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猛军队”:几千人死扛吐蕃五十年,安西军到底有多猛?
迪丽瓦拉
2025-10-30 12:32:16
0

公元794年,西域龟兹城外,吐蕃大军正用攻城槌凶猛地砸着城墙。城头上,一位白发老兵哆哆嗦嗦举起那把已经砍出缺口的刀,铠甲早就裂得不像样。

他身边的士兵,很多都是当年驻守在此的老兵后代,这支被大唐“遗忘”了近四十年的军队,还在为“大唐”两个字拼尽最后一口气,这就是安西铁军的最后一战。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龟兹最终失守,他们愣是靠几千人,顶住吐蕃几十万大军的轮番进攻,硬生生扛了将近五十年。

要明白安西军为啥这么“猛”,咱得先搞清楚他们在守什么,又是怎么一步步陷入这种绝境的。

好多人觉得安西军就是支“偏远地区驻军”,其实不对,他们是唐朝特意安排在西域的“王牌战队”。

自从汉朝打通丝绸之路,西域就成了中原王朝的西大门。守住了这儿,既能保护商路安全,又能牵制北边的突厥和西边的吐蕃。

唐朝强盛那会儿,太宗、高宗接连出兵,把地盘一路推到中亚,还专门设了“安西都护府”来管这一片。

一开始,安西都护府的兵不算多,就几千人,但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

唐朝早期实行“府兵制”,平时种地,战时打仗,武器还得自己带。可到了武则天时期,这制度不太灵了,就改成了“募兵制”,也就是招身强力壮的人当职业军人,朝廷发粮、发装备、发工资。

安西军就是最早那批职业兵,士兵大多是关中、陇右的汉子,擅长骑马射箭,一入伍就长期驻扎西域,战斗力比临时凑的队伍强太多。

再说他们的将领,那更是个顶个的“狠人”。

比如高仙芝,虽然后来在安史之乱中被唐玄宗冤杀,但在西域那可是出了名的敢打敢拼。

公元751年,他带着两万安西军(其中还有一万多西域部落兵),硬是翻过了海拔四千多米、氧气稀薄的帕米尔高原,去打中亚的石国。

这操作在当时简直是“逆天”难度。

虽然后来的“怛罗斯之战”因为盟友叛变打输了,但安西军的战斗力直接把对手吓住了。

阿拉伯帝国虽然赢了,却再也不敢往东扩张,反而主动跟唐朝讲和。

那时候西域各国都清楚:“唐朝的安西军,惹不起。”

要不是安史之乱,安西军可能还会一直守着大唐的西大门。

可惜,公元755年那场大变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造反,几十万叛军一路南下,轻松拿下洛阳、长安。唐玄宗吓得逃往四川,大唐一夜之间从盛世跌入危局。

为了平叛,朝廷到处调兵,不管北方的、西域的,只要能打的,全往中原调。

当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带着主力赶回长安,结果刚到就被急着甩锅的唐玄宗杀了。

剩下那几千安西军,就留在了西域。谁也没想到,这一留,就再也回不去了。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虽然最后平定了,但唐朝也元气大伤。中原一片狼藉,朝廷哪还有精力管西域?而一直盯着西域的吐蕃,觉得机会来了。

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的强国,早就想跟唐朝争西域。

以前安西军在,他们不敢乱动;现在主力一走,他们立刻出手,先占了河西走廊。

这一下,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彻底断了。

从那时起,留在西域的安西军,真成了“没娘的孩子”。

没援军、没粮草、没消息。他们不知道长安怎么样了,不知道皇帝是谁,甚至不确定唐朝还在不在。

但他们就知道一件事,自己是唐朝的兵,守的是唐朝的地,死也不能投降。

吐蕃一开始觉得,拿下西域还不是小菜一碟?毕竟自己几十万人,对方就几千。可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支“孤军”竟然扛了快五十年。

安西军的“猛”,不是傻拼,而是靠三样法宝:地形、韧劲和人心。

西域到处都是沙漠、戈壁和山地,吐蕃大军虽然人多,但补给线拉得太长。

比如他们要打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得先从青藏高原翻过来,再穿过沙漠,等走到城下,早就人困马乏。

而安西军熟悉地形,要么守城不出,要么打游击,你来我躲,你退我追,硬是把吐蕃拖得没脾气。

安西军的士兵基本都是职业军人,把“守土”当成一辈子的事。

安史之乱后,带头的叫郭昕,他是名将郭子仪的侄子,本来只是来西域慰问部队的,结果碰上河西走廊被占导致回不去,干脆留下来带着大家继续守。

郭昕这人有多“轴”?为了跟朝廷联系上,他派人带着密信,绕了几千公里的路,从西域出发,经过回鹘(今蒙古一带)再到长安。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等使者到长安时,已经是唐代宗在位了。

代宗和大臣们都惊了,西域居然还有我们的军队!

