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美国仅剩最后一张底牌,一旦出手,其全球霸权将迎来彻底崩塌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如今,全球都看到了一个明显的事实——美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被动和无奈。
曾几何时,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凭借其庞大的经济体量、领先的科技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占据着无可撼动的优势。
再加上近两百年的时间里,美国成功挫败并压制了一系列潜在竞争者,如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苏联等国家。
因此,美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实力雄厚,手中掌握的筹码极其充足。
这正是2018年美国发动对中国的围堵和打压行动时,表现出极度自信和强硬的根本原因。
当时,美国握有众多“杀手锏”,涵盖经济、政治、科技、金融、军事乃至战争等多方面,手段丰富且凌厉。
正是在这些压力下,昔日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成为历史的尘埃。
然而,美国万万没料到的是,从启动对中国的围堵至今不过短短七年,手中的牌几乎被全部用尽。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手段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对此,西方多家战略智库直言不讳:如今,美国只剩下一张底牌,而一旦使用,这张牌将引发美国霸权的彻底瓦解。
回顾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发动的“王牌”攻势:
包括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金融战、政治战,乃至军事战,结果却是全面失败。
贸易战方面,美国对中国发起猛烈冲击,试图削弱中国经济。
面对压力,中国则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起陆上、海上和冰上的丝绸之路网络。
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贸易体系。
中国成功将部分对美依赖的贸易转移至其他地区,不仅抵御了美国的打击,反而实现了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美国在贸易战中的败局显而易见,手段逐渐失效。
关税战层面,尽管美国施加高额关税,企图通过经济施压使中国妥协,但中国制造业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坚决抵抗了美国的虚假经济攻击。
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击,美国最终被迫转变策略,开启谈判,结果依然以失败告终。
科技战方面,美国试图通过限制关键技术,尤其是芯片制造领域的封锁,阻断中国科技发展。
然而,这一策略非但没有遏制中国,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爆发,“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落地,技术突破接连出现。
美国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科技飞速进步,却无力干预。
金融战方面,美国对中国施加金融压力,特别是试图通过操控人民币汇率来重演当年日本广场协议的打击手段,意图遏制中国经济崛起。
对此,中国采取了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不仅成功抵御了金融攻击,反而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意外地推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崛起。
政治战方面,美国发起“亚太再平衡”战略,试图通过北约的亚洲版本以及“印太战略”孤立中国,施加政治压力。
面对这种围堵,中国坚定实施对策:一方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更多国家纳入中国的合作框架;
另一方面,强化主导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如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
这一系列举措使中国大国外交如虎添翼,彻底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美国的政治孤立策略宣告失败。
军事战方面,美国则采取两条路径:
一是发动代理人战争,煽动越南、菲律宾在南海制造事端,挑拨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企图消耗中国力量;
二是直接派遣军力试探中国底线,典型事件是2016年的南海双航母展示。
结果,代理人战争纷纷失败,中国声望大增,相关国家纷纷收敛。
美国的航母在南海事件后灰头土脸地撤退,反倒加速了中国海军的崛起。
综上所述,美国的诸多牌面已被打尽,如今仅剩下一张“最后底牌”——利用台湾问题直接发动战争。
但这张牌,美国根本不敢轻易使用,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台湾不是乌克兰。
乌克兰之所以能在俄乌冲突中持续抵抗,是因为其国力不弱,且地理位置靠近欧洲,美国可以方便提供军事援助。
而台湾地处孤岛,规模小,实力较弱,距离美国遥远,援助难度极大。
如果美国硬要介入,消耗的将是自身大量资源与精力。
第二,中国不是俄罗斯。
俄罗斯陷入长期消耗战,关键在于其国力和军事实力相对衰弱。
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产业链完善,军事科技更是全球领先,尤其在无人机、航母、火箭军和高端军事技术方面优势明显。
所以任何针对中国的战争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第三,中国近海防御体系无敌。
美国智库评估表明,一旦爆发冲突,中国凭借近海2000公里范围内的火力网优势,拥有极强防御能力。
包括航母舰队、东风系列导弹、卫星侦察系统,形成环环相扣的防御网络。
任何美国的军事力量都难以突破这层严密防线。
最终的结果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被严重削弱,大量军事基地被清理,航母损失惨重。
这将意味着美国霸权的轰然崩塌,而中国则完成世界超级大国的登顶。
因此,美国现在只能选择谨慎低调,努力拖延时间。
一旦轻率发动战争,美国将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沦为第二个西班牙或英国式的没落帝国。
欢迎关注“历史真相背后”,一起见证我中华民族的崛起与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