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杨家将》的人,大多数都为杨家将的英勇及他们忠诚于君国的信念所感动。然而,当宋朝灭亡之际,为何我们却没有看到杨家将的身影呢?他们终究去往何方?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家族不可能永远繁荣昌盛,杨家将也不例外,他们逐渐消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杨家将的历史轨迹。
杨家将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杨业为首的开创者们。杨业在年轻时被刘崇看中,收养为孙子,并更名为刘继业。在投降宋朝后,他又重新改名为杨业。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杨业被任命为西路军的副总指挥,和潘美一起出征讨伐辽国。彼时的杨家将确实非常显赫,杨业与他的子女们所组成的杨家军战斗力惊人,尤其在伐辽的战役中屡次获得辉煌战功。然而,英雄在逆境中也需警惕小人。当时,军中的监军王冼对杨业一众人持有猜忌,认为他等人与敌人暗通款曲。作为降将的杨业无奈之下被迫出征,最后战败而归,众多儿子如杨延玉等也在战场上英勇赴死,而杨业本人则在被俘后选择绝食,最终惨死。杨家将的第一代,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第二代则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当时,杨延昭并没有在那场战役中丧生。父亲死后,他得到了升迁,成为崇仪副使,随后一直承担着守卫宋朝边疆的重要职责,确实算得上是一位守边大将。在对抗辽军的战斗中,他展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智谋,当时他守卫的遂城被辽军称作“铁遂城”。后来,杨延昭在边关去世,享年五十七岁,为杨家将的传奇书写了另一篇章。
杨家将的第三代代表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第三子,作为杨家将在历史长河中最后的一抹亮色。杨文广因早期的战功受到范仲淹的赏识,随后跟随狄青南征北战,屡屡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宋英宗对他引颈期盼,提升了他的官职,调任负责抵御西夏的防务工作。1074年,辽与宋再度交战,杨文广在献计之后不久辞世,享年七十五岁。
自此以后,宋朝的历史中几乎再也无法寻觅到杨家将的踪迹。尽管可能仍有后人为宋朝军队效力,但他们终究无法复继先祖昔日的伟业与卓越,最终杨家将的光辉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