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元1724年,胤礽临死前,托人把遗嘱交给雍正。没想到,雍正
迪丽瓦拉
2025-09-22 21:02:35
0

公元1724年,胤礽临终前将自己的遗嘱托付给雍正。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雍正收到信件后,毫不顾忌大臣们的反对,冒着腊月的严寒,亲自前往胤礽的葬礼现场。他在那里放声痛哭,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事后,雍正为胤礽追封为理亲王,给予了他一份迟来的荣誉。从此,雍正正式建立了私密立储制度,也因此,大清再也没有了太子。胤礽,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就在这样一场风波中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胤礽的出生,犹如一个注定要站在权力顶端的象征。作为清朝最后一位太子,他从一出生便处于举世瞩目的高位。常言道,“出道即巅峰”,但对于胤礽来说,似乎是“一出生即巅峰”。他的一生,仿佛是从荣耀的巅峰开始,注定走向了不可逆的衰落。

胤礽出生的那一年,正值“三藩之乱”愈演愈烈之时。三藩之乱的动荡让整个国家的政局充满不确定性,而为了早日稳定局势,康熙决定提前立储。那时,康熙已有两子,而胤礽的母亲赫舍里皇后恰巧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皇后的去世,更加让胤礽成为康熙的心头宝。赫舍里皇后家族的显赫背景——她是大清四大贵族之一索尼的孙女,也是索额图的侄女——也使得胤礽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康熙最终决定将太子之位传给胤礽。胤礽在父亲、奶奶以及叔叔索额图的庇护下成长,似乎一切都注定顺风顺水。

从小聪慧、机灵,胤礽无论是读书、习武还是骑马,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尤为令人欣赏的是,胤礽不仅能流利地阅读满汉文,而且年纪轻轻便能熟悉大清的历史文化。这一切都深得康熙的喜爱,也让他在宫中获得了更多的宠爱。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胤礽的成长轨迹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原本那份聪慧的光辉逐渐被一股飞扬跋扈的性格所替代。渐渐地,胤礽开始变得傲慢无礼,对待下属常常口不择言,甚至动辄以拳脚解决争执。

这一变化让原本对他怀有期待的贵族们开始对他产生不满,转而开始支持另一位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的皇子,这也导致了反太子势力的形成。然而,胤礽最大的危机并非来自这些反对势力,而是来自他父亲康熙逐渐冷淡的态度。早期,康熙对胤礽宠爱有加,但随着胤礽年纪的增长,康熙对他的失望之情也日渐加深。

有两件事,特别让康熙对胤礽失望。首先是胤礽对亲情的冷漠。当康熙生病时,胤礽奉命侍疾,本应趁机展示对父皇的孝心与关怀。然而,胤礽在伺候时神情冷淡,毫无忧虑之色,甚至表现出一丝不耐,这令康熙非常愤怒,直接把他赶了出去。第二件事发生在康熙远征葛尔丹时。那时,23岁的胤礽被任命为监国,承担起了重要的国家事务。初期,胤礽确实表现得有条不紊,但他在收到父亲康熙写给他的数十封家书后,却没有回一封,令康熙愈发感到失望。这为反太子势力提供了最有力的攻势。

这些失误使得反太子势力得以蓄势待发,一封封密信飞到康熙面前,直指胤礽的种种不足。最终,康熙愤怒之下做出了严厉的决定:先后处死了胤礽身边的三名亲信,随后开始大力封爵其他皇子,并让支持胤礽的叔叔索额图提前退休,最终索额图也被处死。即便如此,胤礽依旧未作反思,继续我行我素,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更糟的是,在1708年康熙带领皇子们巡幸塞外时,小十八突然生病去世,胤礽依旧表现得冷漠如常,毫不在意。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康熙,让他愈加不满。

