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埔军校被开除的学生,是我党的高级将领,后成为老蒋的一生之敌
迪丽瓦拉
2025-09-16 05:33:07
0

1924年,黄埔军校完成了轰轰烈烈的招生工作,正式开始了第一学期的教学。蒋介石作为校长,也开始在校内办公,顺便观察着自己的学生们。他对这些青年才俊的表现十分关注,希望从中发现能够成为自己助手的人选。

蒋介石的观察很快锁定了一个令他非常满意的学生,他决定亲自出马,试图将这个学生拉拢到自己阵营。然而,蒋介石自认为已经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不仅亲自谈话,还许诺了各种好处。没想到,这个学生不仅没有领情,反而当面怒斥了他一顿。

蒋介石心胸狭隘,无法容忍这种冒犯,愤怒之下,他当即将这个学生开除了。谁曾想,这个被开除的学生,后来竟然成为蒋介石一生的劲敌,彼此间的矛盾也由此埋下了伏笔。

黄埔军校作为国共合作的重要产物,于1924年正式招生。学校不仅接受两党推荐的学生,也面向社会有限招生,但大多数学生是两党重点培养的青年精英。

宣侠父于1923年加入共产党后,接到了党中央让他报考黄埔军校的指令。虽然对军校一无所知,甚至没有军事背景,他还是遵照命令去应考。意外的是,他不仅顺利考取,而且成绩优异。

虽然此前没有任何军事基础,宣侠父在校内表现得极为刻苦勤奋,老师和教官们都对他的学习态度赞赏有加,坚信他将成为未来的军事栋梁。

这些赞许并未让宣侠父骄傲自满,反而激励他更加勤奋学习。就像一株渴求雨露的幼苗,他拼命吸取知识的滋养。

宣侠父的刻苦努力不仅被教官和老师们看在眼里,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蒋介石觉得,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正是他苦苦寻觅的人才,决定要将他拉拢为己用。

蒋介石选人有一定偏好,尤为喜爱江浙一带的人才。即便不是特别出众,只要出身江浙,或者和他有些亲戚关系,他都愿意拉拢。宣侠父正是浙江人,和蒋介石同乡,这使得蒋介石更加看重他,期望他能成为心腹。

然而,宣侠父并未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入学仅三个月,蒋介石便亲自将他开除。

其实,当时拒绝蒋介石拉拢的学生很多,因为蒋介石威望尚未确立,在国民党内有许多资历更深、能力更强的人物。蒋介石明白自己难以广泛拉拢人心,所以对自己看中的人才特别示好,在多方面为他们让步。

对于宣侠父,蒋介石更是大方支持。一次选举学生区队小组长时,蒋介石直接跳过选举程序,指定了宣侠父担任党小组长。这种做法虽然让蒋介石看中,但却引起了学生们的不满。

在民主氛围较强的黄埔军校,蒋介石的这一专断行为引发了很大争议。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个公开反对的竟是宣侠父本人。

宣侠父写了一封信给蒋介石,详细指出蒋介石此举不合理,信的结尾敦促蒋介石撤回决定,依照民主程序重新选举小组长。

蒋介石性格刚愎自用,极度不容忍被质疑。尽管他只是校长,但在学校拥有不小权力。面对宣侠父的质疑,他心里十分不快,但仍希望通过谈话改变对方的想法。

蒋介石亲自约见宣侠父,既以校长身份,也以同乡身份劝说,希望对方识相,暗示对方接受好处。

蒋介石本想用恩威并施的方法让宣侠父屈服,但宣侠父毫不买账,坚决指出蒋介石违反了民主原则。

蒋介石气得发疯,觉得宣侠父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为了树立威信,他将宣侠父关进禁闭室,要求其写悔过书。

宣侠父骨气十足,不愿妥协。禁闭三天,他始终坚持自己没有错误,认为蒋介石的行为是在搞独裁,自己只是维护民主。

禁闭结束后,宣侠父拒绝写悔过书,坚持认为错误不在自己而在蒋介石。此举彻底激怒了蒋介石。

蒋介石遂以“目无师长,不守军纪”为由,召集秘书,正式开除了宣侠父。

开学不过三个月,校长开除一名优秀学生,这件事引起了党代表廖仲恺的关注。

廖仲恺匆忙赶来调解,先找蒋介石,希望他能收回开除决定,因为这些青年都是国家的宝贵人才。

蒋介石早已料到此话,打断了廖仲恺,说道:“这是军事学校,学生们是未来军人,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宣侠父屡次顶撞师长,我绝不宽容。”

