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德宗赐铁劵,为何李怀光却怒而造反?意外之乱暴露中唐三大顽疾
迪丽瓦拉
2025-09-14 11:31:32
0

大唐建中四年,似乎被某种诅咒所笼罩,接连发生了几起奇异的兵变事件。首先,泾原军因厌恶长官提供的糟糕伙食,突然发动叛乱,并顺利攻占了长安。唐德宗被迫逃亡至奉天。接着,原本负责平叛的主力军——朔方军,竟也在关键时刻发生叛变,唐德宗再次不得不流亡到梁州。

自安史之乱之后,朔方军一直是唐朝朝廷最为依赖的边防军队,历任的节度使中,最为知名的当属郭子仪。然而,今年,郭子仪去世才两年,朔方军竟然发生了反叛,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与泾原军那种无序的哗变不同,朔方军的叛变实际上是节度使李怀光蓄意策划的。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从平叛功臣一跃成为叛唐逆臣,这一转变之快,简直让人措手不及,而他反叛的理由也极为荒诞。

唐朝的李姓名将数不胜数,其中很多都并非汉人,而是赐姓的胡人。比如,契丹出身的李光弼、李怀仙,高句丽的李正己(李怀玉),奚族的李宝臣,粟特的李国臣,沙陀的李克用等。李怀光则是渤海靺鞨族的后裔,远祖为柔然人,本姓“茹”,因其父功勋卓著,才被赐姓李。

李怀光自少年起便投身军旅,在郭子仪麾下服役,并凭借过人的能力获得了郭子仪的重用。逐渐地,他被提拔为邠州、宁州、庆州三州的都将。郭子仪退役后,朔方军被拆分,李怀光先后担任了邠州刺史、邠宁节度使、泾原节度使和朔方节度使。

当泾原兵变爆发时,李怀光正率军在河北作战。得知唐德宗遭遇困境,他立刻带领军队向奉天进发。那时,正值泥泞路况,李怀光不畏艰难,带领军士从蒲津渡过黄河,成功击溃敌军骑兵,并迅速赶到奉天,成为全国首支抵达的勤王之兵。

此时,叛军正在猛烈进攻,唐德宗被箭雨射中,险些丧命。唐军兵力不足,已然浴血奋战了一个多月,眼看就要崩溃。李怀光的及时赶到,扭转了战局,他带领的唐军迫使叛军撤退,奉天得以保全。

然而,李怀光心怀不满,原本期待皇帝的嘉奖,却只收到一纸诏书,要求他“乘胜追击,光复长安”。李怀光感到自己被轻视了,他不禁在心中抱怨:“干完一场战斗,连一点实质性的奖赏都没有,难道只是口头上的表扬?”他心里有很多话想与唐德宗说。

李怀光的抱怨源自他一路从河北到奉天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满于朝廷内斗与腐败,他将矛头指向了卢杞、赵赞和白志贞这些权臣。卢杞是继李林甫、杨国忠之后,另一位宰相,他屡次陷害忠良,尤其是对杨炎、颜真卿等人施加迫害。而赵赞作为卢杞的党羽,推动的苛税政策引发民怨。白志贞则是破坏禁军的罪魁祸首,任职期间,他滥用职权,以虚报兵员充数,导致泾原兵变时禁军根本无力支援。

李怀光一边抱怨,一边没想到这些话已经传到了卢杞的耳中。卢杞担心李怀光得势后,可能会威胁到他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在唐德宗面前提出意见:“当前叛军士气低落,若宴请将士,拖延时间,可能会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唐德宗觉得卢杞的话有道理,便下令李怀光速速追击。

李怀光虽心有不满,但依然执行命令,带着怒气继续前行。当他行军到咸阳时,却始终不愿继续前进,而是频繁向奉天发出奏折。唐德宗终于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而在不久后,李怀光与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会合。

然而,叛军首领朱泚抓住了这一时机,准备反攻。李晟建议李怀光:“现在是绝佳机会,若叛军缩在长安宫苑,我们难以攻破,现在敌军自投罗网,正是我们反攻的时机。”李怀光却不以为然,他心想军队刚到,士兵和马匹都已经疲惫,暂时无法出击。

李怀光的这种消极态度令李晟错失了进攻的最佳时机。唐德宗意识到李怀光心情不好,遂将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贬职,并根据李怀光的要求,处死了监军太监翟文秀。尽管唐德宗未能满足李怀光全部要求,但已经尽力表示了诚意。

然而,李怀光似乎永远不满足,他再次提出要求:“神策军的供应标准太高,朔方军未能得到平等对待,我要求将神策军的粮草标准降下来。”李晟心中暗自不满,但表面上装作答应:“现在您是全军的主帅,粮草分配完全由您决定。”

随着时间推移,李怀光变得越来越强硬,他开始与唐朝朝廷产生裂痕,最终做出了叛国的决定。李怀光联合朱泚准备反攻奉天,这一举动使得唐德宗再次陷入逃亡状态,连夜逃往梁州。

李怀光的反叛,似乎是由一种青春期的冲动和不理智的决策所引发的。类似的荒诞局面并非孤立的。正如泾原兵变,它的背后同样充满了离奇和无理的因素。朝廷深陷三大顽疾,导致了这些怪异现象的频繁发生。

开元末期,唐玄宗推崇武功,使得武将地位急剧上升,藩镇的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虽然叛军被平定,但武将的势力却始终难以遏制,逐渐演变为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兵变和权力斗争的频繁出现。

这些武将多出自军功世家,他们大多没有文官的忠诚观念,对于朝廷的依赖较弱,因而他们的反叛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李怀光与朱泚,便是这种藩镇割据和武将反叛的典型代表。

当武将失去对朝廷的信任,并且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时,叛乱的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李怀光本欲与朱泚分天下,但当他与唐德宗翻脸后,朱泚也迅速与他决裂,最终导致李怀光的失败。即使李怀光初期设法联合叛军,但最终他还是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这一切,都与唐朝内外的复杂局势息息相关。武将与文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朝廷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军权,导致了这些无法预料的反叛和战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