民也比较开明,但“夺妻之恨”还是不共戴天的。

由于地位上的差距过于悬殊,哪怕是心爱的女人被自己的父亲夺走,李瑁仍然选择了“不言不语”。

因为他明白,自己压根就没有反抗的资本,就算逞一时意气,也绝对不会对父亲造成任何伤害。

无奈之下,李瑁只能做出了最痛苦,也是最理智的决定:忍气吞声。

这简直可以说是“忍常人之不能”,后来事实也证明李瑁的决定是正确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并且儿孙满堂,生活得很滋润。

作为唐玄宗众多儿子中的一个,李瑁才华也并不出众,本来他会过一辈子富贵生活,但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可是因为他是杨玉环的前妻,李瑁自此在历史上“名垂青史”了。

一、三角恋的开始。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瑁作为皇子跟随母亲武惠妃出席了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

在这场婚礼上,李瑁遇到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杨玉环。

杨玉环出生于四川蜀州的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杨玄琰身居高位。

年幼的杨玉环自幼聪慧,无论是音律还是歌舞,她都极为擅长。

对于乐器,特别是琵琶,杨玉环更是精通。

天有不测风云,杨玉环十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举目无亲的她只能投靠叔父杨玄繳。

叔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逐渐解开了杨玉环的心结,也让杨玉环开始了“对外交流”。

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两人相遇的第二年,也就是开元二十三年,两人闪婚,迅速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两人生活十分幸福,可谓是郎情妾意、天作之合。

如果不是因为唐玄宗的横刀夺爱,两人会有平淡的一生,而李瑁也不会“名垂青史”。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瑁应该感谢父亲唐玄宗,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跟着出名。

二、唐玄宗畸形之爱。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前期最受宠爱的武惠妃(李瑁的生母)去世,年仅三十八岁。

虽然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但这并没有影响唐玄宗对她的喜爱。

因为两人深厚的感情,唐玄宗甚至想过要封武惠妃为皇后。

图为电视剧剧照

只可惜朝堂中的大臣因武则天的原因激烈反对,唐玄宗最终无奈作罢。

虽然武惠妃没有被封为皇后,但她也作为贵妃受到了唐太宗的独宠,各方面的待遇都与皇后没什么区别。

武惠妃的英年早逝给唐太宗打击很大。

史书记载: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新唐书》

就在唐玄宗悲伤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大(jiao)忠(shi)臣(gun)向他进言,说他的儿媳“姿质天挺,宜充后庭”。

唐玄宗经过“实地考察”,确认这就是他要找的人,于是躁动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

此时,杨玉环与李瑁刚刚成婚三年。

三、荒唐中的合理。

为了解决礼俗问题,唐玄宗可谓是煞费苦心。

1.杨玉环方面。

唐玄宗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为借口,把杨玉环送进了道观。

做戏做全套,他甚至还给杨玉环赐了个法号“太真”。

数年之后,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把她接出来,并纳入后宫。

2.李瑁方面。

为了平息李瑁的情绪,唐太宗给他重新安排了婚事。

虽然李瑁个人如何表现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唐中著名诗人李商隐却没有忘记他。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李商隐《龙池》

古人云“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但奈何敌人是一座不可仰望的高山,李瑁甚至连拼命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在他之前,有三个哥哥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反抗是什么下场。

太子李瑛因为父亲的疑心,直接被废掉;

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也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直接杀死了。

虽然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曾经是最受宠的贵妃,但她已经去世了。

无依无靠且没有实权的李瑁根本没有办法反抗父亲。

四、爱恨情仇。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利令智昏的唐玄宗亲信小人,将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残忍杀害,导致潼关失守。

面对危机,唐玄宗只能带领杨玉环等人仓皇出逃。

一行人仓皇逃到马嵬坡之后,行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要求唐玄宗赐死一切祸乱的源头——杨玉环。

无奈之下,唐玄宗选择妥协,亲自下令让高力士在佛堂之中将杨贵妃活活缢死。

据历史记载,李瑁当时就跟随在唐玄宗的队伍之后,甚至他亲眼看到了杨玉环因为士兵的激愤被杀。

可面对这一切,李瑁也始终没有任何动作。

五、大仇得报。

杨贵妃身亡之后,唐玄宗派李瑁去安抚六军将士,而早就对父亲心存不满的李瑁不仅没有安抚将士,反而利用这个机会,成功游说太子李亨以及对唐玄宗不满并害怕他报复的众将士。

在他的成功游说下,这些人最终选择离开大部队,行兵北上,这才让太子李亨最终有了在武灵行宫内继位,并最终摆脱了唐玄宗的掌控的机会。

结尾

虽然当时杨玉环早就已经香消玉殒,唐玄宗退位之后,大唐新的掌门人也是李亨,并不是李瑁自己。

但李瑁最终得了个高寿,而且从李瑁在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去世后,还被其追封为太傅来看,他的一生也算得上“苦尽甘来”四个字。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三国志》《晋书》《明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115师的副师长聂荣臻,带领着115师独立团、特务团、骑兵营等3000多...
原创 救...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与奉献,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领导作用的无疑是毛主席和...
原创 长... 长平之战中,赵国当时并不知道白起是对方的统帅,直到他们被包围时才发现。赵国换将的决定,秦国则早已知晓...
原创 世...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通常指的是两河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都起源于河流流域,拥有悠久的历...
原创 2... 2007年12月26日清晨,86岁的华国锋在家人搀扶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多年来,他一直都保持着这个...
原创 中... 在国际形势愈加严峻的今天,我真的越来越怀念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鹰派人物,他们面对强敌有着极大的勇气。 ...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南宋朝廷的诬陷下被杀害。岳飞的死实际上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冤屈。然而,在...
了解一点银行的历史非常重要 银行柜台前长长的队伍与越来越复杂的取款流程,正提醒着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存款冻结的历史。 关于1949年...
罪与罚:日本“痛苦挣扎”之根源... 原创 风波未定 风波定 2025年11月24日 17:50 广东 周一 一周观察 格局篇 高市早苗...
原创 半... 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武术高手,然而,许多影视剧中的这些人物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似乎他们的命运与他...
读书 | 沈卫威:驶向档案馆的... “从家到档案馆的列车用时十八分,从档案馆到家的列车也用时十八分。两个十八分,一晃就是六年,阅档五千卷...
原创 袁... 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宣布成立。袁世凯,原本是北洋新军的领导者,在辛亥革命后趁机夺取了革命的...
原创 复... 顾名思义,复合弓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弓,而与之相对的是传统的单体弓。复合弓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因...
原创 闯... 导言:《闯关东》中的朱开山,是朱家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犹如家族的定海神针。他不仅是家族的支柱,...
原创 罕... 北京内城是指北京的核心区域,位于内二环范围内,涵盖的地理位置包括西德胜门和东安定门在北部,西宣武门和...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张勇:... 康熙平三藩 将材出西北 张勇(1616年—1684年),字非熊,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清朝名将,“...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吕布一直被认为是武力的代表,许多人将他与云中吕布、马中赤兔联系在一起。吕布的强大使得他在...
原创 朱... 《——【·前言·】——》 历史上有个家族,十分富有,掌控着整个泉州的海上贸易,船队遍布东南亚各地。 ...
原创 子... 假设有三个情形。首先,魏兵没有设伏,这种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因为魏蜀两国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
原创 明... 朱元璋登基为帝后,许多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们虽然获得了封爵,但大多数人都失去了兵权,转而过上了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