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北碚 众志之城|八十多年前,他们在北碚用笔墨抗战
迪丽瓦拉
2025-09-25 07:03:50
0

今年是《四世同堂》问世八十一周年

这是抗战时期在北碚诞生的

著名文学作品之一

在当时

北碚作为战时首都的迁建区

众多文艺大家云集

他们将手中的笔当作枪炮与刺刀

将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

决心和勇气传递给全世界

01

老舍与抗敌文协

▲老舍先生在北碚留影。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文简称为“抗敌文协”)在武汉成立。抗敌文协是抗战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抗日文艺工作。

抗敌文协设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下设总务、组织、研究和出版四个部门,老舍任总务部主任。

武汉失守前夕,抗敌文协迁到重庆,将北碚分会办事处设在北碚蔡锷路24号,这里原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的住所,现为四世同堂纪念馆。1940年,林语堂赴美,将该住所赠予抗敌文协。

▲四世同堂纪念馆旧貌。

老舍到重庆后,继续在抗敌文协任职,他曾多次前往北碚处理事务、演讲、会友。直到1943年,突如其来的盲肠炎让老舍入了院,这一次,老舍在北碚一待就是三年半,抗敌文协办事处就成了他临时的家。由于该处鼠患频发,老舍将其命名为“多鼠斋”。

老舍在“多鼠斋”居住期间,生活条件很差,但他依旧笔耕不辍,创作了小说、话剧、回忆录,以及散文、杂文、诗歌等数百篇作品,多达上百万字,《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和第二部《偷生》均在“多鼠斋”完成。

▲《四世同堂》手稿。

除了写作,老舍对抗敌文协的工作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通过团结通俗文艺作家,创作通俗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正如他在通俗文艺讲习班所讲:“在战争中,大炮有用,刺刀也有用,同样的,在抗战中,写小说戏剧有用,写鼓词小曲也有用。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我不管什么是大手笔,什么是小手笔,只要是有实际的功用与效果的,我就肯去学,去试作。我不应以写了鼓词小曲而觉得有失身份。”

02

左翼文人活跃的舞台

▲1939年,胡风在北碚与家人合影。

抗战时期,作为陪都迁建区的北碚,吸引了一大批文化领域内的高级知识人士,他们通过创作、演讲以及话剧演出等,激起民众对侵略者的愤恨,鼓舞抗战的斗志。

在北碚活动的最大的左翼作家团体,当属以抗敌文协研究部副主任胡风为首的“七月派”作家群,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邹荻帆、绿原、冀仿、路翎、丘东平等,其中邹荻帆、绿原、冀仿都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因当时胡风在复旦大学任教,他们是胡风精心培养的结果。

胡风在复旦大学任教时,租住在校外两间破旧的棚房里,他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废寝忘食,继续主办《七月》杂志,并很快编成了复刊号。

在重庆复刊的《七月》,保持了它一贯的特色,一面公开发表陕甘宁边区作家的来稿,一面刊登国统区进步作家的力作。白危的《毛泽东片段》,介绍了窑洞里的伟人;曹白的《在敌后穿行》、丁玲的《警卫团生活小景》,歌颂了八路军和游击队;绿川英子的诗作《失去了的两个苹果》,号召日军士兵参加反战同盟。《七月》中还发表了一些文章,记录日军轰炸重庆的滔天罪行。

左翼文人不光活跃在民间,当时,郭沫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担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他常住在北碚兼善公寓和北温泉琴庐,组织、团结文化界人士,与田汉、洪深、陈望道、赵清阁等文化人题词写诗唱和。

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活跃在重庆的左翼作家群体创作出大量反映抗战爱国精神的作品,也有针砭时弊抨击腐朽黑暗现实的作品,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北碚诞生的。

03

抗战戏剧在碚涌现

▲1942年,夏衍在北碚创作了话剧《水乡吟》。

抗战时期的北碚还聚集了大批剧作家、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剧作家如曹禺、洪深、阳翰笙、夏衍、赵太侔等,他们有的定居北碚,有的常来常往,在北碚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

老舍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而创作的四幕话剧《张自忠》,就是在北碚定稿付印,同时还和女作家赵清阁等一起创作了《王老虎》《桃李春风》等优秀话剧作品。著名剧作家洪深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创作了独幕话剧《醉梦图》《樱花晚宴》,揭露汪精卫卖国面目;阳翰笙在北温泉疗养期间,将《塞上风云》《日本间谍》改编为电影剧本,还在此酝酿了多幕话剧《草莽英雄》;夏衍也在北碚创作了《水乡吟》,歌颂浙西游击队英勇抗敌的事迹。

除了剧作家在北碚的创作活动外,演出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七七事变”以后,戏剧演出就成了抗战宣传的主要工具之一。

▲1942年6月,中华剧艺社排演的话剧《屈原》在北碚公演。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北碚本地的剧社有22个,他们不仅在北碚活动,也巡回演出于附近各地区和重庆城,取得了一定效果。

同时,由于北碚的戏剧发展得到了嘉陵江三峡实验区署的大力支持,大后方的专业剧团也时常来到北碚巡演,活动频繁。当时北碚戏剧活动气氛之浓,正如《新民晚报》载文所说:“自中华剧艺社、青年剧社、中实剧团等相继在碚公演,话剧风气大盛,到处可见各剧台词乘风飞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是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也是除武则天之...
原创 王... 今天我们将详细讨论王明的后代,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背景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王明为中国的解放事...
原创 三...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姜维就像是一颗璀璨而又悲壮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震撼人心的轨迹。...
原创 南... 从成吉思汗时代起,蒙古铁骑便驰骋沙场,几乎无敌于世,他们像狂风暴雨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在这个过程中,许...
原创 三...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个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将领。除了近身作战的勇士之外,远程射手在战场上也扮演...
原创 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关于明清时期没有丞相一职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明朝初期的十二年...
原创 一... 诸葛亮的《隆中对》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背的一段话: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
原创 刘...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嫡子和长子通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如果皇后没有儿子,那么皇长子便是...
原创 朱...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回顾自己从一个普通百姓,通过数十年的奋斗,最终成为...
原创 如... 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关羽北伐襄樊之前,荆州的归属情况。 东汉时期,荆州下辖南阳、南郡、江夏、...
原创 多... 在清朝的历史中,多尔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去世,而他的儿子,后来的顺治...
首届边疆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云... 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16日电 (陈静)11月14日至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大家都不陌生。这项变法让长期被东方六国欺负的秦国迅速崛起,成为强大的秦朝,并最终完成了统一...
原创 夷... 在夷陵之战之后,刘备领导的蜀汉军队经历了从胜利到败退的剧烈变化,原本积累的强大军事实力瞬间化为乌有。...
原创 日... 日本为什么敢跟中国叫板?他是真想跟中国决一高下吗?其实你们都想错了,其实日本的真实意图不再跟中国比高...
原创 肯... 员冠绝全球,也有面积广大的野生动物园。肯尼亚与我国也有渊源,时间可追溯到明朝。 【肯尼亚】 肯尼亚...
原创 咸... 在人们的印象中,慈禧太后常被认为是一个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人物。凡是触动她权力的人,几乎都会遭遇不好...
原创 韩... 公元前196年的秋天,寒风凛冽,空气中透着一股刺骨的凉意。35岁的韩信,曾经被誉为兵仙的伟大将领,竟...
原创 卫... 西汉历史延续到汉宣帝时期时,刘询已经成为了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依托先祖打下的坚实基础,刘询的统治相对稳...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他为何特别宠爱大儿子朱标呢?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家里最宠爱的小儿子或大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