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迪丽瓦拉
2025-09-18 07:04:54
0

2004年6月29日,邯郸市广平府风正村迎来了一群来自韩国的贵宾,领队是高丽海运株式会社的社长田文俊。这一天的到来,对于风正村的村民们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些客人不仅是从遥远的韩国来到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祖籍竟然就在这里。原来,这群韩国人是为了寻根问祖而来,他们此行的目标,正是回到中国的故乡风正村,完成认祖归宗的心愿。

当韩国代表团一行抵达风正村时,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村民们的热情招待让代表团的成员们深受感动,许多人眼含热泪,感受到这片故土的温暖与亲切。这一幕引发了许多人的疑问,为什么这些韩国人的祖籍竟然会在中国呢?

这段历史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特别是1706年左右。当时,一位朝鲜使者来到大清进行外交活动,但他的主要目的并非完全是工作,而是借此机会,寻找广平族人的后代。这位使者名叫田会一,而他的父亲田好谦,正是中国人。在年轻时,田好谦为了躲避战乱,迁往朝鲜定居,并在朝鲜建立了家庭。

田好谦临终时的愿望,是希望儿子田会一能回到中国,寻根认祖。于是,田会一来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寻找与自己家族相关的广平籍官员。他四处求索,但屡屡碰壁。后来,有人建议他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寻找线索,因为考试的考生来自五湖四海,也许能在其中找到同宗同族的人。田会一采纳了这个建议,经过多次查找,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叫田思齐的学生。

田思齐这个名字让田会一心头一震,产生了浓浓的亲切感。遗憾的是,当时田思齐的母亲刚刚去世,田思齐正在回家守孝,因此田会一只能将父亲的画像和一些遗物交给朋友转交给田思齐。收到这些物品后,田思齐所在的村庄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感到这份联系的珍贵与历史的重量。村民们还将田好谦的后代名册记录在广平田氏的族谱中,朝鲜的田氏家族便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中国的祖先重新建立了联系。

从那时起,中朝两地的田氏族人开始通过书信往来,维持了多年联系。然而,随着清朝末期的腐败与战乱,这段联系中断了。清朝的内乱和外患使得中朝两地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困难。风正村的村民们深感忧虑,决定派人去朝鲜寻找失联的亲人。然而,当时朝鲜已经被日本占领,边境被日军封锁,寻找的任务变得几乎不可能。

几年后,风正村终于收到了来自朝鲜田氏族人的信函,信中提到由于日本的压迫和朝鲜内部的动荡,田氏族人们过得水深火热,期望能够迁回中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与族人团聚。村民们看到信后立刻做出回应,给朝鲜的田氏族人寄去了回信,但遗憾的是,这封信之后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可能是在战乱中失落。

时光来到20世纪80年代,朝鲜分裂成了两个国家,朝鲜田氏的后代也随之成了韩国的田氏。然而,尽管他们的国籍发生了变化,他们依然没有忘记先人们的遗愿——回到祖国认祖归宗。

田文俊,作为田氏家族第十九代的继承人,担任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社长,他始终站在寻根问祖的前线,致力于了解和寻找自己祖籍的情况。1994年,他得知高丽海运株式会社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开设了办事处,于是他通过青岛办事处开始寻找关于广平府的线索。遗憾的是,时代的变迁使得办事处一时间未能找到明确的资料。

直到2004年,经过十年的努力,青岛办事处终于找到了风正村的消息,而此时的风正村已经更名为风正乡。当风正乡的党委书记田连平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数十年来寻找的韩国田氏族人终于找到了。

田连平带着族谱亲赴青岛,与田文俊进行比对,最终确认两者确实是同宗同源的亲人。两位族人激动万分,告知了两地族人的这一好消息。对于韩国的田氏族人来说,这一刻意味着他们离故乡的怀抱又近了一步。风正乡的村民们也在积极筹备接待工作,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大事件。

2004年6月29日,韩国田氏代表团终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田文俊带领的9人团体,包括了韩国社会的精英人士,如檀国大学校长田光铉、化学企业社社长田得俊等。而在他们的家族中,已有200余人的庞大家族,涌现了不少成就卓越的人才。当他们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望着亲人的面容,许多人眼中湿润,紧接着,他们跪拜在祖先的墓前,表达了对先祖田好谦的敬意和悼念。田好谦临终时的心愿得到了实现,历经381年的分离,最终有了回家的那一天。

那么,田好谦究竟是如何背井离乡,走上这条漫长而曲折的流亡之路的呢?

田好谦,生于1610年,是广平府风正村的第九代族人。田家族历代有着显赫的背景,尤其是在明朝时期,田氏家族的一些成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为家族带来了无尽的荣光。田家还拥有大量的田地、商铺以及客栈,家族的经济状况非常富裕,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田好谦自小聪颖,品学兼优,凭借家族的地位,他早早便展示出不凡的才华。

田家族的辉煌在第七代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家族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分别是任职御史大夫的田应弼和担任兵部尚书的田应扬。家族中的多个牌坊伫立在风正村的街头,象征着田家族辉煌的历史。

然而,尽管家族背景显赫,田好谦更倾向于经商,而非从政。他早年忙于四处奔走,积累财富,扩大业务范围。可惜好景不长,明朝朝廷腐败,战乱不断,农民起义四起,社会动荡不安。1637年,田好谦前往东北处理生意,谁料他这一去,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就在田好谦去往东北的途中,明朝的天灾和内乱让整个国家陷入战火,连带满洲部队入关,清朝的崛起使得局势更加动荡。田好谦在逃亡途中,不幸遇上了清军,最后被迫流亡到朝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
原创 五... 其实相信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对命运是存在敬畏心理的。因为历史看多了,社会阅历多了,见的人多了,有时...
原创 术... 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神童”,他们从小就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长大后也往往能有非凡的成就。...
原创 粟... 1979年7月,粟裕将军已经72岁,因身体不适在青岛的八大关休养。每当他感觉身体好些时,他便会和身边...
国宝时刻 | 跨越千年的盛唐遗... 玛瑙为身,镶金为首。一段丝路传奇,凝于宴饮之器。它盛放过西域的葡萄美酒,也见证过长安的万千气象。何等...
原创 曾... 谁能想到,百年前一个在日本秋田县出生的体弱乡村孩子,竟然能够准确预言关东大地震和广岛核爆?他甚至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