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血战安康:戚继光的副将在朝鲜对战日本丰臣秀吉的猛将
迪丽瓦拉
2025-09-22 12:03:49
0

1559年九月的某一天,浙江义乌的吴坎头村异常热闹,原因是新任驻地军官戚继光来到村里进行募兵。当天在场的吴惟忠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当时他年仅二十六岁。正当他准备回家时,戚继光忽然拦住了他,亲自邀请他加入军队参军。吴惟忠婉拒了,并说道:“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对当兵没兴趣。”

戚继光坚定地说:“我来吴坎头村就是专门找你的。”但吴惟忠依然拒绝了,戚继光于是问他为何不愿参军。吴惟忠坦言道:“你们朝廷的军队不过是一群吃空饷的老鼠,根本没能力打倭寇,反倒欺压咱义乌的乡亲。我作为大男人,不愿和你们这样的人同阵线。”

戚继光耐心解释,他正在组建的部队不仅要成为百战百胜的劲旅,更要做到真正救民于水火,扶助国家安定。吴惟忠望着戚继光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正气凛然的身影,沉思良久后决定信任他。随后,他积极动员村里所有年轻人加入戚继光的军队。义乌由此成为戚家军的重要兵源,吴惟忠与乡亲们不仅随戚继光在浙江一带剿灭倭寇,还肩负起守卫北疆的重任。

义乌兵团的足迹不仅遍及江南和北方边疆,还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壬辰倭乱中,明朝援朝的浙江兵总数约七千人,其中一半是由戚继光创立的义乌兵团。老将吴惟忠在平壤大捷中的牡丹峰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负伤中弹仍坚持作战的事迹被朝鲜广泛传颂。由于前线司令李如松对吴惟忠赏罚不公,连朝鲜国王李昖都为他鸣不平(《宣祖实录》)。吴惟忠被认为是东征明军中口碑最佳的将领,朝鲜名将柳成龙在《惩毖录》中称其为最“廉操”的人物。

朝鲜百姓尊称吴惟忠为“天将吴候”,为他立碑纪念,至今韩国境内仍保存有几块石碑。他是戚继光的副将,朝鲜人尊敬地称他为“天将”,而日本人则尊称他为神仙。

1593年6月13日,丰臣秀吉在与明朝谈判期间,暗中指使驻朝鲜的日军发动对晋州城的攻击。当时吴惟忠、刘綎等明军部队驻扎在晋州附近,由于缺乏上级命令,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晋州遭日军攻陷。历经近半个月的激烈血战,日军于6月29日占领晋州城,随即对城内军民进行大规模屠杀,超过六万人遇害,这成为壬辰倭乱中最惨烈的惨案。

晋州陷落后,日军愈发肆无忌惮,陆续入侵庆尚、全罗道等地,沿途纵火掠夺,制造恐怖。起初,丰臣秀吉因幻想能统治朝鲜,下令军队不得屠城,但战局变化后,他转而采取“破罐子破摔”策略,明令军队摧毁朝鲜所有设施。晋州的屠杀正是他的亲自命令,令日军彻底沦为恶魔般的存在。

当时,浙军将领骆尚志驻守南原。骆尚志曾率军先登平壤大捷,面对日军来袭,他下令严密防守。然而,他的上司查大受因惧怕日军锋芒,竟惊慌逃离城池,导致一系列恶果,跟随他撤退的守军四散逃跑,骆尚志最终被迫放弃南原(《宣祖实录》)。驻大邱的刘綎获悉南原失守后急派援兵,成功将日军赶走。日军一直退守至7月9日晋州,随后退回庆尚道一带。

《乱中杂录》记载,长期征战加上恐惧日军,驻朝明军中不少士兵逃亡,其中以辽东军为多。幸而日军未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原因是丰臣秀吉听闻晋州沦陷,痛下决心撤军。7月29日,他下令撤回朝鲜的五万日军,包括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宇喜多秀家等将领返国,但先锋军如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等人仍留守,晚两年才撤。

壬辰倭乱至此虽暂告一段落,但朝鲜战争尚未结束。1596年丰臣秀吉发动第二次入侵朝鲜,即“丁酉再乱”或“庆长之役”。据弗洛伊斯《日本史》记载,壬辰倭乱中日军阵亡约五万人,大部分死于朝鲜军队之手。有人或疑惑为何非明军主力,实则壬辰战争斗近百场,多由朝鲜军与日军交锋,明军直到开战八个月后才大量入朝,仅参与数战。国内书籍往往聚焦明军,易让人误以为朝鲜军无所作为。

