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承认伪满洲国,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吗
迪丽瓦拉
2025-09-22 17:31:57
0

在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但为了保持在远东的利益,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与日本保持某种程度的友好关系,尽管心里充满了不甘。沙俄原本计划通过吞并中国的大部分领土,特别是蒙古、新疆和东北,实际上希望将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然而,意外出现了日本这个新兴强国,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直接打破了沙俄的计划。

面对这种情况,沙俄只能调整策略,决定与日本维持良好的关系,寻求合作一起开发中国的资源。日本在这一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后损失惨重,因此他们不敢轻易再与沙俄开战,只能选择与其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1907年至1916年间,双方签订了四个密约,主要目的是共同瓜分中国北部的利益。

然而,所有这些努力在1917年沙俄崩溃后突然宣告失败。日本并没有打算真心与沙俄和解,趁机出兵远东地区,迅速向贝加尔湖周边进发。日本的野心可见一斑,七八万大军一度威胁到苏俄的领土。可惜,随着俄国发生革命,苏俄的诞生让日本的霸主梦彻底破灭。那么,苏俄如何应对远东的问题呢?

苏俄的应对策略可谓巧妙。虽然当时苏俄因退出一战而遭到协约国的强烈反感,甚至面临14国的联合入侵,但俄国幅员辽阔的地理优势却使得这些外敌始终未能突破苏俄的核心区域。正是因为这些庞大的领土,苏俄得以在内外压力中喘息、调整战略。在逐步恢复军力后,苏军逐渐在前线取得了胜利。尽管如此,到了1920年3月,苏军进驻贝加尔地区时却停下了脚步,因为再往前推进就会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

此时,苏俄做出了一个极为聪明的决策,他们支持远东地区的地方势力建立了远东共和国,宣布脱离苏俄的管辖,宣称独立。然而,背后依然是苏俄在操控和支持这个政权。远东共和国包括外东北、勘察加半岛和贝加尔湖地区,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6万。通过这一策略,苏俄不仅成功地向外界展示了远东地区的独立性,也巧妙地为自己争取了与日本的缓冲空间。

远东共和国的独立宣言成功地拖延了时间,苏军暗中通过各种手段削弱日军的势力。最终,经过两年的战斗,日军撤退到海参崴,并于1922年彻底退出了苏俄的领土。远东共和国也在一个月后结束了其历史使命,重新回归苏俄的统治。苏俄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成功保住了其在远东的利益,并且通过后来的苏联框架,将沙俄大部分失去的领土重新纳入囊中。

尽管日俄战争后,日本凭借其积累的自信心对俄国一直不以为然,但在这次入侵失败后,日本并未气馁,而是开始寻找新的机会染指远东。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便是日本再度出击的一次尝试。

自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以来,沙俄通过这些条约从中国割走了大量外东北的领土,其中包括哈桑湖和周边地区。张鼓峰一直以来是中俄争议的焦点。尽管它历来属于中国,沙俄通过翻译问题强行将该地区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争夺在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变得愈加复杂,张鼓峰成了伪满洲国与苏联之间的关键争议点。

1938年7月,日本宣称发现苏军在张鼓峰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并迅速派出7000名士兵进攻。面对这一挑衅,苏联毫不示弱,出兵1.5万,且在火炮、飞机等装备上远超日军。结果,日军损失1440人,而苏军也付出了847人的代价,最终成功夺回了张鼓峰,获得了这一战斗的胜利。

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则是另一场重要冲突。在苏联的支持下,蒙古国于1924年宣布独立,而日本则扶持伪满洲国成立,双方地理接壤,领土争端不断加剧。1938年7月的张鼓峰事件发生后,日本向呼伦贝尔地区调兵,苏军也紧急集结与日军对峙。1939年5月,战斗爆发,战役分为四个阶段,日军动用了7.5万人,而苏军出兵5.7万人,最终双方的战损不甚明朗,但日军主动后撤,显示出他们的损失更大。尽管苏军取得胜利,但战斗并非没有代价。