事态终于在胤礽偷看康熙帐篷一事上达到了顶点。此事被胤礽的长兄发现,并向康熙告发,声称太子有谋反之心。康熙一怒之下信以为真,回京后立即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并将其软禁在咸安宫。这次废除太子的决定让胤礽感到颇为委屈,短暂的自由后,康熙又因群臣推举八阿哥为新太子而感到愤怒,于是决定重新恢复胤礽的太子身份。然而,胤礽并没有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得到任何深刻的反省,反而继续炫耀自己的权力,导致再度陷入困境。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与失望,康熙终于决定彻底斩断与胤礽的联系。雍正继位后,胤礽被再次软禁,而在这段长达11年的禁锢生涯中,胤礽生育了13个孩子,家庭虽满,但心境却愈加沉寂。1722年,康熙去世,雍正继位。两年后,胤礽去世,临终时,他通过托人将遗嘱交给雍正:“皇上,我们之间的关系,既不好也不坏。若依照当年我对皇阿玛的种种不敬,我本该是罪人,你应该弃我不顾,但你却没有。我很感激这两年的宽容。如果你登基后想除掉我,我绝不会活到今天,老四,谢谢你。”不久之后,胤礽去世,雍正虽然收到遗嘱后,立即前去祭奠,并追封胤礽为理亲王。

雍正的这一举动,标志着清朝历史上再也没有了太子制度。自此,大清的权力传承再也不依赖于公开的太子继承,而是采取了私密立储的制度。胤礽,这位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最终在没有光鲜亮丽的葬礼或壮丽的历史篇章中,黯然离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文化历史解析:霍去病的崛起与陨落 霍去病,西汉时期堪称战神般的人物,他的军事才华无人能及。他年仅十八...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的是哪“三...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成语吧,这个现在表示的是某位领导上任后,通常会采取一些重大的...
原创 罗... 编者按:当谈到中世纪欧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骑士与城堡,接着便联想到它的衰退与倒退。这种看法看似有些...
卓承元:元版零本亦难求 很多年前的一天,我收到上海某拍卖公司寄来的古籍拍卖图录,拍品中一册元版《通志》零本引起了我的注意。 ...
党史百年天天读 ·7月18日 重要论述 1936年7月18日、19日 毛泽东同斯诺谈苏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问题,强调如果蒋介石愿意抵...
原创 黄... 黄埔一期(49) 觉醒年代中的蒙古族先锋与第一位共产党员 在五四运动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涌现出了众...
原创 袁... 1915年,袁世凯已然成为中华民国名义上的终身大总统,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袁...
“小史官”研学都市圈 千年三苏... 红星新闻网(记者 龙昱丹 实习记者 陈伊葭)7月17日报道“都市圈里访三苏 地方志里续文脉”。7月1...
原创 汉... 汉中之战:一个复杂博弈的背后 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一直感到被某个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要灰心丧气。相...
原创 师... 老覃今年春天曾撰写《1943年,关向应垂泪对彭德怀说:不要闹了,我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一文,详细阐述...
原创 1... 他年纪轻轻,却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无比的英勇与坚韧。当他意识到自己命悬一线时,依然心怀抗日救国的信念,这...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共计经历了16位皇帝,而论及权谋之运用,嘉靖皇帝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他在位期间,常年不上朝...
原创 日... 1972 年 4 月 28 日,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开棺。 当考古人员掀开 4 层套棺的最后一层,...
原创 1...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 1952年1月,韩军在洞子山阵地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负责...
原创 明... 首先,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明朝的都城在朱瞻基执政期间究竟在哪儿?许多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原创 庞... 春风轻轻掠过涪城那古老的城墙,带着晨雾和若隐若现的神秘气息。在这座充满历史传奇的古城中,一场扣人心弦...
原创 李...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迅速恢复并进行了重建,组成了7个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寿的王朝之一,从1644年入关到191...
原创 孙...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江东孙家的三代主公作了这样的评价:“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而民众归附...
原创 户... 自始皇以来,历代帝王共计408位,其中最后一位甚至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口,这位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