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文明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为何是欧洲征服了美洲,而不是反过来?是因为人种差异、制度、文化,还是其他因素呢?这些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著名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他的开创性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从“演化”的视角,结合考古学、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证据,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环境因素。他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导致现代世界和各类不平等现象的深层原因。
戴蒙德认为,西方文明的崛起与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一过程其实是“演化”的结果,这便是他所提出的“演化文明论”。在这本书中,戴蒙德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欧洲?
2. 为什么某些地区发展出了农业文明,而其他地区却长时间停滞在原始社会?
3. 为什么现代科技的发源地是西方?
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最终帮助我们回答了“为什么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主导了其他文明”的根本问题。戴蒙德的回答是:这一切的发生只是因为欧洲的地理条件极为优越。
1. 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了美洲?
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带领仅168名士兵登陆秘鲁,准备征服庞大的印加帝国。尽管印加帝国的军队有8万兵力,皮萨罗的小队依然取得了惊人的胜利。皮萨罗的军队中虽不乏火绳枪,但技术相对落后,但火枪的声音和烟雾却足以让印加士兵心生恐惧。印加军队的兵器多为木棒,根本无法对西班牙的装备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印加没有马匹,印加士兵面对西班牙骑兵时,往往惊慌失措。与此同时,西班牙人还带来了天花等致命疾病,这场瘟疫导致了印加皇帝的死亡,并使印加社会内部陷入了权力斗争,大大削弱了国力。因此,皮萨罗成功征服印加帝国的背后,不仅仅是战争中的枪炮和钢铁,还有致命的病菌以及时机的巧妙选择。
2. 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美洲土著被认为是1.4万到2万年前,从欧亚大陆通过白令海峡迁徙而来。由于当时气温较低,海平面也较低,白令海峡成了一个大陆桥,方便了人类的迁徙。然而,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白令海峡被淹没,美洲土著与欧亚大陆的联系彻底断裂。大约5500年前,欧亚大陆的马匹开始被驯化,成为重要的家畜,这为欧亚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农业和军事优势。而在美洲,虽然有羊驼等动物,但它们无法承担重负或被驯化成骑乘工具,这限制了农业和交通的发展。
此外,欧亚大陆的人类通过与家畜的长期接触,逐渐获得了对疾病的免疫力。而美洲土著则由于缺乏家畜,未能接触到这些传染病,因此对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几乎毫无抵抗力。大批美洲原住民死于欧洲传来的病菌,这使得欧洲征服变得更加轻松。
3. 地理条件的优越让欧亚大陆的农业特别发达
戴蒙德提到,新月沃地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其地理环境给予了人类种植和驯化植物的绝佳条件。这里的气候适宜,野生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56种最具价值的禾本科植物中,32种原生于这一地区。此外,欧亚大陆的地理形态横向延展,气候变化相对温和,这为物种的迁移和农业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与此相对,南美和非洲的地理环境则阻碍了农作物和技术的传播。美洲的农业虽然也取得了成就,但玉米和红薯等主粮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欧亚地区的作物,限制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因此,美洲土著社会往往处于部落阶段,缺乏足够的社会动员能力,导致当欧洲殖民者到来时,几乎没有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4. 为什么现代科技始于西方?
对于“为什么现代科技起源于西方?”这一问题,戴蒙德提出,环境因素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月沃地虽然有着极为优越的条件,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地理优势逐渐减少,人口增长和环境压力加剧,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社会的衰退。相对而言,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分裂与战争,地理上的碎片化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交流更加频繁,推动了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戴蒙德指出,科技的进步并非源自纯粹的“创新”,而是基于对已有技术的改良。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知识的积累,使得新发明能够迅速传播,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5. 社会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戴蒙德认为,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如何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在他看来,四个关键因素决定了一个社会是否能够走向现代化:可用于驯化的野生动植物、内部和外部的交流便利性,以及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较高的密度促使社会发展出更为复杂的制度和管理结构,从而支持文明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组织的复杂化,必须依赖强有力的制度来维持秩序和协调资源分配。而这些制度的产生,也正是环境因素在长期演化中的自然产物。
通过《枪炮、病菌与钢铁》,戴蒙德揭示了环境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走向。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塑造了各个文明的命运。正因如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学习其他文明的成就,因为这才是推动全球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