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常德会战后,薛岳为免责竟不顾体面,反咬孙连仲:你丢了我的粮仓
迪丽瓦拉
2025-09-24 22:33:19
0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一直是许多军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是袍泽间深厚情谊的象征。然而,这种理想对于蒋系将领来说,似乎显得过于奢侈,远不如他们所能承受的。

在武汉会战结束后的检讨会上,陈诚曾发言指出:虽然我军在正面战场上有100个师,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师在前线与日军作战,其余的师则在后方静待,并未提供有效支援和配合。这种状况下,失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陈诚的话,虽然严厉,却有其道理。

确实,在很多战斗中,日军往往是首先消灭前线的部队,而后方的部队才会接替上阵。难道这些部队害怕死吗?显然不是!这些士兵都不畏生死,英勇作战,哪怕付出巨大的牺牲,也要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难道这些部队的指挥官不知道战术要点,不懂得如何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歼灭战?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无论是保定军官学校的毕业生,还是受过日本士官学校或陆军大学训练的军官,他们都具备一定的战术素养,知道如何集结兵力、打歼灭战。

既然这些部队不怕死,且具备一定战术水平,那为什么他们还是没有积极主动地配合作战,眼睁睁看着友军孤军奋战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前方部队一旦被消灭,自己很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吗?

初期,抗战中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尤其是在韩复榘因擅自撤离山东战场而被军法处置后,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蒋介石的《连坐法》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执行。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各部之间的配合依然缺乏呢?

问题的根源,仍然是蒋介石自身。他在管理上没有做到公正无私。譬如,桂永清擅自放弃兰封,黄杰擅自放弃商丘,胡宗南因武汉会战失误而将责任推给川军第45军,但这些人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的做法又如何能赢得部下的信任?此外,蒋介石为了应对“杂牌军”损失的部队,往往采取吞并或撤编的方式,使得许多“杂牌军”将领逐渐觉察到,蒋介石有意通过日本的手来消灭他们。这种情况,让许多“杂牌军”将领陷入两难:他们既不敢放弃抗战,又不愿与蒋系嫡系部队联合作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有可能被出卖,成为替罪羊。

而陈诚在武汉会战后总结中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坐在台下的“杂牌军”将领们并不会完全认同。谁都知道,陈诚在吞并部队时的做法难看,谁不清楚他总是把战场指挥失误的责任推给“杂牌部队”?这也解释了为何“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的口号会出现在南岳军事会议堂厕所的墙上。

湘军的态度也不甘示弱。胡宗南甚至提出质疑,指责陈诚对于第70军第16师的借调问题不解。陈诚是否真的了解这些将领的心态?恐怕并未意识到,他们并非完全听命于蒋介石,而是在各自的利益中权衡着作战合作的价值。

然而,随着第3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薛岳逐渐引起了蒋介石的警觉。薛岳不再是单纯的嫡系将领,他凭借自己的功绩和声望,在国内外都已赢得广泛赞誉。这使得薛岳的独立性更加凸显,他开始逐渐摆脱蒋介石的束缚,心生反叛之意。早在常德会战中,他的独立行事风格便显现无疑。

日军的战略虽然精细,但常常缺乏战略定力。例如,在常德会战前,日军高层就围绕是否占领常德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甚至在战斗后期仍未决策。这种情况让日军疲于应付,伤亡惨重。与此同时,日军始终未能真正落实他们的“川陕攻略”,反而在战略执行中不断受到中国军队的抵抗。

即使日军的司令官不断更换,战术有所调整,但战场上的情况也始终未能如他们所愿。横山勇的反复横跳战术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依旧难掩其指挥上的缺陷。日军依靠速度避免了中国军队的侧击,但这样消耗过大的战术也让他们无法长时间维持战斗节奏。常德会战中的日军最终因为伤亡过大而不得不撤退。

然而,尽管薛岳未能及时提供援军来拯救常德,但他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对于常德的失守,薛岳将责任推给了第6战区的孙仿鲁,完全无视自己在关键时刻未能出兵援助的事实。事实上,薛岳始终没有真正考虑到如何协调各战区的力量以确保胜利,而是依靠蒋介石的安排逐渐转向了“胜则争功,败则推责”的策略。

对于薛岳来说,这种行事风格最终使他远离了当初的光辉形象,变得越来越权谋而非英雄。这也让他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甚至可以说,战争的胜败与这些高层将领的博弈关系紧密相连。他们之间的配合,不再是为了共同的胜利,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与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秋...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紧接着,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进一步表明了中共决...
原创 这... 在历史上,当人们提到最完美的帝王时,往往会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或康熙等著名的帝王。这些帝王在很多方...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
原创 小... 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亚洲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70多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
原创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原创 原...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
原创 隋... 隋唐交替的历史充满了动荡与冲突,其中有三个人物不容忽视:杨玄感、李密和李渊。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正...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许多人开始了各自的奋斗历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
原创 明... 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有特定的安葬地点,以供后人祭奠和纪念。明朝的皇帝们大多数都被安葬在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