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中,若论勇猛,张飞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闪耀的存在之一,尤其是他的那份气吞山河的气概,堪称“猛张飞”这一名号的真实写照。然而,若谈及智慧,张飞的光环便不如他所展现出的勇武那般显赫。事实上,张飞的勇猛堪称惊艳,但他的冲动和缺乏深谋远虑也时常让他陷入困境,尤其是那句“俺也一样”,暴露了他做事缺乏深思熟虑的性格。
那么,面对自己这样急躁暴烈的性格,张飞为何会对大哥刘备如此忠诚呢?难道这一切仅仅源自于当年桃园三结义时的誓言吗?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桃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兄弟情谊,三人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故事也成为后人传颂百世的佳话。在那个东汉末年的动荡时代,政局腐败,皇室衰弱,地方豪强割据一方,每个人都为自身的利益而斗争。尽管刘备自称为汉室后裔,但和那些世代富贵的豪族相比,他的权势几乎为零,日常生活也不得不靠做些草鞋生意维持生计。然而,刘备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一直心怀恢复汉室的理想。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关羽正深陷困境,流落江湖,贫困潦倒。而张飞,一方面拥有不小的财富和庄园,另一方面又为人豪爽,性格直率。在这种背景下,刘备结识了关羽与张飞,三人彼此有了深厚的交情。张飞豪气干云,邀请关羽和刘备来到自己庄园,共同商讨未来大计。三人意气相投,彼此的目标和志向不谋而合。于是,第二天,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三人立下誓言,结为异姓兄弟,誓要共同报仇雪恨。
然而,尽管三人结拜了义兄弟,共同投身于一片腥风血雨的战场,刘备身为皇室后裔的身份并未为他们带来太多的实际影响。尽管刘备自称汉室后裔,但和袁绍、曹操这些强敌相比,刘备几乎无人知晓,甚至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尉。在此情况下,刘备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交际能力,结识了许多志士,尤其是公孙瓒,这也为三人带来了他们的第一段军事生涯。
刘备善于交际,凭借着自己真诚的性格和仁德之心,获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公孙瓒也因为刘备的仁德而愿意给予支持。在公孙瓒的帮助下,刘备逐渐有所成就,逐步积累起自己的力量,并在与袁绍的对抗中赢得了名声,也获得了一个官职,成为了当地的领导者。渐渐地,刘备以仁德著称,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和威望。
公元194年,曹操攻打陶谦,而陶谦意识到无法抵挡曹操的进攻,于是向田楷和刘备寻求援助。刘备迅速响应,带领军队前往援助。然而,面对曹操强大的军队,刘备不得不退守。此时,吕布趁机出手,袭击了曹操的后方,帮助刘备脱困。然而,这一举动也令吕布自己陷入了困境,成为了曹操的眼中钉。
吕布败退后,投奔了刘备的徐州,而陶谦在临终前,将徐州的地盘托付给了刘备。尽管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然而徐州的安稳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曹操对刘备逐渐崛起的关注,再加上袁术的威胁,曹操巧妙地通过皇帝下令,迫使刘备去攻打袁术。曹操这一策略十分巧妙,既削弱了袁术,又将刘备牵制住,使得自己能够从中渔利。
接到圣旨后,刘备立刻决定出兵攻打袁术。但由于徐州局势尚需稳固,他便决定将张飞留守防守,而自己与关羽一同出征。殊不知,刘备忽视了吕布这一潜在威胁。果然,刘备与关羽离开后,吕布悄然活动,联合袁术准备偷袭徐州。事情的导火索竟是张飞因一时冲动,动手打了吕布的岳父一顿。这一举动激怒了吕布,并促使他与袁术合谋,进而策划了攻打徐州的计划。
张飞未能察觉到这一局势的变化,不幸遭遇了吕布的反击。吕布迅速打败了张飞,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张飞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懊悔中,焦急地等待刘备的归来。当刘备得知徐州失守,妻儿被俘,内心焦急如焚,立刻带领军队赶回,为家人复仇。然而,刘备低估了吕布的武力,尽管吕布没有高明的谋略,但他个人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并且他手下也有一支作战能力强悍的队伍。
几次失败后,张飞心情愧疚,他认为自己未能保护好刘备辛辛苦苦得来的根据地,还让大嫂和孩子陷入危难。于是,张飞主动向刘备请罪,表示愿意接受惩罚。刘备却没有责怪他,反而抱住了张飞,夺过他手中的剑,轻声说道:“弟兄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了能补,胳膊和腿断了怎么接?”这句话深深安抚了张飞,温暖了他的心,让他感受到深沉的宽容与温情。
这一段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至今仍感动人心。刘备的宽容和深情,使得三人之间的友谊成为了永恒的传奇,正如后来的关羽所言,他甘愿不惜一切将大嫂送回大哥身边,而赵云也毫不犹豫地为救大嫂和侄子冒死冲锋。如此真挚的情谊,令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