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5年,位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国以迅猛之势铲除了存在了二百多年的辽国。随着金国不断扩展自己的疆域,在消灭辽国之后,金国便与北宋的国界逐渐接壤。此时金国和北宋曾是盟国,双方联合攻打辽国,曾共同经历了数次战斗与胜利。然而,不久后,金国以北宋违背盟约为由(特别是因北宋接纳了曾投降金国的辽国汉将张觉),随后调动两支大军南下侵略宋国。面对金国的强大军队,宋徽宗赵佶感到极度慌乱,急忙将皇位传给了宋钦宗赵桓,自己则带着亲兵匆忙逃离了京城。
尽管金国的两路大军自西路(由完颜宗翰指挥)被阻击于太原,只有东路的大军(由完颜宗望指挥)成功渡过黄河,对开封形成了包围。与此同时,北宋的各路勤王军队,包括实力最强的西北禁军,纷纷赶到开封城下,准备抗击金军。金国的完颜宗望一时间难以实现目标,在向宋朝勒索了五百万两黄金和五千万两银币,以及迫使北宋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后,金军最终选择罢兵撤退。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开封保卫战。可以说,北宋的背叛盟约以及招降投敌,为金国的南侵提供了借口。
然而,北宋方面没有吸取教训,行动上却愈发轻率,最终导致金国再次南下,并引发了靖康之耻事件。到了公元1126年,金国撤军后,派遣使者萧仲恭前往开封,与北宋商谈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之事。这位萧仲恭原为契丹贵族,其家族在辽国时地位显赫,因辽国灭亡而投降金国。此时宋钦宗赵桓以及他的大臣们认为萧仲恭作为辽国的贵族,必然心怀复国之志,遂试图拉拢利用他。
宋钦宗赵桓决定以蜡丸封存一封密信,委托萧仲恭转交给金国的太原监军耶律余睹(此人乃辽国宗室,早已归顺金国,并曾参与金军对辽国的征战),意在煽动那些辽国降将起兵反抗金国。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萧仲恭返回金国后,竟将这封信与蜡丸全部上报给了金国的右副元帅完颜宗望。金国朝廷在知晓此事后愤怒异常,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亦再次下令对北宋发起攻击。
这一次,金国决心绝对要彻底消灭北宋,两路大军齐聚于开封城下。公元1127年,金军成功攻克开封,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被俘,北宋这个存在了超过一百六十年的王朝宣告覆灭。事后,金军并不打算长期驻留,便任命北宋宰相张邦昌为新皇帝,宣告国号为大楚。为了防止北宋再度复辟,金军把宋徽宗及宋钦宗,还有众多赵氏皇族和后宫妃嫔等三千余人押解北返,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可以说,宋钦宗赵桓试图策反辽国降将的举动,最终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深重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