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为何没有拿回被侵略的土地?4个原因很关键
迪丽瓦拉
2025-09-18 08:03:19
0

1991年12月25日晚上七点,整个苏联的民众都在紧张地等待着戈尔巴乔夫的圣诞讲话,大家都期待着这个曾经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潮流的领导人,给出一些关于国家未来的指引。

然而,戈尔巴乔夫此刻却坐在总统办公室里,神情凝重,心中满是复杂的思绪。他知道,这个圣诞节,他将不得不向全国的观众宣布一个震惊的消息——他将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意味着自己将亲手揭开苏联解体的序幕。

苏联这个曾经在沙俄废墟上崛起的庞然大物,在历史的车轮下逐渐瓦解。而这块曾经拥有强大国土的国家,如今竟然变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在这场变局中,曾经被沙俄侵占的外蒙古,仿佛成为了一个历史的漩涡。

中国的历史上,外蒙古曾是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所占领的土地。当时的沙俄,凭借自己的强盛势力,强行从清朝手中割去了大量土地,其中包括了今天的外蒙古地区。这片土地,无论是战略价值,还是资源潜力,都极具吸引力。在苏联解体之际,这似乎成为了一个让中国有机会收回的时机。但当时为何没有采取行动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要理解中国为什么没有在苏联解体时采取行动收回外蒙古,我们得先追溯外蒙古如何丧失的历史。

沙俄对中国的领土侵犯,实际上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便悄然开始。早在康熙二十七年,清政府便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沙俄从清朝手中强行占领了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着清朝的逐渐衰弱,沙俄的侵略步伐愈加迅猛,凭借其强大的国力,逼迫清朝签订了越来越多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吞噬了中国的领土。

咸丰八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一次性占领了超过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了黑龙江以北以及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接下来的《北京条约》又使清朝失去了兴凯湖附近约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三年的时间,沙俄就从清政府手中夺取了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包括了外蒙古地区。

沙俄的侵略几乎贯穿了清朝的整个后期,直到沙俄灭亡,才结束了对中国领土的持续侵占。外蒙古不仅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战略领土。

在康熙时期,外蒙古仍是清朝的一部分,康熙帝曾经试图通过“满蒙通婚”政策,强化对外蒙古的控制,但沙俄却积极拉拢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宗教领袖,给他们诸多好处。沙俄甚至挑拨外蒙古脱离清朝统治,企图将其变成自己的卫星国。

尽管如此,外蒙古的宗教领袖更多偏向于维持与清朝的联系。但随着大清帝国的崩溃和武昌起义的爆发,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沙俄见机行事,在外蒙古的支持下推动其宣布独立,并建立了蒙古国。

这一系列事件并未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外蒙古在脱离清朝的管辖后,尽管中国政府多次试图收回,但由于苏俄的阻扰,始终未能成功。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崩溃,苏联红军的崛起使得外蒙古的命运愈加扑朔迷离。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意识到苏联红军的强大,开始寻求回归中国的可能。中华民国当时的总统徐世昌热烈支持这一想法,并宣布取消外蒙古的“自治”状态,并废除之前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条约。

然而,短暂的政治风云后,外蒙古再次陷入动荡,蒙古上层与苏联联手,借助红军力量迅速将中国驻军赶出蒙古。1921年,外蒙古爆发了牧民起义,人民党领导人苏赫·巴托尔和霍尔洛·乔巴山发动了革命。最终,苏联出兵并建立了一个由苏联控制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而中国政府则坚决反对这一独立行为,并谴责苏联的军事干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政府不得不妥协,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中明确规定,在日本战败后,外蒙古将通过投票决定是否继续与中国保持统一。最终,外蒙古通过投票决定独立,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承认。

即便在蒋介石晚年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外蒙古的独立状态已然是一个既成事实。与此同时,1945年英美苏三国在《雅尔塔条约》中,也正式确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资产,成了世界上的强大军事大国。中国在当时仍然相对弱势,不敢冒然挑战俄罗斯的主权。因此,外蒙古的问题,虽然深深地刻在中国的心中,却变得愈加复杂且无法逆转。

另外,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资源与国际地位,而中国则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急需稳定与各国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加之蒙古国内亲华势力逐渐消退,中国要收回外蒙古,已经没有了足够的民意支持。

总结来说,中国政府没有在苏联解体时提出收回外蒙古,并非没有机会,而是在一系列复杂的内外因素影响下,选择了暂时放弃这一目标。历史已成定局,外蒙古成为了一个被深埋在中国心中痛处的历史遗憾。

此事的根本教训是:一个没有强大国力的国家,无法在国际舞台上保卫自己的尊严。在中国人民努力恢复经济、增强国力的过程中,历史的伤痛会成为未来前行的动力,帮助我们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在晚清时期,有一位广为人知的女性统治者,她便是慈禧太后,这位权力至高无上的女人在清朝历史上占据了举足...
原创 豫...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义煤观音堂煤矿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老炮楼,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整整百年...
原创 清...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丰富,但字数不会大幅度变化。 -...
原创 1... 众所周知,自1840年开始,清朝便逐渐走上了衰退的道路。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侵袭,封建统...
原创 他... 当然可以!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且字数与原文接近。 --- ...
原创 1... 1991年12月25日,是全球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刻。随着戈尔巴乔夫的辞职和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的缓缓...
原创 烂... 本文为时拾史事独家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高成儿 提到兵马俑,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
原创 史...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发生过大规模造反事件。秦朝有陈胜吴广起义,汉朝有黄巾之乱,唐朝有安史之乱...
原创 韩... 在韩愈的《马说》中,有一句话极具深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像千里马那...
1921→2025,前进的步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1921到2025,百年间的中国巨变沧桑,从小木船强渡长江,到三航...
原创 以... 拨开历史迷雾,静看风云变幻 历史,往往像一位打扮精致的小姑娘,因其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以及书写者的...
原创 卧... 1943年10月,太岳军区二分区第16团在韩略村成功伏击日军。该战役使用了4个连的兵力,一举消灭了1...
原创 朱... 朱元璋是典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物。他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辛与磨难,最终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明...
原创 她...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琉球王国第十代闻得大君,津嘉山翁主尚宽室的故事。我相信这个名字可能让不少人...
湖北省博物馆:“碑苍帖逸——馆... 日前,“碑苍帖逸——馆藏杨守敬金石碑帖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集中展出70余件珍贵文物...
日本有识之士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日本有识之士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呼吁日本以史为鉴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第 17 版...
原创 刘...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技术的局限,很多现象或事件无法用常理或当时的知识解释清楚。因此,古人...
原创 “... 西汉初期,皇帝们的核心政治目标是实现中央集权。刘邦消灭异姓王,吕后则削弱刘姓王爷的权力,但她最终被军...
原创 胡... 胡惟庸,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
上海举行系列活动唤起两岸同胞共...   新华社上海6月30日电(潘清、丁秋葭)珍贵史料展现可歌可泣的宝岛抗日史,“赤子同心补金瓯”纪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