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气氛紧张、令人屏息的战场。白马的激战中,河北名将颜良展现出无比的英勇,三回合便斩杀了宋宪,又只用一合便将魏续一刀劈为两半。曹操在旁惊呼:“真是位勇猛的将军!”然而,更让所有人心中惴惴不安的,是猛将徐晃的出场——他仅仅在二十回合后便被颜良击败,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此时,曹操急忙将关羽召至前线,希望他能扭转战局。
接下来,眼前的场面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关羽如猛虎下山般气吞万里,提刀一挥,便将骁勇无敌的颜良斩于马下。随后,关羽下马取下颜良的首级,悬挂在马鞍下,飞身上马,刀光四射,像是没有任何敌人能阻挡他的一般。曹操见关羽归来,亲手接过颜良的首级时,由衷地赞叹:“将军真乃神人也!”但关羽却谦虚地回答道:“何足挂齿,某弟张翼德在百万大军之中,斩将夺头,犹如探囊取物一般。”曹操听后,顿时大惊,忙对左右说道:“若再遇张翼德,务必小心!不可轻敌!”并要求将这一警示写在衣袍襟底,生怕大家忽视。
曹操的惊愕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关羽的这番话并非夸张之辞,张飞确实拥有令曹操如此畏惧的实力。要知道,曹操这般精明能干的人,何曾轻易被人所震慑?若没有确实的实力,怎会令他如此惧怕?
一、曹操为何如此心惊?
曹操毕竟是见多识广的人,经历过无数场激烈的战斗和风雨,若只是关羽的一句夸张之语,怎么会让曹操如此震惊?张翼德,确实有令曹操心生忌惮的能力!比如在虎牢关大战时,吕布的表现就让曹操极为忌惮。吕布那时三合之内便刺死了方悦,又在一合之内斩杀了穆顺,其威猛程度,几乎无人能敌。
吕布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令曹操心生恐惧。那时,曹操与众多将领商讨策略时,曾亲口说过:“吕布英雄无敌,若能与十八路诸侯共同商讨良策,必能大事成。”但尽管如此,所有的曹军大将,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等人,都没有敢与吕布正面对抗。
而就在这时,猛张飞挺身而出,他不仅成功救了公孙瓒脱险,还与吕布打了五十回合,胜负未分。最后,三英合力,终于将不可一世的吕布击退,吕布只能狼狈逃回虎牢关。而曹操能不对张飞心生敬畏和惊叹吗?
二、张飞以一句话喝退曹操大军
有些话能够让人铭记终生,张飞在长坂坡的一声怒喝便是其中之一。那时,曹操率领大军一路追击刘备,直至将刘备逼入绝境,妻离子散。刘备仓促逃亡,命令张飞带领几十名精兵在长坂桥断后,掩护大家撤退。
当赵云英勇杀出重围,怀抱幼主刘禅时,张飞站在长坂桥上,便以一敌百,挡住了曹军的进攻。曹军大将文聘带领兵马赶到,只见桥上的张飞目光如电,虎须竖立,怒目圆睁,手持蛇矛,气吞万里。突然,桥东树林中尘土飞扬,曹军以为有伏兵,皆不敢接近,纷纷停马不前。
曹仁、李典、夏侯惇等人先后赶到,看见张飞如此气吞万里的气势,都心生畏惧,疑虑重重。于是,他们纷纷派人飞报曹操。曹操得知后,马上赶到,看到张飞如猛虎般气势磅礴,心中不禁震惊。此时,张飞再次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音如雷鸣般震撼,曹军将士无不心惊胆战。曹操立刻命令撤掉伞盖,回望左右,才记起关羽曾经警告过他:“张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一般。”
曹操言犹未尽,张飞的怒吼再次震耳欲聋:“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与我决死战?”这一声震天的怒吼,足以让曹操心生退意。当曹操注意到身后的队伍开始动摇时,他知道形势不妙,随即命令撤兵。于是,曹军便迅速向西撤退,留下了一片狼藉。
张飞此举无疑是他一生中的巅峰之作。谁曾想,曹操如此机警多疑的人,竟因关羽的一句话,而心生忌惮,退兵而去。
三、关羽所说的“上将”究竟是谁?
关羽所说的“张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其中提到的“上将”指的究竟是谁呢?这位上将,正是纪灵!
纪灵,袁术麾下的第一上将,武艺高强,手持一把五十斤重的三尖两刃刀,曾与关羽和张飞有过交手。当年,曹操为了让吕布与刘备展开正面冲突,采取了“驱虎吞狼”的计策,令刘备征讨袁术。袁术派出纪灵,领兵十万阻挡刘备,两军在盱眙展开激战。
纪灵在战斗中表现极为勇猛,曾连续三十回合与关羽激战,最终双方不分胜负。当时,纪灵的勇武可以说是不可小觑。而当纪灵遇到张飞时,形势却截然不同。张飞一出手,仅十合便将纪灵刺于马下,完全无可匹敌。这一表现,堪称是“如探囊取物”般的轻松。显然,在此时的张飞,无论是气吞万里,还是武艺精湛,都已超越了关羽在与纪灵的交锋中的表现。
纪灵本是袁术麾下的得力干将,与关羽交手时能拼搏三十回合,已是极为强悍。但面对正值巅峰的张飞,连吕布也心生忌惮,二人交战几合便分出了胜负,张飞的英勇无疑让所有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