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自从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密折制度改革后,成功为自己掌控至高无上的皇权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制度下,密折的阅览权完全由雍正一人独揽,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干预,这一做法使得雍正逐渐培养出了对密折内容异常敏感的独特嗅觉。
密折的书写者在提交折子时,需要特别指明其是为皇帝书写的,虽然书写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密折的书写要求使用馆阁体正楷,这使得辨认书写者变得困难。然而,雍正却恰恰具备这种特殊的本领,能一眼识别出是谁写的密折。
在雍正时期,有一位名叫邬师爷的幕友,他曾帮助多位大臣书写密折,而他书写的每一份密折,都能被雍正轻松识别出来。
雍正三年,李卫被任命为浙江巡抚。在上任前,雍正特别指示他,杭州有个名叫邬师爷的人,可以安排他到府中任职。由于皇帝的特别指示,李卫不得不照办,且在见到邬师爷后,他原本以为这位老先生具有非凡的才华与能力,然而当他们见面后,李卫才发现,邬师爷不过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学究。
尽管如此,李卫依然只能遵照皇帝的安排,尽力款待这位老先生,不敢有所怠慢。到了年末,按照惯例,李卫需要向雍正帝递交一份请安折子。请安折子本质上与普通奏折不同,它的功能较为单一,既不需要陈述事务,也无需详细报告,仅仅是形式上的问候。既然邬师爷做不成其他事,李卫便决定让他代笔写这份请安折子。
出乎意料的是,雍正帝不仅批复了这份折子,而且批语的内容令李卫大吃一惊。只见朱批写道:“朕安,邬先生安否?”按理说,李卫作为浙江巡抚向皇帝请安,雍正应该回问他安否,然而皇帝竟然特意询问代笔的邬师爷安否,这一场景令李卫感到非常惊讶。
此后,李卫对邬师爷的态度格外客气,生怕有丝毫怠慢。无论浙江的巡抚如何更换,邬师爷一直受到优待,每年的任务便是为皇帝书写一份请安折子。
有传言称,雍正帝在即位之前曾在杭州受到过邬师爷的款待,因此能够记住邬师爷的字体。即便这种说法属实,作为帝王,能记住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字体也非易事,雍正帝对于密折的敏锐观察力和辨别能力堪称非凡。
有趣的是,雍正朝的“模范督抚”田文镜的升迁与邬师爷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密折的书写不无关系。
田文镜得知邬师爷的非凡本领后,便聘请他担任府中的师爷。邬师爷在见到田文镜后,只向他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代为向皇帝写一封密折,田文镜不得观看,密折上只需署上他的名字即可确保升官。
田文镜虽然对此有些犹豫,但在升迁的压力下,他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条件。密折送到雍正帝手中,结果正如邬师爷所预料的那样,田文镜迅速升任总督并加封兵部尚书。这封密折究竟为何如此神奇?难道是邬师爷的独特字体,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田文镜事后才得知,这封密折与当朝权臣隆科多有着直接关系,密折的内容竟是弹劾这位自己根本不能得罪的权臣。雍正帝虽然长期宠信隆科多,但当时他对这位舅舅已经产生了厌恶之情,却又苦于找不到借口,因此无人敢对隆科多下手。恰在此时,邬师爷为田文镜所写的密折送达,成功给雍正帝提供了弹劾隆科多的借口,既顺利帮助田文镜实现了升官之梦,也间接推动了隆科多的政治地位动摇。
然而,田文镜升官后,变得有些傲慢,开始对邬师爷有所怠慢。愤怒之下,邬师爷便离开了田文镜的府邸。田文镜很快发现,无论自己书写多么精妙的密折,雍正帝始终无法给予重视,甚至会遭到批评。最终,田文镜不得不再次邀请邬师爷回府,并以更高的礼遇接待他。奇妙的情形再次出现:田文镜递交的密折得到了雍正帝的关注,并收到了温情脉脉的回复:“朕安,邬先生安否?”这一幕与李卫的经历惊人相似,田文镜只能和李卫一样,感到既惊讶又深感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