然而,尽管苏军在两次小规模冲突中取得了胜利,许多人认为这意味着苏联恢复了对日本的信心,但实际上,战局的变化还远未确定。毕竟,这两次战役的规模较小,无法代表未来两国大战的真正结果。因此,苏联对日本的战略依旧保持谨慎。

在二战爆发后,苏联的战略重心迅速转向了欧洲。1940年3月,苏联从芬兰手中获得了一块领土;1940年6月至7月,苏联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领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苏联的国土扩展了46万平方公里,增加了2200万人口。显然,苏联在东方的策略则是尽量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保持和平,最好能与其达成某种协议。

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份协议不仅确保了两国不发生战争,还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合法性。令人意外的是,苏联成为了第一个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这一决策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在中国坚决反对伪满洲国的背景下,苏联为何要选择这一行动呢?

许多人认为,苏联签订这份协议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然而,事实上,苏联并没有受到德国威胁时签署该条约。1941年6月22日,德军才正式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因此,避免两线作战的解释并不成立,苏联与日本签订条约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希望避免与日本爆发全面战争。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在广岛遭受核攻击,苏联意识到日本即将战败,随即于8月8日对日宣战。仅仅24天后,苏军便击溃了70万关东军。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势如破竹的胜利,但实际上,裕仁天皇早在8月15日就宣布了投降,大量关东军已经举手投降。然而,苏军依然没有停止,直到9月2日才宣布战争结束。斯大林在这一时刻的决策无疑是极为聪明的,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大的战略收益。如果斯大林不是政治天才,真是世上少见的大商业巨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代海军的“秘密武器” 在南京明城墙遗址的斑驳砖石上,镌刻着一个海洋强国的记忆。 1363年鄱阳湖的硝烟中,朱元璋依仗巢湖水...
原创 原...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的安图县,地理位置特殊,境内山脉雄伟、景色迷人,资源丰富。可是,在1962年,中...
【抗战胜利80周年】吉鸿昌为何... 一只瓷碗、一块木牌、一把椅子……在河南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内,一件实物展品与两个还原场景,静静诉说...
西夏陵刚申遗成功,上海就再现“... 西夏文明特展开展两个月来,展厅内人气高涨。 文 | 朱星原 自7月11日“西夏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埃及3000年草鞋,被证伪?西... 1799年7月15日,一块看似寻常的石碑在埃及罗塞塔港的尘土中被发现,它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罗塞塔石碑...
原创 蒋... 能说服一向独断专行的蒋介石决定退守台湾的人,绝对是个智囊高手! 1949年,蒋介石盯着眼前桌上的国...
原创 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希望我的文字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
原创 日...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随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也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
原创 建... 1949年10月24日,为了扫除统一台湾的最后障碍,三野的叶飞兵团决定发动金门战役,旨在突破金门岛的...
原创 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许都,一场盛大典礼正在进行。曹操在肃穆的仪仗和群臣屏息注视中,缓缓戴上...
国际视野里的唐代丝路文物 《敦煌全天星图》 。大英图书馆 藏 说起丝绸之路,人们脑海里就会想起汉唐的长安城,河西走廊的敦煌飞天...
原创 李... 《——【·前言·】——》 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这位开国皇帝做了个让儿子李世民头疼无比的决定—...
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 感受历史转... ■记者 文艳 日前,记者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时,“铭记七七烽火 传承爱国精神”主题纪念活动正在进行。...
原创 彭... 上古时期,人们虽然生活极为艰辛困苦,但由于彼此平等相待,社会和谐融洽,大家的内心都充满了满足和幸福感...
原创 慈... 提到晚清时期,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一段充满屈辱与挣扎的历史。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
原创 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海瑞是一个极其著名且颇具争议的人物。虽然众所周知他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但他并不...
原创 为... 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休克”状态就没能彻底恢复过来,甚至一度想转向西方成为其附庸。然而,美国与...
原创 新... 1999年12月9日,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子女杨建华与杨秋华,将一本珍贵的书籍《战术思想与作战经验》捐赠...
原创 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我的文字能为您带来一份愉悦且...
十堰党史人物 | 28岁被活埋... 十堰党史人物 人 物 档 案 许明清(1918-1946),浙江平湖人。1937年9月参加革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