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六大猛将被普遍认为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他们都因强悍的武力而被称为‘武力最强’的战士。尽管这个排名一直以来存在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赵云和典韦的位置过高,甚至有人认为马超的武力其实超过了赵云。另外,也有一些历史爱好者认为颜良的武力水平应该排进前六,并且排名可能应在第二或第三。但无论如何,这个榜单中依旧有两个公认的事实:一是吕布作为榜首的位置稳固不变;二是关羽排在第四名的位置也是最为合适的。
关羽为人高傲,但对比自己更强的吕布,他始终表现出了应有的尊敬。张飞和吕布的关系则截然不同,张飞每次遇到吕布,几乎不吝与其动手,‘三姓家奴’一词便是张飞辱骂吕布的名言。每当他们相遇,必定是刀光剑影,而张飞则丝毫没有对吕布的敬意。与此不同,关羽从未这样侮辱吕布,他总是称呼吕布为‘吕将军’,并且无论面对吕布,他总保持着极高的礼仪。吕布在世时,关羽从未自视为天下无敌,但在吕布死后,关羽则渐渐自信,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击败任何对手,尤其不能容忍任何人低估自己的武力。
吕布的巅峰时期,他的武力无疑是三国之最。在那个时代,关羽和张飞联手多次挑战吕布,依然无法撼动吕布的强大。即使是曹操麾下的六大猛将,包括许褚与典韦,也无法阻止吕布的进攻。能够在吕布手下坚持过百回合的,或许只有黄忠。虽然黄忠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已年过四十,但从他六十岁仍能与关羽战斗百回合不分胜负来看,吕布与黄忠的较量或许能持续百回合。可能还有颜良也有这个能力。如果当时关羽在三英战吕布时,第一个上阵,他能在吕布手下坚持多少回合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张飞能坚持多少回合。根据毛本《三国演义》中的描写: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这段话可能让不少人产生疑问,既然张飞和吕布已经斗了五十多回合且未分胜负,并且张飞依然能保持精神饱满,那为何关羽还会加入战斗呢?显然,只有在张飞显现出明显的下风,无法与吕布匹敌时,关羽才会出手,以避免张飞陷入险境。这是关羽决定出手的唯一理由,二打一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嘉靖本《三国演义》对三英战吕布的描述更为合理:
‘飞抖擞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
这段文字表明张飞在与吕布交手时并不是对手。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最多能与吕布打七十回合,而之后便会败下阵来。毛本所提到的五十余回合未分胜负,显然是为了彰显张飞的英勇,然而张飞根本无法与吕布匹敌。那么,关羽的武力要比张飞强多少呢?
通常来说,猛将的武力大约会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达到巅峰。年轻时的武者经验不足,而超过四十岁后,体力和精力的下降将使战斗力有所减弱。在三英战吕布时,张飞大约二十二三岁,而关羽年长几岁,应该已经达到了武力的巅峰,大约在二十八九岁。因此,关羽的武力显然比张飞强。
即便如此,关羽和张飞联手,经过三十回合仍未能击败吕布,因为此时吕布的实力正值最强,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如果是关羽第一个上阵挑战吕布,尽管他比张飞更强,但面对吕布,他也难以坚持超过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