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军副司令王宏坤怒斥副总长张爱萍:谁是你后台,说话怎么这么硬
迪丽瓦拉
2025-09-18 08:04:04
0

1957年,军委扩大会上的激烈争论

1957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张爱萍与海军副司令王宏坤之间发生了一场极为激烈的争吵。双方因对海军发展方向的分歧,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对话。王宏坤愤怒地说道:“我看你说话这么硬,谁是你的后台?” 张爱萍听后,脸色一沉,怒气冲冲地回应:“那我今天就告诉你,我的后台就是党!” 这一番话显然不容小觑,激烈的言辞中充满了火药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将军的言辞如此激烈?

海军的起步与张爱萍的努力

回到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一项重要决策,决定由第四野战军组建空军,第三野战军组建海军,而具体的海军组建工作便交给了张爱萍。面对这一任务,张爱萍和他的团队在数年间奋战了超过600个日日夜夜。初期,他们只有13个人,三辆吉普车,但最终成功地将海军发展壮大,建立了拥有两万余人的规模、超过200艘舰艇、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队伍。

为了迅速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海军,张爱萍敢于大胆任用许多原国民党海军的人员。例如,原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少将、原海军办公厅主任金声少将等人,都成为了人民海军的骨干力量。更重要的是,张爱萍还在全社会范围内招募有过国民党海军经历的官兵,这样迅速搭建了新中国海军的框架。

海军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然而,初建的海军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军舰,但这些舰艇大多年久失修,许多已经没有战斗价值。而新征调或购买的舰艇也没有武器和现代海战装备,难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再加上这些舰船和船厂设施大多遭受了国民党空军的重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张爱萍认为,依赖外援解决问题并非长久之计。他坚信“求人莫若求己,上策莫若自治”,认为我们应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而非完全依赖苏联的援助。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引发了他与苏联顾问团之间的矛盾。

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的决策与苏联顾问的分歧

1955年,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江山岛之战,这场战斗标志着我军首次进行海、陆、空三军联合渡海作战,并取得了显著的胜利。张爱萍担任了此次作战的指挥官。对于我军而言,海陆空三军的联合作战依然是一个新课题,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下,许多人认为可以完全依赖苏联顾问的经验。然而,张爱萍却不同意这一做法。在讨论作战方案时,苏联顾问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让海军航空兵保护海军舰队,登陆作战应该由海军陆战队负责,并主张夜间渡海,拂晓时分实施登陆。然而,张爱萍认为这些方案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指出,海军的航空兵尚在建设中,力量薄弱,海军陆战队根本尚未建立,因此这些建议并不切实际。

在张爱萍坚持自己方案时,苏联顾问显然感到很不满,几度要求他站出来“劝说”聂凤智和陶勇保持沉默。然而,张爱萍坚持认为自己和其他高级将领的意见才是更符合实际的。在几番僵持后,苏联顾问终于愤然离开。对此,张爱萍只是笑了笑,平静地说:“走了就走了吧,正好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问题!”

最终,张爱萍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决定在中午开始渡海,下午2:30登陆,黄昏结束战斗,整个作战过程由空军统一指挥海军航空兵的护航,陆军则负责实际的登陆任务。这一方案获得了军委的批准,最终证明是成功的。

张爱萍的直率与王宏坤的冲突

然而,这一事件并未就此平息。一江山岛战斗结束后,有人向军委反映张爱萍对苏联顾问不够尊重。张爱萍回应道:“因为苏联顾问太过教条,非要按照他们的方式办。事实上,岛屿距离大陆非常近,我们完全能够掌握海空优势,进行陆军装备的登陆作战,没必要让事情变得那么复杂。”张爱萍这种直率的脾气,常常让他与他人产生冲突,甚至连毛主席都曾评价他“好犯上”。

这种性格,也为他与王宏坤之间的争执埋下了伏笔。实际上,张爱萍与王宏坤的争论,根本上是因为两人对海军发展方向的不同理解。张爱萍认为,新中国当时面临复杂的内外局势,海军发展必须谨慎。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陆军和空军的建设应当优先,而海军则可稍后进行。但王宏坤却坚持认为,鉴于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教训,海上的防御尤为重要,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防止外敌入侵。

尽管王宏坤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但张爱萍深知,中国的造舰能力极为有限。江南造船厂的工人早已被蒋介石带走,国家百废待兴,完全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海军的条件。即便外购军舰,也面临外汇储备紧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苏联的海军实力也十分有限,购买其军舰并没有实际意义。

最终,双方的争论并未得出一致结论,气氛一度紧张。王宏坤的一句失言让张爱萍彻底爆发,争执愈演愈烈。其他与会同志看到局面难以平息,迅速介入调解,才使得这场争吵暂时得以结束。

结语:张爱萍的初心与使命

尽管张爱萍的脾气直率、激烈,但他的内心却一直为国为民。他的决策和行动,虽有时显得不拘小节,却是出于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他始终坚持的初心,就是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强盛,而这一点,始终未曾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
原创 五... 其实相信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对命运是存在敬畏心理的。因为历史看多了,社会阅历多了,见的人多了,有时...
原创 术... 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神童”,他们从小就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长大后也往往能有非凡的成就。...
原创 粟... 1979年7月,粟裕将军已经72岁,因身体不适在青岛的八大关休养。每当他感觉身体好些时,他便会和身边...
国宝时刻 | 跨越千年的盛唐遗... 玛瑙为身,镶金为首。一段丝路传奇,凝于宴饮之器。它盛放过西域的葡萄美酒,也见证过长安的万千气象。何等...
原创 曾... 谁能想到,百年前一个在日本秋田县出生的体弱乡村孩子,竟然能够准确预言关东大地震和广岛核爆?他甚至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