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军副司令王宏坤怒斥副总长张爱萍:谁是你后台,说话怎么这么硬
迪丽瓦拉
2025-09-18 08:04:04
0

1957年,军委扩大会上的激烈争论

1957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张爱萍与海军副司令王宏坤之间发生了一场极为激烈的争吵。双方因对海军发展方向的分歧,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对话。王宏坤愤怒地说道:“我看你说话这么硬,谁是你的后台?” 张爱萍听后,脸色一沉,怒气冲冲地回应:“那我今天就告诉你,我的后台就是党!” 这一番话显然不容小觑,激烈的言辞中充满了火药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将军的言辞如此激烈?

海军的起步与张爱萍的努力

回到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一项重要决策,决定由第四野战军组建空军,第三野战军组建海军,而具体的海军组建工作便交给了张爱萍。面对这一任务,张爱萍和他的团队在数年间奋战了超过600个日日夜夜。初期,他们只有13个人,三辆吉普车,但最终成功地将海军发展壮大,建立了拥有两万余人的规模、超过200艘舰艇、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队伍。

为了迅速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海军,张爱萍敢于大胆任用许多原国民党海军的人员。例如,原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少将、原海军办公厅主任金声少将等人,都成为了人民海军的骨干力量。更重要的是,张爱萍还在全社会范围内招募有过国民党海军经历的官兵,这样迅速搭建了新中国海军的框架。

海军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然而,初建的海军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军舰,但这些舰艇大多年久失修,许多已经没有战斗价值。而新征调或购买的舰艇也没有武器和现代海战装备,难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再加上这些舰船和船厂设施大多遭受了国民党空军的重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张爱萍认为,依赖外援解决问题并非长久之计。他坚信“求人莫若求己,上策莫若自治”,认为我们应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而非完全依赖苏联的援助。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引发了他与苏联顾问团之间的矛盾。

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的决策与苏联顾问的分歧

1955年,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江山岛之战,这场战斗标志着我军首次进行海、陆、空三军联合渡海作战,并取得了显著的胜利。张爱萍担任了此次作战的指挥官。对于我军而言,海陆空三军的联合作战依然是一个新课题,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下,许多人认为可以完全依赖苏联顾问的经验。然而,张爱萍却不同意这一做法。在讨论作战方案时,苏联顾问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让海军航空兵保护海军舰队,登陆作战应该由海军陆战队负责,并主张夜间渡海,拂晓时分实施登陆。然而,张爱萍认为这些方案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指出,海军的航空兵尚在建设中,力量薄弱,海军陆战队根本尚未建立,因此这些建议并不切实际。

在张爱萍坚持自己方案时,苏联顾问显然感到很不满,几度要求他站出来“劝说”聂凤智和陶勇保持沉默。然而,张爱萍坚持认为自己和其他高级将领的意见才是更符合实际的。在几番僵持后,苏联顾问终于愤然离开。对此,张爱萍只是笑了笑,平静地说:“走了就走了吧,正好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问题!”

最终,张爱萍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决定在中午开始渡海,下午2:30登陆,黄昏结束战斗,整个作战过程由空军统一指挥海军航空兵的护航,陆军则负责实际的登陆任务。这一方案获得了军委的批准,最终证明是成功的。

张爱萍的直率与王宏坤的冲突

然而,这一事件并未就此平息。一江山岛战斗结束后,有人向军委反映张爱萍对苏联顾问不够尊重。张爱萍回应道:“因为苏联顾问太过教条,非要按照他们的方式办。事实上,岛屿距离大陆非常近,我们完全能够掌握海空优势,进行陆军装备的登陆作战,没必要让事情变得那么复杂。”张爱萍这种直率的脾气,常常让他与他人产生冲突,甚至连毛主席都曾评价他“好犯上”。

这种性格,也为他与王宏坤之间的争执埋下了伏笔。实际上,张爱萍与王宏坤的争论,根本上是因为两人对海军发展方向的不同理解。张爱萍认为,新中国当时面临复杂的内外局势,海军发展必须谨慎。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陆军和空军的建设应当优先,而海军则可稍后进行。但王宏坤却坚持认为,鉴于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教训,海上的防御尤为重要,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防止外敌入侵。

尽管王宏坤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但张爱萍深知,中国的造舰能力极为有限。江南造船厂的工人早已被蒋介石带走,国家百废待兴,完全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海军的条件。即便外购军舰,也面临外汇储备紧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苏联的海军实力也十分有限,购买其军舰并没有实际意义。

最终,双方的争论并未得出一致结论,气氛一度紧张。王宏坤的一句失言让张爱萍彻底爆发,争执愈演愈烈。其他与会同志看到局面难以平息,迅速介入调解,才使得这场争吵暂时得以结束。

结语:张爱萍的初心与使命

尽管张爱萍的脾气直率、激烈,但他的内心却一直为国为民。他的决策和行动,虽有时显得不拘小节,却是出于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他始终坚持的初心,就是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强盛,而这一点,始终未曾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在晚清时期,有一位广为人知的女性统治者,她便是慈禧太后,这位权力至高无上的女人在清朝历史上占据了举足...
原创 豫...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义煤观音堂煤矿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老炮楼,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整整百年...
原创 清...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丰富,但字数不会大幅度变化。 -...
原创 1... 众所周知,自1840年开始,清朝便逐渐走上了衰退的道路。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侵袭,封建统...
原创 他... 当然可以!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且字数与原文接近。 --- ...
原创 1... 1991年12月25日,是全球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刻。随着戈尔巴乔夫的辞职和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的缓缓...
原创 烂... 本文为时拾史事独家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高成儿 提到兵马俑,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
原创 史...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发生过大规模造反事件。秦朝有陈胜吴广起义,汉朝有黄巾之乱,唐朝有安史之乱...
原创 韩... 在韩愈的《马说》中,有一句话极具深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像千里马那...
1921→2025,前进的步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1921到2025,百年间的中国巨变沧桑,从小木船强渡长江,到三航...
原创 以... 拨开历史迷雾,静看风云变幻 历史,往往像一位打扮精致的小姑娘,因其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以及书写者的...
原创 卧... 1943年10月,太岳军区二分区第16团在韩略村成功伏击日军。该战役使用了4个连的兵力,一举消灭了1...
原创 朱... 朱元璋是典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物。他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辛与磨难,最终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明...
原创 她...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琉球王国第十代闻得大君,津嘉山翁主尚宽室的故事。我相信这个名字可能让不少人...
湖北省博物馆:“碑苍帖逸——馆... 日前,“碑苍帖逸——馆藏杨守敬金石碑帖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集中展出70余件珍贵文物...
日本有识之士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日本有识之士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呼吁日本以史为鉴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第 17 版...
原创 刘...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技术的局限,很多现象或事件无法用常理或当时的知识解释清楚。因此,古人...
原创 “... 西汉初期,皇帝们的核心政治目标是实现中央集权。刘邦消灭异姓王,吕后则削弱刘姓王爷的权力,但她最终被军...
原创 胡... 胡惟庸,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
上海举行系列活动唤起两岸同胞共...   新华社上海6月30日电(潘清、丁秋葭)珍贵史料展现可歌可泣的宝岛抗日史,“赤子同心补金瓯”纪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