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血战安康:戚继光的副将在朝鲜对战日本丰臣秀吉的猛将
迪丽瓦拉
2025-09-22 12:03:49
0

1559年九月的某一天,浙江义乌的吴坎头村异常热闹,原因是新任驻地军官戚继光来到村里进行募兵。当天在场的吴惟忠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当时他年仅二十六岁。正当他准备回家时,戚继光忽然拦住了他,亲自邀请他加入军队参军。吴惟忠婉拒了,并说道:“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对当兵没兴趣。”

戚继光坚定地说:“我来吴坎头村就是专门找你的。”但吴惟忠依然拒绝了,戚继光于是问他为何不愿参军。吴惟忠坦言道:“你们朝廷的军队不过是一群吃空饷的老鼠,根本没能力打倭寇,反倒欺压咱义乌的乡亲。我作为大男人,不愿和你们这样的人同阵线。”

戚继光耐心解释,他正在组建的部队不仅要成为百战百胜的劲旅,更要做到真正救民于水火,扶助国家安定。吴惟忠望着戚继光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正气凛然的身影,沉思良久后决定信任他。随后,他积极动员村里所有年轻人加入戚继光的军队。义乌由此成为戚家军的重要兵源,吴惟忠与乡亲们不仅随戚继光在浙江一带剿灭倭寇,还肩负起守卫北疆的重任。

义乌兵团的足迹不仅遍及江南和北方边疆,还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壬辰倭乱中,明朝援朝的浙江兵总数约七千人,其中一半是由戚继光创立的义乌兵团。老将吴惟忠在平壤大捷中的牡丹峰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负伤中弹仍坚持作战的事迹被朝鲜广泛传颂。由于前线司令李如松对吴惟忠赏罚不公,连朝鲜国王李昖都为他鸣不平(《宣祖实录》)。吴惟忠被认为是东征明军中口碑最佳的将领,朝鲜名将柳成龙在《惩毖录》中称其为最“廉操”的人物。

朝鲜百姓尊称吴惟忠为“天将吴候”,为他立碑纪念,至今韩国境内仍保存有几块石碑。他是戚继光的副将,朝鲜人尊敬地称他为“天将”,而日本人则尊称他为神仙。

1593年6月13日,丰臣秀吉在与明朝谈判期间,暗中指使驻朝鲜的日军发动对晋州城的攻击。当时吴惟忠、刘綎等明军部队驻扎在晋州附近,由于缺乏上级命令,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晋州遭日军攻陷。历经近半个月的激烈血战,日军于6月29日占领晋州城,随即对城内军民进行大规模屠杀,超过六万人遇害,这成为壬辰倭乱中最惨烈的惨案。

晋州陷落后,日军愈发肆无忌惮,陆续入侵庆尚、全罗道等地,沿途纵火掠夺,制造恐怖。起初,丰臣秀吉因幻想能统治朝鲜,下令军队不得屠城,但战局变化后,他转而采取“破罐子破摔”策略,明令军队摧毁朝鲜所有设施。晋州的屠杀正是他的亲自命令,令日军彻底沦为恶魔般的存在。

当时,浙军将领骆尚志驻守南原。骆尚志曾率军先登平壤大捷,面对日军来袭,他下令严密防守。然而,他的上司查大受因惧怕日军锋芒,竟惊慌逃离城池,导致一系列恶果,跟随他撤退的守军四散逃跑,骆尚志最终被迫放弃南原(《宣祖实录》)。驻大邱的刘綎获悉南原失守后急派援兵,成功将日军赶走。日军一直退守至7月9日晋州,随后退回庆尚道一带。

《乱中杂录》记载,长期征战加上恐惧日军,驻朝明军中不少士兵逃亡,其中以辽东军为多。幸而日军未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原因是丰臣秀吉听闻晋州沦陷,痛下决心撤军。7月29日,他下令撤回朝鲜的五万日军,包括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宇喜多秀家等将领返国,但先锋军如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等人仍留守,晚两年才撤。

壬辰倭乱至此虽暂告一段落,但朝鲜战争尚未结束。1596年丰臣秀吉发动第二次入侵朝鲜,即“丁酉再乱”或“庆长之役”。据弗洛伊斯《日本史》记载,壬辰倭乱中日军阵亡约五万人,大部分死于朝鲜军队之手。有人或疑惑为何非明军主力,实则壬辰战争斗近百场,多由朝鲜军与日军交锋,明军直到开战八个月后才大量入朝,仅参与数战。国内书籍往往聚焦明军,易让人误以为朝鲜军无所作为。

