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崖山之战:陆秀夫,一个书生的报国之道
迪丽瓦拉
2025-07-07 12:34:18
0

作者:张东晓

公元1279年即南宋祥兴二年3月19日,正值春夏之交的崖山海面上,风高浪急,惊涛拍岸。风浪中,战舰摇摆起伏,战旗猎猎翻天。蒙古大军在大帅张弘范的带领下,对逃到天涯海角的南宋小朝廷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灭宋,建立不世功勋,只是时间问题。

南宋君臣已经无路可逃——他们已经逃了千万里,他们逃的太久了。

(一)陆秀夫其人

公元1260年即南宋景定元年,在全真派掌教真人李志常与少林寺主持裕大和尚就“佛道谁为贵”在忽必烈面前展开辩论之时,临安城内,一个24岁的年轻人进士及第,正式踏入南宋政坛。他不信佛也不信道,他是读孔子的读孟子的,当然也读过周敦颐与朱熹。他信儒,他就是陆秀夫,一个纯粹的书生。

陆秀夫少有才名,3岁时就跟随当地有名的儒生孟先生学习圣贤之道。所谓圣贤之道,无外乎忠君,无外乎守礼,无外乎以天下为己任。且不说屈原诸葛亮等人,本朝杨再兴岳飞等人抗金死国的故事想必他也是熟知,甚至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陆秀夫是个极端守礼的人。无论何时他都是正襟危坐,矜持庄重,沉默寡言,但言比有中,深得时任两淮安抚制置大使李庭芝的器重。

公元1274年即南宋咸淳十年,李庭芝转任淮东制置使,任命陆秀夫为参议官(相当于军事副官或军事一角)。此后战事不顺,李庭芝幕僚也纷纷逃去,只有陆秀夫岿然不动。

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纯粹读书人的选择。李庭芝甚为感动,并向朝廷力荐陆秀夫。两年后,李庭芝病逝,陆秀夫已经出任礼部侍郎,正式步入南宋政坛的权力中枢。

书生之气可凌云,陆秀夫能否力挽狂澜?

(二)受命于危难之际

此时的南宋朝廷已经风雨飘摇,千疮百孔。蒙古大军步步逼近,已经兵临城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知道此时的南宋君臣再读这首诗,该作何感想?可惜,他们想的时间都没有了!

蒙古大军就在临安城外,张弘范对美女如云的临安城早就垂涎三尺,势在必得。

1276年,陆秀夫奉命与蒙古议和。什么议和?就是求饶而已!可惜此时的张弘范眼里只有天堂般的临安。陆秀夫自然无功而返。

他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国是如此,能耐若何?此时的他颇有些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诺大国家,竟然还是靠一个读书人死撑着?!

小皇帝宋恭帝投降了,但是他没有——他陆秀夫是不可能投降的。

孔子孟子不会让他做“贰臣”,他自己也不会。

于是,他就和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带着另一个小皇帝赵昰一路往南逃走。从金华到福州,从福州到泉州,从泉州到崖山!

张弘范一步一步把南宋君臣逼上崖山——无路可退,无路可逃的崖山。

(三)书生可以死国

历史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天——公元1279年即南宋祥兴二年3月19日,张弘范从三面发起猛攻。

书生出生的陆秀夫这个时候似乎忘记了诸葛亮与曹操的赤壁大战,也可能是想最大力度的保护好小皇帝与赵宋宗室(现在纠结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他将战舰以皇帝所在的龙船为中心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张弘范熟读兵书,他见南宋军队竟然如此安排,焉能不知道用火攻的道理?但他没有用,他所图更大。

这注定是一场屠杀!

一个手持马刀的猛将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的屠杀。

时日夜幕降临,他命蒙古大军奏乐,麻痹宋军,并依此为信号,蒙古大军在自以为傲的箭雨掩护下从三面发起总攻。

樯橹灰飞烟灭,三百年典章文物,俱付东流。大宋王朝没了,张世杰跑了,可他陆秀夫没有跑。

他先把自己的妻女推下海,又抱着小皇帝,毅然跳海,以身死国!宋军见大臣皇帝如此,亦纷纷跳海殉国,不做亡国奴。史书记载,跳海者十万余众。

在那一刻我们的民族精神,被生生烙上了“悲壮”两个大字。

(四)气节不能丢

读书人什么都可以丢,唯独气节不能丢。

文天祥可以死,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陆秀夫一样可以死,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朝廷。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种人,都是孔孟的学生,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

清末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大概也是源于此。

死国,是一个书生可以报国的最高选择。

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方孝孺,王夫子,吕留良,鲁迅……他们都在!只要读书人的精神在,中国就在。

(2019年5月7日于北京)

(大臣张世杰、小皇帝赵昰、杨太后和陆秀夫)

【作者简介】张东晓,男,1983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现定居于北京,喜欢读书,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以文会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