日本史料《太阁记》也记载,晋州两次战役中日军阵亡逾三万人,表明朝鲜军队发挥了重要战力。壬辰倭乱乃东亚三国交锋,单方面视角难以全面把握。日本视角认为第一次侵朝失败,秀吉由想征服印度,逐渐缩减目标至巩固朝鲜,至明军入朝前,日军只控制南部沿海狭小区域。

对丰臣秀吉而言,这时已无太多考虑。7月29日下令半数日军撤回后,仅隔数日,8月3日,其爱妾茶茶于大阪诞下一子,名为丰臣秀赖。秀吉欣喜若狂,认为政权可由亲子继承,但历史证明此子反而加速了丰臣政权的覆灭。具体详情可参阅《丰臣秀次之死》。

日本远征军苦战朝鲜时,留守日本的秀吉沉迷享乐,迷恋歌剧表演,亲自编写剧本如《明智讨》、《柴田讨》、《北条讨》,演绎他战胜这些大名的故事。虽实际上败者远不止这三人,但秀吉为了政治利益选择性美化。剧中还丑化明国使臣,描绘其低三下四。

7月8日,小西行长家臣内藤如安充当使者赴北京,不久后日军释放了加藤清正俘获的两名朝鲜王子。明军高层宋应昌、李如松见日军撤兵及释放人质,误以为可以交差,开始大规模撤军,但为防万一,仍留刘綎、吴惟忠等1.6万南军守大邱、庆州。

9月13日,宋、李率大部分明军主力回国,但朝鲜仍未完全光复,日军仍占据釜山沿海。李如松为向朝廷谎称已彻底驱倭,将釜山及沿海城市谎称为“海岛”。有人误认为朝鲜大部已恢复,实则失地虽小但战略意义重大,如同抗战前日本在中国拥有大连、虹口飞地,对防御影响极大。

丁酉再乱日军即通过釜山再度入侵,明朝对此深感忧虑。未来首辅叶向高曾写诗表达对釜山倭寇未清除的担忧:

“问道釜山犹筑垒,何时听唱凯歌旋。”

然而,李如松自视功高,回国谎称碧蹄馆败仗为胜利,背地里与日方议和和亲,事后被揭露。

当年十一月初,西生浦倭城,加藤清正抱怨小西行长和明军议和导致日军无法作为。加藤军后勤困难,面临缺粮,谋划抢夺朝鲜粮食及挑衅明军。明军因高层下令不得主动攻打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
原创 郭... 刘秀娶郭圣通的婚姻,与一般皇帝娶妻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桩具有政治意义的婚姻,发生在刘秀的实力还比较薄弱...
原创 诸... 有人读毛主席对三国名人点评的文章时,认为毛主席批评过《隆中对》,并且多次推荐高级干部阅读《三国志·魏...
琉球复国,大历史完全存在这种可... 琉球的事情又热了起来,老胡作为看过世界多地变迁的媒体人,我想说,往远处看,琉球在地缘政治变局中脱离日...
原创 大...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历史上只有四位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所...
原创 清... 皇帝的后宫中有三十六个院子和七十二位妃子,她们各具魅力,个个姿色出众。这些妃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
原创 隋... 引言 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的来源,因此,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原创 武... 武则天的第一个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她在十四岁时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名“武媚”。 武...
原创 隋... 看过隋唐的历史故事,大家都会轻松提到许多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战绩,能说出自己喜爱他们的理由。然而,当提到...
原创 为... 张仪是秦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丞相之一,他提出的“连横”和“弱楚”战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
原创 当... 宋朝的建立发生在“五代十国”那一动荡的年代,赵匡胤虽然建立了这个强大的王朝,但遗憾的是,他仅活了50...
原创 正... 安乐公主李裹儿被誉为“光艳动天下”,她是大唐历史上最为张扬的公主之一。在神龙政变之后,唐中宗李显重新...
原创 关...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演义里,单挑是最受读者喜欢的讨论点之一。 除了正面对决,措手不及,还有一种打...
原创 琉...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琉球,不属于日本! 从历史层面讲,琉球是独立王国,日本吞并琉球属于侵略行为...
原创 太... 1864年,李秀成在被清军俘获后,在监狱里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提出了十条关于太平天国复兴的建议。同时...
原创 国... 钟松,黄埔二期,胡宗南的心头宝。掌着整编第36军,说是军队,其实像个独立王国。擅自变阵、专打奇招,路...
原创 北... 557年正月初一,这一天不仅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还标志着一个朝代的更替。西魏的权臣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
原创 周...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周亚夫犯了几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1、用兵权压制皇权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了...
原创 从... 公元前600年,希腊哲人米利都的泰勒斯在自家小屋里逗猫。当他用琥珀摩擦猫毛时,惊讶地发现那块琥珀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