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开国功臣中,只有徐达没有被杀,朱元璋为何不杀他?
迪丽瓦拉
2025-09-14 11:32:33
0

在元末农民战争后期,群雄割据,势力争斗异常激烈,社会动荡不断,最后局势由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朱元璋集团得以平息,最终在1368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为了表彰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朱元璋下令设立了功臣庙,并亲自为这些功臣排定位次。徐达被列为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朱元璋能够亲自将徐达列为首位,足见徐达在明朝建立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还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可见其在打江山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与卓越。

历史中有一句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话用来形容刘邦、赵匡胤等开国帝王并不算稀奇,但若要提到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称帝后,深陷猜忌,疑心众臣谋反,导致他大肆诛杀功臣,不论文官武将,无一幸免,几乎将所有的功臣和老将都杀光。甚至那些曾被他极力赞扬的重臣,比如徐达,也未能完全避免被清算的命运。那么,徐达究竟是如何从朱元璋的血腥屠刀下生还,并最终得到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呢?

一、自律低调,尽忠职守

历朝历代的历史长河中,英才辈出,诸如文臣武将、能者多矣。但也有一些人,因功高震主或是功高自傲,最终被统治者所除。像曹操杀许攸、杨修,雍正杀年羹尧等,例子数不胜数。然而,徐达一直保持着自律,修身养性,极为低调,甚至可以说,他将“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贯彻到了极致。

徐达出身农家,从小便开始练武,且与朱元璋是同乡,也是朱元璋最早的一批追随者之一。那时,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麾下效力,虽然郭子兴为人略显贪财且心胸狭窄,朱元璋便不看好他未来的成就,计划着自立门户,在濠州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那时的朱元璋虽然并不显赫,但徐达却始终对他忠诚,参与了许多关键的战斗,助朱元璋建立起了初步的威名。

到了1355年,孙德崖的部队扣押了朱元璋,企图逼迫郭子兴释放他。在那种危急时刻,徐达毫不犹豫地决定亲自与朱元璋调换位置,显示出极大的忠诚。这一举动让朱元璋对他愈加信任,将其视作亲弟兄。徐达被委以重任后,在池州之战、剿张士诚、打败元军等一系列战役中表现出色。他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变得骄傲自满,反而使他更加谨慎小心,行军决策总是请示朱元璋,任何行动都严格按朱元璋的指示执行。随着信任的加深,朱元璋甚至将更大的权力下放给他,允许他根据战场局势进行灵活调整,而他始终不忘将功劳归功于部下,穿上朝服,站在金殿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徐达的为人处世,始终贯彻着“克己自律、低调做人、积极做事”的原则,这使他无论在战场还是朝堂,都始终没有因功而傲慢,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二、宽厚仁爱,爱民亲民

徐达不仅仅是一位威猛的将军,他同样也是一位关心民众的仁爱之人。他的军队军纪严明,纪律要求严格,士兵不得侵犯百姓的财物,严禁破坏民居。即便是在血腥的战争中,徐达始终秉持着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

在剿灭张士诚的过程中,徐达命令所有士兵在胸前佩戴木牌,上面写着“掠民财者死,折民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这样的严苛法令。虽然战争本身充满残酷性,但他尽最大努力避免无辜百姓的牺牲。相比之下,常遇春的做法就大相径庭,常常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这也引发了朱元璋的不满。

在1360年与陈友谅的决战中,徐达与常遇春的看法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常遇春主张杀尽所有俘虏,而徐达坚决反对,认为这对百姓伤害太大。最终两人决定请朱元璋裁定,虽然常遇春坚持己见,最终将大部分俘虏处死,但这一行为也引发了朱元璋的不满。从那以后,徐达被独立委以大将军之位,而他始终贯彻“不虐杀俘虏、不侵犯百姓”的理念,朱元璋也多次称赞他:“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

三、谨慎磊落,从无僭越

在朱元璋这样一个多疑的皇帝面前,逾矩僭越无疑是大忌,而徐达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作为朱元璋的重要臣子,他一直保持着极好的口碑,忠诚度高,从未参与任何党派斗争,对待朱元璋更是极为恭敬谨慎。

曾有一次,胡惟庸做丞相时,意图拉拢徐达,但由于徐达看透了胡惟庸的为人,并且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朱元璋的猜疑,他始终保持着与胡惟庸的距离。不仅如此,胡惟庸还试图通过贿赂徐达的守门人福寿来陷害他,但福寿忠心耿耿,事后将此事告知了徐达。最终,胡惟庸因谋逆被杀,徐达也因此避免了牵连。

在一场对饮中,朱元璋曾对徐达说:“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徐达听后百般推辞,担心收下赏赐会引起朱元璋的猜疑。朱元璋故意把徐达灌醉,将其送到吴王府安睡,第二天徐达醒来后,匆忙去朱元璋面前请罪。朱元璋看到他的反应,心生愉悦,于是在吴王府前为他另建了一座府邸,并命名为“大功”。如果当时徐达收下了赏赐,按朱元璋的多疑性格,徐达的结局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为了稳固政权,朱元璋还通过联姻将与大臣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化。徐达的大女儿嫁给了未来的皇帝朱棣,后来成为了皇后。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因病去世。关于他的死因,有一种说法认为徐达因背疽而死,在最后一次皇帝的赐宴中,因食用了不可食用的鹅肉,导致病情加重。然而,这一说法并无正史依据,仅在野史中有所记载,可信度较低,需要谨慎对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