朝廷赶紧封郭昕为“武威郡王”,也派了使者去慰问,可惜路太难走援军始终没到。

没援军,郭昕就自己动脑筋,士兵老了,就让儿子顶上来,组成“父子兵”。

粮食不够,就组织士兵在城里城外种地,甚至去沙漠里找耐旱的作物。武器坏了,就自己动手,用西域的铁矿打刀造箭。

考古发现,后期的安西军连树皮、兽皮都拿来当铠甲,骨头磨一磨当箭头。就算这样,他们也没放弃。

安西军不光自己能打,还赢得了西域各族的支持。

唐朝在西域经营了近百年,一直实行“怀柔政策”,不强迫当地人改风俗,还帮他们修水利、办学校,所以各族对唐朝认同感很强。

吐蕃占了河西走廊后,对百姓特别苛刻,大家就更愿意站在安西军这边。

比如于阗国王,就一直和安西军并肩作战,直到战死。

就这样,安西军靠几千人,硬是和吐蕃几十万大军周旋,守住了龟兹、于阗等城将近四十年。

期间吐蕃多次劝降,许诺高官厚禄,但没有一个人投降,他们宁愿饿死、战死,也绝不当叛徒。

安西军的坚守,终究没能挡住历史的走向。

公元790年,吐蕃攻下北庭都护府,安西军失去了最后一个盟友。

接着,于阗城破,守将战死;疏勒城陷,士兵全部殉国。

最后只剩下龟兹,郭昕带着几百名老兵,又守了四年。

公元794年,吐蕃发起总攻。那时龟兹城里的士兵,平均年龄都超过五十岁了,很多人已经是当年戍边将士的孙子辈。

他们握着断刀、旧箭,站在城头,看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没有一个人后退。

城破之后,郭昕带着大家打起了巷战,没人投降,全都战到了最后一刻。

史料里没写郭昕的结局,但根据西域出土的文物和吐蕃的记载,他应该是战死了。

安西都护府的印章,最后一次出现在公元794年的文书上。

从那以后,唐朝彻底失去了西域,安西铁军的故事,也就此被埋进了黄沙里。

很多人都说,安西铁军是“唐朝最猛的军队”。

但他们的“猛”,不光是战斗力强,更是那种“明知守不住还要守”的勇气,是那种“守土有责”的忠诚。

他们不是没机会活,吐蕃多次劝降,只要放下武器,不仅能活命,还能当官。

可他们选择了坚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守的不只是一座城,更是唐朝的尊严,是中原文明在西域的最后火种。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天可汗”时代的大唐,可安西军心里的“大唐”,却从没变过。

他们不知道皇帝换了几任,不知道长安变成啥样,却始终记得自己是“唐朝的兵”,始终把“大唐”刻在心里。

后来,有人在西域沙漠里发现了安西军的墓葬,墓碑上只简单刻着:“大唐安西都护府兵某某某”。

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显赫官职,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让人感动。

一千多年过去了,安西铁军的故事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传了下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前言·】——》 一座灵柩,两代人的遗愿,几十年的等待。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去世这么多年,遗体...
平武报恩寺:拥有“六绝”的明代... 坐落于四川绵阳平武县城的报恩寺,是一座仿北京故宫形制修建的明代古建筑群,因其全寺由金丝楠木打造、寺内...
镜观世界丨韩国庆州:一座“露天...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韩国庆州大陵苑一带(无人机照片)。 庆州位于韩国东南部,是一座千年古城。庆州拥有...
原创 为... 美国独立初期,全国只有13个州。为了扩展国土,美国的先驱们带领士兵四处征战,从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手中...
原创 彭... 在彭德怀晚年的时候,他的处境非常艰难,身边没有什么亲人。妻子提出要和他离婚,而且也不会来看他。彭德怀...
原创 清... 愚蠢。 维护统治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征服,而在于合理的利益划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多尔衮当时采取了其...
原创 继...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出生都充满了神话色彩,前者出生时,光芒照亮整个房间,三天前营地中香气四溢;而赵光义则...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不断、英雄辈出的时代。提到三国人物,大家通常会想到曹操、刘备、赵云、张飞、孙权等知...
“我的青春是讲述许多人的青春” 展板是有限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把历史讲得更透彻;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能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
原创 徐... 剑术在春秋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许多史书中也开始有关于剑术家的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位...
原创 皇... 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太极的后宫生活充满了神秘与传奇。其中,有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做叶赫那拉氏,是皇太极...
原创 美... 2016年美国悄悄撤军的行动,象征着其在南海展示军力的战略已经彻底结束。到了2025年,美国副总统万...
原创 考... 提起张居正,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作为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一生非常勤奋努力,然而他死后却遭到了万历皇帝...
原创 打... 三国时期的名将吕蒙,年轻时依靠姐夫邓当,跟随孙策做将领,以勇气和胆略闻名。孙权掌权后,吕蒙逐渐得到了...
原创 七... 知县为何要忌惮举人呢?因为谁也无法预见,这个举人会不会最终考中进士,甚至有可能成为状元、探花或榜眼。...
原创 五... 金灭北宋之后,金先后在中原扶持成立了伪楚和伪齐两个傀儡朝廷。于是很多人好奇:当年契丹也曾灭亡石氏晋朝...
原创 朱... 从古至今,总有一些人不顾朝廷律法,或者在江湖上为非作歹,或者占据山头为王称霸。这些人往往被称作“绿林...
原创 北... 高澄是东魏时期的权臣,也是北齐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神武帝高欢的嫡长子,母亲是武明皇后娄昭君。高澄在...
原创 张... 不仅仅是那些顶尖人物都已经去世了。在《三国演义》中,张郃被誉为名将,而第一个称他为名将的人是郭淮。黄...
原创 韩... 说到韩国,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整容行业和人工美人,但其实,韩国在地理上是我们中国的邻国,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