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16年袁世凯去世,曾预言有三个人可能统治中国,这三个人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9-12 11:32:14
0

1916年6月5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随着他的去世,北洋政府依照他生前制定的《大总统选举法》,从金匮石室中取出了一份名为嘉禾金简的遗物。袁世凯当时意图复辟帝制,因此他将指定继承人之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按照选举法,他会在嘉禾金简上留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代表着他认为有能力继承大任,领导北洋政府的人选,并且大总统的职位只能从这三个人中选出。那么,这三个人究竟是谁?最终,谁又成功坐上了大总统的宝座?他们各自的命运又如何?

金简上列出的三位人选分别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这三位均为当时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是袁世凯最看重、认为最具能力的接班人。袁世凯的确是从这三人中选出了大总统。在他去世的当天,徐世昌和段祺瑞正好在袁世凯床前,并成为了第一批打开金简的人。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他们本应召开正式的选举机构,但由于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的野心,引发了广泛的反袁潮流,最终无法按计划举行选举。于是,现场的官员们决定立即进行非正式的选举。

徐世昌作为其中一位候选人,他很清楚自己不会成为最终的总统,因此提议由另一位候选人、当时的副总统黎元洪担任大总统。段祺瑞也由于反袁情绪的蔓延,毫无异议地支持了这一提案。既然两位候选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有再做多言,黎元洪因此顺利登上了大总统的宝座。然而,这个位置并非易得,段祺瑞一直对大总统的位置心怀企图。推举黎元洪上台,其实更多是因为当时反袁的声音过于强烈,而段祺瑞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野心。

当局势逐渐恢复稳定后,段祺瑞与黎元洪围绕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黎元洪出身于武昌起义,他的根基并不在北洋政府,始终处于一种与北洋体系格格不入的状态。而段祺瑞早早地投身于袁世凯的麾下,逐渐积累了深厚的政治资历,最终成为了总理,掌握了军权,这使得黎元洪在政治斗争中难以与段祺瑞匹敌。最终,黎元洪不得不离开政坛,选择前往天津安享晚年,而段祺瑞则通过这一权力斗争稳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不过,段祺瑞手握权力的时光也并不长久,很快冯国璋便对其展开了挑战。冯国璋与段祺瑞同为北洋政府的重臣且都掌握兵权,两人之间的博弈难以分出胜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政治格局下,徐世昌最终被推举为大总统。此时,社会局势对徐世昌来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两派势力力量对比均衡,且社会舆论也开始反对军阀,因此给了徐世昌这样一个文人领袖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徐世昌的治理下,北洋政府内部逐渐恢复了相对的安定,各派之间的争斗趋于平和,这无疑是一项积极的成果。然而,众所周知,那个时代的中国依然面临内忧外患,徐世昌虽有能力调和内政,但却难以遏制外部的侵略。因此,经过几年的大总统生涯,深知自己难以应对国家乱局的徐世昌选择辞去总统职务,像黎元洪一样回到天津安度晚年。与黎元洪不同,徐世昌投身于书画艺术,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徐世昌辞去政职后,段祺瑞仍然继续执掌大权,他一生曾四度担任总理,四度担任陆军总长,还曾在1924年担任摄政大总统,名义上成为了大总统。然而,段祺瑞的命运也未能逃脱历史的波涛,最终他被冯玉祥等人赶下了台,随之走向天津,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这三位候选人最终都曾担任过大总统,尽管各自的理由各异,但可以看出,袁世凯当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然而,他或许未曾预料到的是,这三位他选中的继承人都未能稳固自己的权力,都在不久后被迫退出了政坛,选择了天津作为他们的最终归宿。

或许袁世凯的预见力确实对当时的局势有所触及,但他忽略了未来的变数,更没有洞察到人心的微妙。尽管他所选的三位接班人和他创建的北洋政府并未背离国家的利益,但他们却始终未能真正站稳脚跟,更未能捍卫人民的利益,面对外部的侵略也显得束手无策。岁月如梭,时光流逝,这些曾经掌握大权的历史人物早已成为过去。与此相对,深深铭刻在心中的,始终是那些始终站在人民一边的力量,他们的执着与奋斗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光辉印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70年代末,中国驻朝鲜使馆接到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申请,申请人是王兴复,一名生活在朝鲜的华侨。从表面来看...
原创 满... 引言 在满洲的八大姓中,瓜尔佳氏、佟佳氏、索绰罗氏、马佳氏、祁佳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都赫赫...
原创 如... 引言: 关羽死于襄樊之战,这一战的失败对蜀汉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不仅让蜀汉损失了大量兵力...
原创 原...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若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景,他的命运将迎来剧烈的转变。首先,曹操不会像当...
原创 关...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称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为“河北四庭柱”这一说法其实来源于评书,并非《三国演义》中...
原创 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封建王朝众多,其优劣势尽显。例如,汉朝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闻名,宋朝虽然经济繁...
原创 他... 金朝崛起之初,优秀将领层出不穷,使得这个新兴王朝如同破竹一般,相继灭掉了辽国和宋朝。然而,到了金朝后...
赛珍珠纪念展在上图淮海路馆揭幕 “赛珍珠是著名小说家,是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在抗日战争方面,她同情中国,是中...
孙坚,东吴基业的开创者! 他力改东吴江东鼠辈的负面印象,败吕布、斩华雄,不破洛阳,击退董卓。而他却因为一块传国玉玺丢了性命。 ...
原创 “... 在阅读《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春秋时期的史籍时,读者不难发现一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春秋时期...
原创 李... 唐高祖李渊:从开国之君到太上皇的跌宕人生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唐高祖李渊仅仅在位九年,可这...
原创 刘...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各地战火纷飞,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经过长时间的厮杀与角逐...
原创 古...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令人称奇的女子——许黄玉,她的寿命竟然达到了157岁。然而,令人更加惊叹的是她那传奇...
原创 粟... 粟裕大将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评价国民党将领王耀武的军事能力,说:“他极为聪明,能看穿事物本质,预见性强...
三国最憋屈的死法!三国名将陆逊...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夷陵大火烧尽蜀汉锐气,陆逊一战成名天下知。这位让刘备饮恨的东吴名将,最...
原创 溥... “爱新觉罗·溥仪”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他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末代皇帝”,...
原创 唐... 自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宋朝的国运仅次于汉朝与唐朝。然而,每当人们提到宋朝时,常常会带着“弱宋”这一标签...
原创 天... 康熙之所以赐死陈潢,并非因为陈潢的能力不如他,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些康熙不愿面对的事实,发现了一些不该...
原创 铁... 公元1277年,铁木真在率军攻打西夏时病逝。生前,他已经选定了第三子窝阔台作为继任者,但根据蒙古的传...
原创 这... 很久以前,我听说在离家不远的吉安安福蜜湖村,有一个周姓人家,据说他们是三国时期著名大都督周瑜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