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9日,邯郸市广平府风正村迎来了一群来自韩国的贵宾,领队是高丽海运株式会社的社长田文俊。这一天的到来,对于风正村的村民们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些客人不仅是从遥远的韩国来到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祖籍竟然就在这里。原来,这群韩国人是为了寻根问祖而来,他们此行的目标,正是回到中国的故乡风正村,完成认祖归宗的心愿。
当韩国代表团一行抵达风正村时,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村民们的热情招待让代表团的成员们深受感动,许多人眼含热泪,感受到这片故土的温暖与亲切。这一幕引发了许多人的疑问,为什么这些韩国人的祖籍竟然会在中国呢?
这段历史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特别是1706年左右。当时,一位朝鲜使者来到大清进行外交活动,但他的主要目的并非完全是工作,而是借此机会,寻找广平族人的后代。这位使者名叫田会一,而他的父亲田好谦,正是中国人。在年轻时,田好谦为了躲避战乱,迁往朝鲜定居,并在朝鲜建立了家庭。
田好谦临终时的愿望,是希望儿子田会一能回到中国,寻根认祖。于是,田会一来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寻找与自己家族相关的广平籍官员。他四处求索,但屡屡碰壁。后来,有人建议他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寻找线索,因为考试的考生来自五湖四海,也许能在其中找到同宗同族的人。田会一采纳了这个建议,经过多次查找,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叫田思齐的学生。
田思齐这个名字让田会一心头一震,产生了浓浓的亲切感。遗憾的是,当时田思齐的母亲刚刚去世,田思齐正在回家守孝,因此田会一只能将父亲的画像和一些遗物交给朋友转交给田思齐。收到这些物品后,田思齐所在的村庄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感到这份联系的珍贵与历史的重量。村民们还将田好谦的后代名册记录在广平田氏的族谱中,朝鲜的田氏家族便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中国的祖先重新建立了联系。
从那时起,中朝两地的田氏族人开始通过书信往来,维持了多年联系。然而,随着清朝末期的腐败与战乱,这段联系中断了。清朝的内乱和外患使得中朝两地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困难。风正村的村民们深感忧虑,决定派人去朝鲜寻找失联的亲人。然而,当时朝鲜已经被日本占领,边境被日军封锁,寻找的任务变得几乎不可能。
几年后,风正村终于收到了来自朝鲜田氏族人的信函,信中提到由于日本的压迫和朝鲜内部的动荡,田氏族人们过得水深火热,期望能够迁回中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与族人团聚。村民们看到信后立刻做出回应,给朝鲜的田氏族人寄去了回信,但遗憾的是,这封信之后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可能是在战乱中失落。
时光来到20世纪80年代,朝鲜分裂成了两个国家,朝鲜田氏的后代也随之成了韩国的田氏。然而,尽管他们的国籍发生了变化,他们依然没有忘记先人们的遗愿——回到祖国认祖归宗。
田文俊,作为田氏家族第十九代的继承人,担任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社长,他始终站在寻根问祖的前线,致力于了解和寻找自己祖籍的情况。1994年,他得知高丽海运株式会社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开设了办事处,于是他通过青岛办事处开始寻找关于广平府的线索。遗憾的是,时代的变迁使得办事处一时间未能找到明确的资料。
直到2004年,经过十年的努力,青岛办事处终于找到了风正村的消息,而此时的风正村已经更名为风正乡。当风正乡的党委书记田连平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数十年来寻找的韩国田氏族人终于找到了。
田连平带着族谱亲赴青岛,与田文俊进行比对,最终确认两者确实是同宗同源的亲人。两位族人激动万分,告知了两地族人的这一好消息。对于韩国的田氏族人来说,这一刻意味着他们离故乡的怀抱又近了一步。风正乡的村民们也在积极筹备接待工作,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大事件。
2004年6月29日,韩国田氏代表团终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田文俊带领的9人团体,包括了韩国社会的精英人士,如檀国大学校长田光铉、化学企业社社长田得俊等。而在他们的家族中,已有200余人的庞大家族,涌现了不少成就卓越的人才。当他们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望着亲人的面容,许多人眼中湿润,紧接着,他们跪拜在祖先的墓前,表达了对先祖田好谦的敬意和悼念。田好谦临终时的心愿得到了实现,历经381年的分离,最终有了回家的那一天。
那么,田好谦究竟是如何背井离乡,走上这条漫长而曲折的流亡之路的呢?
田好谦,生于1610年,是广平府风正村的第九代族人。田家族历代有着显赫的背景,尤其是在明朝时期,田氏家族的一些成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为家族带来了无尽的荣光。田家还拥有大量的田地、商铺以及客栈,家族的经济状况非常富裕,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田好谦自小聪颖,品学兼优,凭借家族的地位,他早早便展示出不凡的才华。
田家族的辉煌在第七代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家族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分别是任职御史大夫的田应弼和担任兵部尚书的田应扬。家族中的多个牌坊伫立在风正村的街头,象征着田家族辉煌的历史。
然而,尽管家族背景显赫,田好谦更倾向于经商,而非从政。他早年忙于四处奔走,积累财富,扩大业务范围。可惜好景不长,明朝朝廷腐败,战乱不断,农民起义四起,社会动荡不安。1637年,田好谦前往东北处理生意,谁料他这一去,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就在田好谦去往东北的途中,明朝的天灾和内乱让整个国家陷入战火,连带满洲部队入关,清朝的崛起使得局势更加动荡。田好谦在逃亡途中,不幸遇上了清军,最后被迫流亡到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