廖仲恺无言以对,只能转而找宣侠父劝说,期望他对蒋介石妥协。

宣侠父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坚信自己为了民主斗争,毫无过错。

结果,宣侠父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批被开除的学生。

尽管离开了军校,宣侠父并未放弃革命事业。自从接触马克思主义后,他决定将毕生奉献给共产党和革命。

在党的安排下,他来到北京,成为李大钊身边的学生,期间学习了很多理论,信念更加坚定。

他曾在冯玉祥身边工作,虽被驱逐,但随后活跃于地下工作,为党提供诸多帮助。

西安事变后,他接到周恩来的电令,前往西安协助国共两党事务。

当时,蒋介石软禁张学良,逼走杨虎城,将东北和西北军边缘化,局势混乱。周恩来焦头烂额,宣侠父的到来极大缓解了局势。

周恩来还任命他为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

胡宗南也曾向他请教游击战的策略。

蒋介石多次试图拉拢宣侠父,但他始终坚决不为所动。

蒋介石终于死心,认清了宣侠父是他永远拉拢不到的人才。

1938年7月31日下午五点多,宣侠父在下班回家的途中突然失踪。

无论党内如何搜寻,都未能找到他的下落,蒋介石则坚决否认与此事有关。

直到1951年,党才破获杀害宣侠父的真凶。

原来,蒋介石因拉拢无果,对宣侠父心生杀意,派人尾随绑架并残忍杀害,将他抛入一口枯井中。

这位满怀报国之志的青年,最终命丧39岁,成为党和国家无法抹去的沉痛损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保... 为了更好地照顾许世友将军的晚年,首长特别安排了一位保健医生——顾锦萍。顾锦萍来自南通,年仅二十岁时便...
原创 玄... 有一句古话说,打天下可以很快,但治天下却需要时间。军事虽然重要,但它是政治的延续,政治的作用比军事更...
原创 草... 你可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是流传数百年的经典之一,但你或许并不清楚,历史上这个计策与诸...
大禹父子治水是神话?真实文献告... 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丰功伟绩,奠定了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基础,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大禹精神也成...
原创 中... 有一位考古学家在美国加州的一位朋友家做客时,结识了一位作家,名叫佐尔茨·罕特·韦利亚逊。考古学家之前...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十六个女儿,其中只有四位的名字被史书记载下来,分别是长女朱镜静、六女朱福宁、十...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论文章之一无疑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当时,刘备屡次战败,听说诸葛亮才智出众,便不...
原创 为... 张飞在三国时期以勇猛和忠诚著称,是蜀汉的顶尖将领之一。他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得敌人胆寒,成为历史上的...
原创 周... 孔子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周朝礼仪文化的崇敬之情。周朝的礼制文化在...
原创 日...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记录了浙江的风貌,拍摄者是一位日本摄影师。那时,日本间谍的活动...
原创 典... 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五大猛将:张飞、马超、赵云、许褚和典韦,单从武功角度来看,他们之间的强弱到底如...
原创 影... 隋文帝杨坚与其妻子独孤皇后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源于杨坚对独孤皇后的深厚感情,而不仅仅是因为他怕她。独...
原创 年...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御史请教,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官职?这个问题涉及到清朝的官制,因此特...
原创 孝... 提到孝庄太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不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性格也非常活泼。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太...
原创 刘... 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自己也曾公开表示,自己比不上韩信的才能。但实际上,韩信...
原创 中... 在中苏对立的那个时期,苏联的街头景象颇为特殊。高楼大厦的墙面上挂着马克思的肖像,似乎在昭示着那个时代...
原创 秦... 李斯,秦国的丞相,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极高声望的政治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他的生平和成就至今在历史中...
原创 清... 宗人府这个名字在许多清宫剧中经常出现,并成为剧情的重要背景。比如《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和紫薇曾在宗人...
原创 历... 这组清末民初老照,藏着时代最真实的模样。底层百姓的生计、“不东不西” 的炮兵、义和团成员的斩首之痛,...
原创 靖... 靖康之变对宋朝百姓来说,几乎像是一次致命的心脏病发作。 王安石变法才刚过42年,到了宣和五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