日本史料《太阁记》也记载,晋州两次战役中日军阵亡逾三万人,表明朝鲜军队发挥了重要战力。壬辰倭乱乃东亚三国交锋,单方面视角难以全面把握。日本视角认为第一次侵朝失败,秀吉由想征服印度,逐渐缩减目标至巩固朝鲜,至明军入朝前,日军只控制南部沿海狭小区域。

对丰臣秀吉而言,这时已无太多考虑。7月29日下令半数日军撤回后,仅隔数日,8月3日,其爱妾茶茶于大阪诞下一子,名为丰臣秀赖。秀吉欣喜若狂,认为政权可由亲子继承,但历史证明此子反而加速了丰臣政权的覆灭。具体详情可参阅《丰臣秀次之死》。

日本远征军苦战朝鲜时,留守日本的秀吉沉迷享乐,迷恋歌剧表演,亲自编写剧本如《明智讨》、《柴田讨》、《北条讨》,演绎他战胜这些大名的故事。虽实际上败者远不止这三人,但秀吉为了政治利益选择性美化。剧中还丑化明国使臣,描绘其低三下四。

7月8日,小西行长家臣内藤如安充当使者赴北京,不久后日军释放了加藤清正俘获的两名朝鲜王子。明军高层宋应昌、李如松见日军撤兵及释放人质,误以为可以交差,开始大规模撤军,但为防万一,仍留刘綎、吴惟忠等1.6万南军守大邱、庆州。

9月13日,宋、李率大部分明军主力回国,但朝鲜仍未完全光复,日军仍占据釜山沿海。李如松为向朝廷谎称已彻底驱倭,将釜山及沿海城市谎称为“海岛”。有人误认为朝鲜大部已恢复,实则失地虽小但战略意义重大,如同抗战前日本在中国拥有大连、虹口飞地,对防御影响极大。

丁酉再乱日军即通过釜山再度入侵,明朝对此深感忧虑。未来首辅叶向高曾写诗表达对釜山倭寇未清除的担忧:

“问道釜山犹筑垒,何时听唱凯歌旋。”

然而,李如松自视功高,回国谎称碧蹄馆败仗为胜利,背地里与日方议和和亲,事后被揭露。

当年十一月初,西生浦倭城,加藤清正抱怨小西行长和明军议和导致日军无法作为。加藤军后勤困难,面临缺粮,谋划抢夺朝鲜粮食及挑衅明军。明军因高层下令不得主动攻打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通... 市舶司是宋代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根据历史记载,宋代的海外贸易已经拓展到了广泛的地域,除了东亚...
原创 杀...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能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更好地享受这次...
原创 陈... 有一次,陈赓和萧克进行实弹射击比赛,他们各自射了三发子弹,究竟谁的成绩更高呢?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全...
原创 说... 在《雪中悍刀行》这部作品中,有一位武艺高强、面容清瘦的男子,他被称作“韩貂寺”。“韩”是他的姓氏,而...
原创 维... 这段文字非常详细地讲述了沙俄在清末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策略,特别是以维特为代表的俄国政治家,如何通过...
原创 隆... 杨福荫(1890—1935),字寿荣,出生于长发乡乌梅屯(今克长乡后寨村乌梅屯),是西隆第七区(包括...
原创 王... 历史开讲:王保保与元朝覆灭 “扩廓能支残元之国脉,折初明之军威”,这句古语深刻揭示了元末农民起义的...
原创 在... 在近代史上,从1927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广泛被我党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十年间,是我国革...
原创 不... 郭嘉,这位历史人物近年来在网络历史文学中颇受关注,甚至有许多人创造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广...
原创 汉...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方便您后续的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获得更加丰富的参与...
原创 “... 历代开国君主在夺取江山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仅依靠蛮力,而必须巧妙运用智慧和策略。汉族的开国皇帝自不用说...
原创 1...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
宋代选妃体检曝光!第一条标准秒... 在大众的认知里,宫廷选妃往往是一场美女如云、极尽奢华的盛会。而宋代,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以文化昌盛、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 中新网成都7月17日电(王爵)17日,由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
原创 南... 毛主席始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与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两条重要道路。...
原创 被... 走进博物馆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恳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丰...
原创 他... 在1966年,中央决定对北京卫戍区进行扩编,升格为兵团级别,辖下设有四个师,每个师下又分成六个团,总...
原创 将... 刘备去世后,托孤重任落在诸葛亮肩上,他被任命为刘禅的辅政大臣。由于刘禅能力平庸,国家大权几乎完全由诸...
原创 郑... 到了明朝时期,封建制度开始显露出逐渐衰退的迹象。为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联系,同时提升大明王朝的国...
原创 徐... 作者:胡显达 在十大开国元帅中,徐向前是比较低调且沉稳的一位将领。虽然他名声显赫,拥有能迅速集结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