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明朝的灭亡,历来让无数人感叹不已。这两个曾经强盛的汉族政权,最终竟然被崛起中的游牧民族政权所颠覆。尤其是北宋,亡国后的景象可谓惨不忍睹,百姓死于战火、贫困,甚至连皇帝及其家族的命运也同样悲惨,令人唏嘘不已。
人们对北宋灭亡的原因进行过诸多分析,然而许多见解充满了事后诸葛的味道。可是,依据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早在北宋灭亡之前,便已经有不少不祥之兆显现,仿佛冥冥中有某种力量预示着这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王朝即将走向终结。
以下便是来自《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中的一些记载,描绘了北宋灭亡前的种种异象。
一、大观二年,赵构出生在北宋康王府。赵构降生之前,宋徽宗曾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吴越国王钱俶走进宫殿,对他说:“好来朝你家,便留住我;终须还我山河社稷,待教第三子来。”与此同时,皇后也曾梦到一个身披金甲的神人,自称为钱武肃王。不久后,赵构诞生在这个皇宫里。吴越国本为五代十国之一,后来向北宋称臣纳土。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宋灭亡后,赵构却在吴越的旧都杭州建立了南宋。将宋徽宗的梦与后来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是否暗示了某种命中注定的宿命呢?
二、宋徽宗一心追求奢华,决意兴办花石纲。为了修建万岁山,动用了大量财力和人力,五年的时间耗费了百姓无尽的劳苦。最终,万岁山勉强竣工,而徽宗更是让官员徐知常上奏朝廷,誓言向上帝展示这一宏伟之作。然而,天帝却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奖赏。根据史料记载,天帝一怒之下,言道:“赵某有慢上之罪,全家徒流三千里!”听到此话后,徽宗不禁低下了头,沉默无言。如果这段记载属实,或许可以解释宋徽宗及其父子的最终命运——被金人掳走,似乎真的应验了天谴。
三、宣和元年正月初一,宋徽宗曾亲赴景灵宫参拜,途中竟亲眼见到太祖赵匡胤的神像流泪。庙内的官员常常听到奇怪的哭声,而有一次,甚至在神宗皇帝庙室的殿内,一块砖石竟然莫名其妙地流出了鲜血,经过清理后,又继续冒出血迹,数日才得以停止。此事发生时,蔡京等一众权臣正在忙于献媚,而对于这些异象,他们却选择保持沉默,唯恐影响朝廷的威风。
四、宣和五年冬的一天夜里,宋徽宗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与道士林灵素一同骑着青鸾,飞往广寒宫。在那里,他们遇见了一位道士装扮的高人,而这人竟是曾被宋徽宗贬谪到外地、最终郁郁而终的张天觉。张天觉在世时曾多次上书劝谏,但徽宗始终不肯听从。梦中的张天觉对徽宗说:“陛下看看遭囚被虏,由自信邪臣向此行踏。你也恋不得皇宫内苑,宠不得皓齿朱颜,虐不得万邦黎庶。有分离乡背井,向五国城忍寒受饿!”这番话似乎预示着宋徽宗最终将被掳走,忍受如同囚禁般的苦难。
五、宋徽宗曾命令胡僧和五台山的僧人与道士林灵素比斗法术,结果僧人们落败。徽宗于是下令开封府将其流放,并命令其下属将不服从的僧人逮捕入狱。然而,僧人的随行童子怒火中烧,便施法召唤狂风暴雨,汴河水位迅速上升,洪水滔天。徽宗为了平息灾情,紧急下令召集人手疏通河道。经过一番艰难的治理,洪水才得以退去。奇怪的是,这名童子竟然在成功解决了水灾后神秘消失。徽宗怀疑这些僧人可能使用了某些妖术,于是下令将其斩首。然而,在斩首之时,这名僧人竟凭空飞起,在空中怒斥徽宗:“无道之君,眼看被掳,犹自不省!”
此外,还有一些谶语与北宋灭亡相关。著名道士张继先曾向宋徽宗提出“赤马红羊劫”的预言,这一说法也为徽宗的命运增添了神秘色彩。
总结: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以上种种异象无疑只是封建迷信的体现。然而,北宋的灭亡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宋徽宗父子宠信奸臣、纵欲奢华、纵容腐败的政策。正因如此,宋徽宗最终才会把自己的国家置于危险之中,亲手将这座百年帝国送入覆灭的深渊。然而,透过这些故事,依然可以看出民间百姓对于宋徽宗父子纵容权臣、挥霍江山的行为深感愤怒,甚至将其视为天意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