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俄统治时期,大量的中国领土被侵占,直至今日,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影响着中俄关系。沙俄直接占领了清朝领土中的15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外东北100万平方公里和外西北51万平方公里。此外,沙俄还间接侵占了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图瓦共和国,以及部分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
从1858年开始,沙俄通过一系列侵略和不平等条约,从清朝夺取了至少3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蒙古国成为独立国家,图瓦则被迫加入俄国,外西北地区的51万平方公里划归苏联,分给了中亚三国,这些国家对这块土地并无任何侵略之意,只是被动接受。然而,外东北这一地区却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始终牢牢掌握在俄国手中。那么,为什么外东北成为俄国一块不可割舍的领土呢?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重创,差点丧命。为了恢复国力,沙俄转向东方,把矛头指向了清朝。当时,清朝政权正处于衰退期,国内战乱不断,尤其是英法联军在北方的入侵与太平军的南方攻势,使得国家岌岌可危。沙俄见此机会,开始策划侵略中国的领土。
1858年,沙俄通过总督穆拉维约夫强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强行夺取了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一事件标志着中俄关系的恶化,双方原本以外兴安岭为界,局势相对平和,但从黑龙江成为界河后,许多问题接踵而至。
1900年,在庚子俄难期间,沙俄不仅屠杀了数万中国原住民,还派遣17万兵力入侵东北,霸占了这片土地长达五年。期间,东北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数座城市被摧毁,造成了惨重的损失。1929年,苏联与中国发生冲突,导致东北军损失惨重,黑瞎子岛也被丧失。
到了1969年,苏联直接越过黑龙江,派兵占领珍宝岛,爆发了中苏边境冲突,双方关系急剧恶化。这一系列的冲突,都与外东北的归属问题密切相关。由于中俄两国都是大国,军事实力强大,民族自尊心也高,这一问题几乎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以外兴安岭为界时,双方还可以避免一些摩擦,但黑龙江的界限太过显眼,无法遮掩两国之间的深层矛盾。
此外,沙俄和苏联的扩张并不仅限于这一条界线。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利用清朝的弱势,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不费一兵一卒,便夺取了包括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等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地是沙俄最想要的,因为吉林的海岸线完全位于这片土地内,俄国彻底夺走了这片战略要地,将海参崴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寓意“征服东方”。
到了1917年,沙俄倒台,苏俄取而代之。苏俄面临国内极大的混乱,和白卫军及协约国发生激烈冲突。尽管在此背景下,苏俄曾发表过加拉罕宣言,承诺归还沙俄时期从中国抢夺的领土,特别是外东北这块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随着局势的变化,苏俄和后来继承其政权的苏联,却再也没有提及归还土地的事宜。
事实上,苏俄和苏联已经完全掌控了外东北地区,并且有战略上的考虑。海参崴作为俄国在东方的重要门户,是监视远东局势的关键战略点。这样一块重要的领土,俄国怎可能轻易放手。苏联更是通过军事驻扎和大量移民,使得外东北地区成为了俄国的“铁打之地”,任何外力都无法撼动。
对于中国来说,在1949年之前的战乱中,根本没有精力去追讨这些领土。苏联趁机巩固了其对外东北的控制,而在国内问题逐步解决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领土,外东北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变得越来越难以追回。
这段历史让人不禁想起今天的藏南地区,那里同样存在中印两国的领土争议。藏南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藏民族的发源地,但在清朝末期,英属印度便开始侵占这片土地。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的领土后,便开始对藏南地区心生觊觎,尤其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所有英属印度的领土,包括藏南地区。
1950年代,印度便开始向藏南地区扩张,并逐渐占领了门隅、珞瑜等地。1962年,双方爆发了边境战争。尽管中国击败了印度,但藏南地区依然没有完全归还。印度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仿效苏联在外东北的做法,继续在藏南地区移民,并在此驻军。如今,印度已经向藏南地区移入了大量人口,并驻扎了10万兵力。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外东北的领土,这一做法也让印度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如果俄国可以继承沙俄时期的侵占土地,为什么印度就不能继承英属印度时期的占领地呢?因此,藏南争议的持续,也正是受到了这段历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