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政工人员。虽然这些人没有像那些战场上的将军那样光芒四射,但他们依然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55年进行的军衔评定中,他们同样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待遇。其中,罗荣桓元帅的成就毋庸置疑,而本文要讨论的谭政与宋任穷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经历与贡献同样值得关注。谭政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而宋任穷则获得了上将军衔。
谭政与宋任穷都是秋收起义的杰出将领,实际上,宋任穷的履历与谭政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不分伯仲。在最初的拟授大将人员名单中,宋任穷的名字也曾赫然在列。那么,为什么宋任穷最终没有成为大将,反而谭政胜出呢?让我们通过对两人履历的比较,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谭政的故乡位于湖南湘乡,和韶山相邻。毛泽东当年在东山学堂求学时,就与这里的一位乡绅结识,这位乡绅的儿子陈赓和女婿谭世铭也都参与了革命。后来,谭政也以其原名“谭世铭”被推荐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在井冈山时,毛泽东才得知谭政即为谭世铭。谭政早年在东山学堂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毕业后曾当过教师,之后投身革命,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武昌警卫团”,担任文书工作。
1927年秋,谭政参与了秋收起义,并在“三湾改编”时成为了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的文书。虽然他的党龄较短,但他迅速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成为了毛泽东的重要助手,整理了许多革命文献,并参与了《井冈山的斗争》一文的撰写。
与谭政的经历类似,宋任穷出生在湖南浏阳,这个地方同样培养了很多革命将领,包括王震、杨勇、唐亮和李贞等。宋任穷的本名叫宋韵琴,后来是在井冈山的名将伍中豪的建议下改为“宋任穷”。宋任穷早年在家乡的高小毕业后,也曾当过教师,并积极参与农民运动。192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秋收起义中担任了浏阳县工农义勇军第四团第二中队的党代表。
在“三湾改编”时,宋任穷担任了某连队的党代表,和罗荣桓平级,罗荣桓是特务连的党代表。虽然谭政和宋任穷的起点相似,一个是团部文书,一个是连队党代表,但宋任穷比谭政早加入党组织,因此党龄更长一些。
红军时期,谭政一直担任文书职务,先后担任了毛泽东的前委秘书、四军31团党委秘书和四军3纵队委秘书等职务。他以一手好字和卓越的语言组织能力著称,整理工作做得极为精细。他还协助毛泽东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工作报告,这些报告对于红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1929年,在四军3纵队攻打梅州时,谭政首次担任实职,成为了政委,并开始了自己的政工生涯。他的政治动员能力也十分强大,能够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站在群众面前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讲。
而宋任穷的红军经历也不遑多让。1928年,在朱毛领导红四军撤离井冈山时,宋任穷随彭德怀的红五军留下,并担任特务连党代表。由于敌军的疯狂进攻,部队被打散,宋任穷无奈返回老家浏阳。在这段逃亡期间,他还学会了耍蛇的技巧,这门技能帮助他成功隐瞒了身份,成功逃脱敌人的追捕。
1930年,宋任穷回到红军队伍,先后担任了红军一军团的连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并与粟裕搭档。长征时,他继续担任干部团的团政委,参与了许多艰难的战斗,如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在陕北,他升任了28军政委,随后又转任军长,带领部队打通了陕北与神府苏区的联系。28军在红军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后续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初期,谭政担任了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后又成为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在后方的政治工作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尤其是他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文件,对军队的政治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建国后多次在部队传达。
而宋任穷则在抗战中一直活跃在前线,担任了冀南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并且兼任党委书记,是冀南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他参与了129师的建设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军政地位。
解放战争时期,谭政被调往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并与罗荣桓一起参与了辽沈与平津两大战役。特别是在四野南下后,由于罗荣桓生病,谭政担任了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肩负起了四野的政治工作。宋任穷则在晋冀鲁豫军区担任了政治部副主任、二纵队政委等职务,最终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的第三副政委。
两人在解放战争期间的军职几乎相当,都做到了野战军副政委的职务。战后,谭政和宋任穷均在各自的军区担任了重要职务,谭政曾担任总政第一副主任,宋任穷则成为了总干部部的第一副部长。
1955年,军衔评定时,谭政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而宋任穷则是上将。从两人的履历来看,二者的差距并不大,究竟为什么谭政最终超越了宋任穷,成为大将呢?
首先,虽然两人都是政工领域的杰出人物,但谭政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部队,始终坚守在政治工作第一线。而宋任穷则有过担任军事主官的经历,如28军军长和冀南军区司令员等。其次,宋任穷从抗战开始就加入了四方面军的阵营,代表性较强,而谭政则始终代表着一方面军的阵营,这使得他在党内的影响力更强。再者,四野在解放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提升了谭政的军事地位。最后,解放后,宋任穷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地方,而谭政始终保持了较强的军队背景。
从这些方面来看,谭政最终以大将的身份脱颖而出,成为政工领域的重要代表,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