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瑞林打进丰台,差点抓住傅作义,战士们回忆:桌上饺子还是热的
迪丽瓦拉
2025-09-23 01:01:58
0

1948年11月7日,当时担任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向驻扎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发出了一封紧急密电。

这封密电大意表达了他对过去以蒋介石为核心的错误认识,表示愿意将华北60万大军转交中国共产党统一指挥。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封电文发出后,竟然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毛主席没有任何回应。

傅作义焦虑不安,于11月14日再次发出第二封密电,依旧杳无音信。

有人可能会疑惑,既然傅作义有求和意愿,毛主席为何选择置之不理?

其实这背后原因十分明确,傅作义当时并非完全真心想求和。

这两封密电发出的时间,正值辽沈战役刚刚结束,傅作义十分清楚,东野百万大军正向南推进,华北战局势必逆转。

但他不甘心失去手中的兵权,细致研究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提出以冀、察、绥三省为核心,加入联合政府,保全自己既有的地盘和兵力。

毛主席洞察了傅作义的意图,因而对这两封密电置之不理。

辽沈战役刚结束,毛主席便下令东野部队入关。

1948年11月,东野先遣兵团进军关内,毛主席指示以张家口为重点,要求先遣兵团配合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协同作战。

傅作义误以为我军在张家口的行动仅是局部小规模作战,决定先击败华北军区部队,之后以逸待劳与东野对抗。

于是他派出自己最精锐的嫡系——第35军向张家口进军。

结果显而易见,傅作义这步棋落错了。

35军驰援张家口的同时,为了调动更多兵力,又派遣104军和16军部分部队增援。

新保安一战中,这三支军队被全部击溃,损失惨重。

更严重的是,傅作义为救援35军,从北平近郊抽调了大量部队,如104军师驻昌平、怀来,16军驻南口、昌平等,导致北平近郊兵力严重空虚。

正值新保安战役激烈进行,毛主席迅速部署,命令入关东野猛攻北平近郊,抢占丰台,牵制傅作义主力。

东野先遣兵团入关的同时,林彪也没停歇。

11月23日起,他带领东野主力从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发,隐秘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方向推进。

后来,林彪发现行动已暴露,索性不再隐蔽,直接由山海关入关。

东野五纵因行动迅速,先从喜峰口进入,集结于三河地区后与敌交火,展开一路攻坚战,先后攻占昌平、沙河。

1948年12月13日,五纵抵达红山口附近,部队已深入北平近郊。

中央严令要求各部队避开名胜古迹,绕过万寿山西侧,迅速夺取丰台。

副司令吴瑞林接令后,立即亲自指挥第13师39团迅速抢占红山口阵地。

不少老兵回忆称:“那天,天空中飘着雪花,战斗异常顺利。”

当时国民党军已无力顽抗,39团夺得红山口后,未作停留,便乘胜追击溃退的敌军直奔丰台。

不过,五纵主力尚未全部抵达丰台,附近仅有第13师、15师及独立第九师各一个团支援。

有趣的是,13师在急行军途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老兵们回忆,13师抵达田村时已是夜晚,战士们斗志昂扬,毫无休息意愿。

刚驶出村外,旁边岔道突然驶来一支部队,令道路瞬间拥堵,行进难以继续。

13师并未多想,以为是同盟部队,双方在昏暗中无冲突,误以为是追击部队赶来支援。

据时任13师37团政治教员程远来回忆,37团被堵,速度放缓,团长赵欣然急得下令全团加速奔跑,试图甩开前方堵塞。

没想到那支部队竟然紧随其后,持续跟跑长达一个小时,体力渐显不足。

无奈之下,赵团长命令全团休息,那支部队也坐下放松。

两方休息时,差异立刻显露出来:37团官兵纪律严明,保持整齐,而那支队伍则散乱无章,部分士兵躺倒地上,甚至点烟玩火。

37团作训股股长杨芝清见此情况,担心烟火暴露位置,欲制止时发现双方穿着大不相同。

他暗中询问对方去向,对方不耐烦地答:“还能去哪?往丰台撤。”

杨芝清当即识破,这伙人是溃逃敌军。

他迅速回报赵欣然,37团悄然包围这支约五百人的保二旅残部,轻松缴械了全部士兵。

不同史料对此事描述各异,主角身份时有出入,有的说是五纵15师,但根据详细考证,五纵行军序列为13师领头,中间夹15师,尾随14师,独立第九师当时尚未归属五纵。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全国战略区部队统一整编。

入关不久的五纵更名为第42军,13师、14师、15师及独立第九师分别改为第124、第125、第126、第155师。

此时,42军已接近丰台。

毛主席严令抢占丰台,因其是敌军最重要的补给基地,也是连接北平和天津的战略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司令部就设在丰台。

