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城的陷落标志着金朝的灭亡。金哀宗完颜守绪在临终前自缢,随后尸体被火焚毁,但这一切的过程并不完全符合预期。随着南宋军队的进攻,金哀宗的尸体被抢救出火海,宋将孟珙打算将其带回南宋,作为祭品悼念徽、钦二宗,即使金朝的皇帝已死,也要完成这个祭奠的仪式。
南宋以其强大的攻城能力而闻名,正当金朝还在被蒙古人围攻时,南宋军队已经攻入并占领了金朝的核心城市。尽管蒙古人本有自己的目标,但南宋仍坚持执行其自己的战略计划,并希望尽可能地让金朝的皇帝成为祭品。与此同时,蒙古人对此并不甘心,他们对金朝并没有任何怜悯,反而更愿意亲自参与这场残酷的仪式,因为他们和金朝有着深仇大恨。
蒙古人并不单单为了报复金朝对南宋的迫害,他们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苦楚——成吉思汗的父亲在金朝手中丧命,金朝对蒙古的压迫,使得两者之间积累了极深的仇怨。面对金哀宗的尸体,蒙古人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些许报复的快感,毕竟他们和金朝有着不共戴天的恩怨。因此,在分尸问题上,南宋的孟珙采取了果断的方式,将金哀宗的尸体一分为二,一部分带回南宋,另一部分则交给了蒙古人。尽管也有传闻说孟珙只是砍下了一只胳膊送给蒙古人,但金哀宗的尸体无论如何都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分解,南宋和蒙古两方的残忍和冷酷在这场屠杀中得到了体现。
金朝的贵族,尤其是皇帝,经历的痛苦可想而知。靖康之变时,北宋的宗室和官员在女真铁骑下屈服,而金朝灭亡时,金国的女真贵族同样未能逃脱厄运。这场从内而外的屠戮,尤其是金朝皇族的惨遭灭顶之灾,标志着金朝的彻底崩塌。
蒙古对金朝的残酷报复并非空穴来风。蒙古人本身有着滅族的历史,他们曾经灭过西夏党项人,因此对待敌人尤为冷酷。与此同时,中原的汉人也未曾对金朝放过,这个深仇大恨的积累,使得金朝的覆灭成为众望所归。在金朝即将灭亡时,民众的怒火已到达顶点,特别是经历过女真压迫的中原百姓,他们并不对金朝的贵族心怀同情,反而纷纷准备向其复仇。
金朝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他们在早期并未完全掌握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但凭借着契丹的帮助以及当地一些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他们逐渐在中原站稳了脚跟。金人学会了汉化,但同时也在他们的统治中留下了暴虐的烙印。特别是在金宣宗时期,为了支持军队,金朝实施了“括田令”,让女真人和汉人军人能够占领百姓的土地,这一政策导致了极大的民怨,拉开了他们和民众之间的裂痕。
当蒙古人最终打败金朝后,金朝的余孽并没有得到宽恕,反而成了复仇的目标。尤其是1213年以后,蒙古和南宋联手,金朝的女真人不得不开始向南逃命,逐渐走向灭绝之路。与蒙古人作战时,金朝的失误越来越明显,最终落得了全盘崩溃的下场。
同样,蒙古人并未停歇。在历史上最具纪实性的屠杀行动中,他们不仅扫荡了女真贵族,也迫使他们放弃一切投降的幻想。甚至一些投降的女真人也被蒙古人无情地杀戮。北方百姓和各地的农民纷纷对这些不再能像往常一样压迫他们的女真敌人展开了报复,甚至不择手段地进行屠戮。
当南宋最终决定要毁灭金朝时,他们的决策是基于对金朝背信弃义的深刻了解。在蔡州之战中,金哀宗完颜守绪传位给守将完颜承麟,试图保全金朝的一线生机,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南宋的孟珙军队迅速攻入蔡州,将金朝的最后抵抗扑灭。随之而来的是金朝的灭亡,蒙古的入驻,也见证了这场历史性的屠杀。虽然有一些阻止血腥大屠杀的力量存在,但对于金朝的彻底灭绝,依然无法避免,蒙古人冷酷无情的报复成了不可忽视的历史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