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为何没有拿回被侵略的土地?4个原因很关键
迪丽瓦拉
2025-09-18 08:03:19
0

1991年12月25日晚上七点,整个苏联的民众都在紧张地等待着戈尔巴乔夫的圣诞讲话,大家都期待着这个曾经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潮流的领导人,给出一些关于国家未来的指引。

然而,戈尔巴乔夫此刻却坐在总统办公室里,神情凝重,心中满是复杂的思绪。他知道,这个圣诞节,他将不得不向全国的观众宣布一个震惊的消息——他将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意味着自己将亲手揭开苏联解体的序幕。

苏联这个曾经在沙俄废墟上崛起的庞然大物,在历史的车轮下逐渐瓦解。而这块曾经拥有强大国土的国家,如今竟然变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在这场变局中,曾经被沙俄侵占的外蒙古,仿佛成为了一个历史的漩涡。

中国的历史上,外蒙古曾是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所占领的土地。当时的沙俄,凭借自己的强盛势力,强行从清朝手中割去了大量土地,其中包括了今天的外蒙古地区。这片土地,无论是战略价值,还是资源潜力,都极具吸引力。在苏联解体之际,这似乎成为了一个让中国有机会收回的时机。但当时为何没有采取行动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要理解中国为什么没有在苏联解体时采取行动收回外蒙古,我们得先追溯外蒙古如何丧失的历史。

沙俄对中国的领土侵犯,实际上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便悄然开始。早在康熙二十七年,清政府便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沙俄从清朝手中强行占领了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着清朝的逐渐衰弱,沙俄的侵略步伐愈加迅猛,凭借其强大的国力,逼迫清朝签订了越来越多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吞噬了中国的领土。

咸丰八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一次性占领了超过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了黑龙江以北以及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接下来的《北京条约》又使清朝失去了兴凯湖附近约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三年的时间,沙俄就从清政府手中夺取了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包括了外蒙古地区。

沙俄的侵略几乎贯穿了清朝的整个后期,直到沙俄灭亡,才结束了对中国领土的持续侵占。外蒙古不仅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战略领土。

在康熙时期,外蒙古仍是清朝的一部分,康熙帝曾经试图通过“满蒙通婚”政策,强化对外蒙古的控制,但沙俄却积极拉拢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宗教领袖,给他们诸多好处。沙俄甚至挑拨外蒙古脱离清朝统治,企图将其变成自己的卫星国。

尽管如此,外蒙古的宗教领袖更多偏向于维持与清朝的联系。但随着大清帝国的崩溃和武昌起义的爆发,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沙俄见机行事,在外蒙古的支持下推动其宣布独立,并建立了蒙古国。

这一系列事件并未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外蒙古在脱离清朝的管辖后,尽管中国政府多次试图收回,但由于苏俄的阻扰,始终未能成功。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崩溃,苏联红军的崛起使得外蒙古的命运愈加扑朔迷离。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意识到苏联红军的强大,开始寻求回归中国的可能。中华民国当时的总统徐世昌热烈支持这一想法,并宣布取消外蒙古的“自治”状态,并废除之前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条约。

然而,短暂的政治风云后,外蒙古再次陷入动荡,蒙古上层与苏联联手,借助红军力量迅速将中国驻军赶出蒙古。1921年,外蒙古爆发了牧民起义,人民党领导人苏赫·巴托尔和霍尔洛·乔巴山发动了革命。最终,苏联出兵并建立了一个由苏联控制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而中国政府则坚决反对这一独立行为,并谴责苏联的军事干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政府不得不妥协,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中明确规定,在日本战败后,外蒙古将通过投票决定是否继续与中国保持统一。最终,外蒙古通过投票决定独立,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承认。

即便在蒋介石晚年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外蒙古的独立状态已然是一个既成事实。与此同时,1945年英美苏三国在《雅尔塔条约》中,也正式确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资产,成了世界上的强大军事大国。中国在当时仍然相对弱势,不敢冒然挑战俄罗斯的主权。因此,外蒙古的问题,虽然深深地刻在中国的心中,却变得愈加复杂且无法逆转。

另外,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资源与国际地位,而中国则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急需稳定与各国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加之蒙古国内亲华势力逐渐消退,中国要收回外蒙古,已经没有了足够的民意支持。

总结来说,中国政府没有在苏联解体时提出收回外蒙古,并非没有机会,而是在一系列复杂的内外因素影响下,选择了暂时放弃这一目标。历史已成定局,外蒙古成为了一个被深埋在中国心中痛处的历史遗憾。

此事的根本教训是:一个没有强大国力的国家,无法在国际舞台上保卫自己的尊严。在中国人民努力恢复经济、增强国力的过程中,历史的伤痛会成为未来前行的动力,帮助我们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
原创 五... 其实相信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对命运是存在敬畏心理的。因为历史看多了,社会阅历多了,见的人多了,有时...
原创 术... 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神童”,他们从小就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长大后也往往能有非凡的成就。...
原创 粟... 1979年7月,粟裕将军已经72岁,因身体不适在青岛的八大关休养。每当他感觉身体好些时,他便会和身边...
国宝时刻 | 跨越千年的盛唐遗... 玛瑙为身,镶金为首。一段丝路传奇,凝于宴饮之器。它盛放过西域的葡萄美酒,也见证过长安的万千气象。何等...
原创 曾... 谁能想到,百年前一个在日本秋田县出生的体弱乡村孩子,竟然能够准确预言关东大地震和广岛核爆?他甚至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