1948年12月14日上午11时,第13师先头部队抵达丰台外围,随即发动进攻。

守军第101军战斗力尚强,给13师制造了不少困难。

但13师两个团迅速从两翼包抄,夺取丰台火车站及东西仓库。

面对我军强烈攻势,敌军终被击溃,13师紧追不舍。

参与丰台战斗的指战员后来回忆,作战极为振奋,形容“敌人一路溃逃,我们一路追击”。

第13师37团3营副营长马振国亲率七连猛攻,远远看到一处大院传出汽车发动声和灯光,犹如黑夜中的萤火虫。

他率人突袭,投掷手榴弹炸毁两辆卡车,并用集束手榴弹摧毁敌军多辆汽车与坦克。

剩余敌军试图炸毁院墙突破包围,马振国带队坚决反击,敌军瘫倒原地,士兵纷纷爬出坦克,举手投降。

审问中,马振国惊讶得知,这座大院正是傅作义的“剿总司令部”。

多年后他回忆那场景,依然感到遗憾:“路过京西宾馆附近时,隐约看到几个大院,抓个俘虏一问,竟是傅作义的‘剿总’。我们冲进去时已空无一人,傅作义从后门溜走。桌上还留着一盆热腾腾的饺子。若能抓住傅作义,北平解放定会截然不同。”

不少五纵老兵回忆,丰台战斗是入关以来难得的激烈战役,守军第101军顽强抵抗,付出了不少伤亡。

夺取丰台后,第13师未作停留,继续追击残敌。

13师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天拿下丰台,东野司令部特发嘉奖电,勉励再接再厉,警惕敌军可能反扑。

丰台失守令傅作义深感懊恼,第101军因撤退迅速伤亡不大,他紧急调动94军5师、13军89师、92军56师和142师联同101军反攻,誓夺丰台。

丰台保卫战异常激烈,傅作义倾注大量重武器,却被13师坚决击退。

随着东野第十一纵队和华北军区第七纵队紧急增援,傅作义见敌军势不可挡,只得仓促撤退。

到了1949年1月,华北国民党军队已被我军歼灭大半,元气大伤。

以傅作义为首的华北“剿总”司令部被分割困守在北平、天津、塘沽等要地,行动艰难。

面对重重包围,傅作义长叹一声,思绪万千,不得不开始谋求新的出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我国自古有“逝者为大”的传统,对于丧葬礼仪向来非常讲究,并且配葬物品也十分丰富。民间有句俗语,“要得...
原创 6... 公元前208年,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罪名是“叛国谋逆”。李斯作为法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秦始皇统一...
原创 陶...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震撼战局的渡江战役。尽管解放军的渡江工具主要是简陋的木帆船...
原创 诸... 在真实历史中,诸葛亮是否能够与管仲、乐毅相比?这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问题。管仲辅佐齐桓公,帮助其统一诸...
原创 朝... 众所周知,由于立场、利益以及三观的差异,不同的群体在阐述同一历史事件时,所呈现的角度往往截然不同。每...
原创 1... 1955年,在广州这座沿海城市,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起初让叶剑英—当时的中南军区代理司令—...
原创 1... 1971年,台湾一家酒店内的灯光洒落在18岁女孩林碧春的身上。她作为一名服务员,以亲切的微笑和热情的...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聂耳:用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人民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大... 来点儿干货——关于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真相。事实上,努尔哈赤生前并未正式称帝,他只是自称“大汗”,...
家族遗珍再现世,宣统三年大清银... 在四川省的陆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厚重历史的古董 ——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这枚银币...
原创 他...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开国将帅们大多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阶段,那时的总部、大军区以及军种和兵种的领...
原创 朝... 朝鲜人民军溃败之际,苏联竟然抛弃了朝鲜,狠狠坑了它一把?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关键时刻,当朝鲜人民军陷入...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传遍了临安城,岳飞元帅被权臣秦桧以“莫须...
原创 彭... 1921年的秋夜,凉风吹拂,令人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一个身形壮实的青年士兵,被几名同样穿着军装的...
原创 白... 咱们今天来聊聊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这人可太传奇了,一生征战无数,几乎就没打过败仗,为秦国那是立下了赫...
原创 李... 精品长文创作季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督查室主任)李维恭、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以及陆军情报第八局局长...
原创 清... 1912年,随着溥仪的退位,延续了276年的清朝宣告灭亡,但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那...
原创 历... MCN首发激励计划 在古代历史中,阶级的差异显得格外鲜明。皇帝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能享有的荣耀,...
原创 明...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的王朝,历时276年,共有16位皇帝。尽管每位明朝皇帝在驾崩后都应葬入明帝...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 中新网丽水7月21日电(周健)7月20日,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共浙西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谈会在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