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唯一被开除的黄埔生,后来成为我党高级将领,是老蒋一生之敌
迪丽瓦拉
2025-09-26 07:04:23
0

黄埔军校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之后的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力量。然而,在这所备受瞩目的军校中,却有一位学员因与蒋介石的关系发生激烈冲突,最终被开除,而这个人不仅是黄埔一期的学生,甚至被开除后还成为了蒋介石的最大心腹敌人。那么,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谈到黄埔军校的历史,就无法不提蒋介石。作为校长,蒋介石不仅在学校中尽职尽责,还特别注重黄埔一期学员的培养,他希望将这些年轻学员打造成为未来的军事骨干。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宣侠父通过层层选拔,成功成为了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年少的宣侠父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满腔热血地进入了黄埔军校。他不仅成绩优异,在为人处世上也十分讨喜,凭借幽默的个性和真诚的态度,迅速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甚至在选举学生代表时,他的名字屡次出现在票单上,由此可见他在学员中的人气。

然而,蒋介石在认识到宣侠父的才华和潜力时,特别注意到这位来自自己家乡的学员,似乎想要把他招募进自己的阵营。蒋介石的目标明确,就是通过黄埔军校掌握更多的军事权力,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提供保障。但是,宣侠父在留学日本期间,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本不可能接受蒋介石的招揽,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政治立场和理想。

那么,为什么蒋介石会把这个自己一直想要的人才开除呢?这件事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黄埔军校成立后的一段历史。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孙中山根据苏联顾问的建议,决定在军校内建立一个国民党党支部。这个党支部的设立,意在掌控学校的事务,并为未来的政治局势打下基础。而蒋介石成为了这个党支部的一员,但问题在于,除了蒋介石,其他四名成员都与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蒋介石深知这一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学校不被其他势力左右,蒋介石决定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他通过自己的权力,以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直接任命了学生队长,并规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必须每周向自己汇报情况。此举虽然是为了集中权力,但却引起了广泛的不满。许多学员对这种不经过民主选举就直接任命的做法感到不满,但碍于蒋介石的权威,没有人敢公开反对。然而,宣侠父作为一个坚持原则的人,显然无法接受这种不公正的行为,他写了一份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蒋介石的做法违背了黄埔军校的核心精神,要求撤回命令。

这封报告无疑引爆了蒋介石的怒火,作为校长,蒋介石不容任何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他将宣侠父召入办公室,提出如果他收回报告,自己将不追究此事。然而,宣侠父毫不退缩,回应道:“校长,我对自己的任命没有意见,但我认为这是独裁的做法。我有权提出异议,您可以不接受,但我也有发声的权利!”这番话让蒋介石无法容忍,最终决定将宣侠父关进禁闭室三天。三天后,蒋介石再次试图让宣侠父认错,但得到的依旧是拒绝。愤怒至极的蒋介石最终做出了开除宣侠父的决定,而他成为了黄埔军校历史上第一个被开除的学员。

被开除后,宣侠父并没有气馁,相反,他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和李大钊同志一同前往张家口的冯玉祥部队,积极从事宣传和政治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宣侠父凭借着自己充沛的热情,成功感染了军队中的许多人,开始推广马克思主义思想,也逐步赢得了冯玉祥和其他上层领导的信任与支持。

同年8月,宣侠父跟随冯玉祥的第二师师长刘郁芬一同前往甘肃,并成功成立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不久后,他又担任了国民军第三路军政治处处长,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辗转于西安、潼关等地,始终致力于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宣侠父始终不忘自己的革命信仰,直到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宣侠父被列为通缉目标,但他仍未停止自己的斗争。在1932年,他积极联络各方抗日力量,为党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情报,并以确凿的证据揭露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虚伪国策,彻底戳穿了国民党的政治骗局。这一切使得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

1935年,宣侠父被任命为第十八集团的高级参议,成为党内重要的抗日力量。蒋介石为了除掉这个心头大患,命令国民党特务暗中监视,并准备暗杀他。最终,宣侠父在一次外出办事后失踪,再也没有消息传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的副处长佟荣功才承认,是他们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秘密暗杀了宣侠父。宣侠父年仅39岁,英年早逝,革命事业也因此失去了一位宝贵的战士。

这一切的背后,蒋介石的愤怒和权力斗争再次展示了历史的残酷。宣侠父,作为一个坚定理想的革命者,他的牺牲提醒我们,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应当学习他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奋斗。

参考资料:

兰州党史网:人物传记——宣侠父

宣侠父在甘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老覃在昨天的“覃仕勇说史”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标题为《1964年,刘少奇在台上看着周恩来...
原创 上... 唐朝的风雨与宦官的救赎:杨复光的历史逆转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帝国,曾经是无数人称...
原创 杨... 《——·前言·——》 杨坚,这位为隋朝的崛起立下赫赫战功的帝王,曾经亲手在历史的舞台上血洗北周的宇...
原创 让... 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据过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契丹的踪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出...
原创 历... 当人们提及盛唐气象,目光多聚焦于长安的恢宏与丝绸之路上驼铃的悠扬。然而在东北亚的辽阔土地上,另一个强...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展在奇... 昌吉日报讯(通讯员 安涛 李逸凡 何佳齐)连日来,由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福州市博物馆共同...
原创 雅... 历史上,四大古文明国家的名称常常被提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中国。这些名字已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
原创 康... 康熙帝,清朝的圣祖,这个庙号一提起,总让许多人产生疑问,认为“圣祖”这个称号似乎有些过于夸张。许多人...
原创 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对国内政治局势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力图整顿各方军阀势力。滇系的龙云,新疆的盛世...
原创 《...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选集》首次出版后,不仅在中国国内掀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
原创 我... 1949年8月25日,清晨的兰州,天空被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紧接着百炮齐鸣,震耳欲聋,解放军从东西南...
原创 张... 三国时期,提到作战勇猛且毫不畏惧的猛将,张飞无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他手持丈八蛇矛,冲杀敌阵,几乎...
原创 孔... 关于明末清初的历史话题,互联网上有太多情绪文,清一色的都是一些没营养的内容。其实我觉得历史的意义在于...
(抗战胜利80周年)追寻归侨抗... 李林,原名李秀若,是一位从福建漳州走出的归侨抗日民族女英雄,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贞德”。1940...
从战歌到国歌,这堂“大师课”带... 在聂耳逝世90周年之际,国歌展示馆于近日举办“为国而歌”大师课第六讲 《起来,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
原创 杨...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了“三八线”,开始对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军发起全面进攻,朝鲜战争...
原创 湖... 在历史的书页中,秦始皇一直被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暴君,他统一六国后的种种行为,常常与“残忍”两字挂钩...
原创 九... 周恩来与毛主席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谓是一对黄金搭档,二人之间的合作相辅相成,意义深远。作为毛主席的得力...
原创 他... 曾秉正,作为大明朝少数几位廉洁无私的清官之一,一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地为百姓谋福利。他行事一丝不苟,...
原创 享... 秦桧完全没有预料到,临终时,最亲密的上司赵构竟然狠狠地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公元115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