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辩经:中国的穷人好得多,美国的穷人不如移民非洲
迪丽瓦拉
2025-09-26 21:04:17
0

这篇文章来源于一位曾经在中国长期居住,然后回到美国短暂旅行几周的美国人,他的评论者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人,他们对两国的评价会更公正,我们来看看他主要提及的内容有哪些:

过去几周我一直在美国,我很享受在美国的旅行。我的美国同胞大多都是好人。采访普通美国人,了解他们的梦想、习惯和恐惧,就像我采访中国人一样,这真是一件乐事。

从开场白而言这是一个根本不关心政治的人,所以他的评价会更接近大多数老百姓一些,我们来看看他关注到的几个主要问题:

问题1:你有钱你能住最好的房子,没钱只能住垃圾堆里

注意,这个垃圾堆不是形容词:

我简直不敢相信物价涨得这么贵。餐馆、杂货店和住房--我去过的很多房子都乱七八糟。恶心、臭气熏天、摇摇欲坠。而且价格不菲。

在美国,小费几乎比在上海一家高档餐厅吃一顿饭还贵。为了省钱,我一直在全食超市和其他杂货店吃饭。

美国的小费文化确实失控得很厉害,并且被全世界吐槽。

比如殡仪馆买鲜花要收小费:

227%比例的小费

问题2:任何维修都太贵了没有人愿意为维修房子花钱

给房子加个电源插座,要500美元;

刷个房间要3000美元;

找水管工之类的东西可能要花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

我们Airbnb的微波炉坏了,因为缺一个小零件,房东派了两次维修工上门,花了两周时间,花了300美元才修好。

我记得我在上海的微波炉花了50美元。

另一方面,移民政策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但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却两极分化严重。他们要么希望更多移民,要么憎恨移民。双方的愤怒显而易见。

移民问题在美国确实说不清,因为已经政治化了,说两党都只宣传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并且我之前也说过,其实两党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民主党靠非法移民,共和党靠童工。谁也不比谁好多少。

问题3:兼职已经变成常态,很少有人一份工作能支撑自己的消费

大学毕业生和白领专业人士为了糊口而做兼职,比如代客泊车员、餐厅服务员或优步司机。一份工作已经不够了。教育不再意味着你走上了致富之路。只意味着更多学贷。

我遇到了一个选择他的工作的人,因为他在市中心的工作中可以免费停车。他说,停车是如此昂贵,以至于选择了这份工作,因为他可以在休假的天数免费停车

也就是说,之前中美对账的时候,确实大多数美国人是诚实的,不是所谓底层才需要打几份工,而是打几份工变成常态,事实上兼职数量狂增也是支撑美国非农就业一直增加的真相。

问题4:政府信任极低更多人选择不看新闻

其实这个观点我不止一次看见美国人说过,一个是美国博主七七,他的原话是,如果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到美国生活,我一定不看任何新闻,不关心任何政治,就找个地方生活就行。

和中国人喜欢健政完全不一样,小到民生、大到国策大多数人总是喜欢说两句,特别在年龄渐长之后。

问题5:犯罪和安全问题

作者说,在美国,每次有人建议他做某事--比如买房、散步--他们总是会说“安全放心”,或者“那地方不安全,走另一边边去”。

但他住在中国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人身安全。

在美国,总是担心安全问题真是太可怕了。无家可归者和吸毒无处不在。美国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这问题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为什么在美国生活成本更高,因为他们为了公共服务,要付出的成本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价。

这也是中国普通收入者,不能理解美国普通收入者居然担心卖不起杂货的根源。

在中国,只要我们不非要挤在一线城市CBD,追求所谓商务中心的高级消费和世界名牌,其实生活都不算太贵。

问题六:医疗问题 无疑美国有全世界最贵的医疗

作者担心自己得了链球菌性咽喉炎,所以想去看医生。但他没去看,因为他先看了医生的费用--即使是CVS的迷你诊所也贵得惊人。他怀念在中国,在那里他总能很快又便宜地看病。

最后作者强调:他不是美国专家,也不是共产主义者,他是资本主义者,他只是在旅行中习惯性地采访了一些在美国生活的人。

最后他的结论是:

他在中国感受过中国的共同繁荣是如此引人注目。

现在,中国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比美国同龄人要好,以前并非如此。

通货膨胀摧毁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质量。我真不敢相信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

接着我们来看看其他人的评论:

网友一:

和你一样,我下个月也要回美国了,这是六年来我第一次回美国。租车和酒店的价格已经让我震惊了。

我曾居住多年的纽约,如今餐馆的花费相当于我在上海每月的餐饮支出。

和你一样,我也面临着犯罪问题。我母亲出生的那个街区已经不再安全了。我和哥哥聊天时,他说最好别去那里,尽管那里有几家不错的民族风味小吃店。

我期待着见到老朋友和家人,但在上海待了近16年后,每次访问纽约,纽约大都会区的衰落都变得越来越令人震惊。

住在那里的兄弟都觉得这很正常,他们默默地接受了现实,这让我感到难过。

网友二:

在中国生活改变了我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成本、医疗费用、交通费用、汽车费用和住房费用都比美国便宜得多。在这里,我可以享受充满活力、充实的生活,而这些是我在国内永远无法享受到的。“美国梦”似乎已经破灭了。

网友三:

我认为你是对的。

在美国,如果你的收入处于前5%,你就能过上好日子。

但对于底层50%的人来说,最好移居非洲。

神回复:非洲已来到美国

网友四:

美国人只需要多出国走走,就能体会到衰败有多严重。真尴尬。

当然这都是一家之言,也只是偶尔看到的一篇文章,并不意味着世界全部的真相都在这里,但世界不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和一点一滴的观点构成的吗?

用我的话来说,这也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

关注、点赞、转发、在看都是爱,小疯在这里先谢过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年轻时,我们总是充满了激情与憧憬,对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波澜壮阔的时代充满了幻想。回望秦末楚汉相争时,...
原创 赵... 都说赵云是刘备的铁杆粉丝,其实这哥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你想啊,赵云最早跟着公孙瓒混,可没几...
原创 陈... 1949年下半年,随着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0月,厦门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解放。在这个重...
原创 报... 提到黄埔军校,几乎无人不知。这里培养出大批名将,尤其是中将和上将琳琅满目。然而,少有人意识到,在黄埔...
原创 释... 前段时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事情,引起无数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有的网友感到吃惊,有的网友则并...
秦始皇陵为何不敢挖?中德两国曾... 声明:本文内容参考了多方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秦...
原创 她... 李佩被誉为“中国最美女人”,她的美丽不仅仅源于她的容貌,更在于她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她的丈夫郭永怀...
原创 得... 1949年11月6日,熊向晖准时到达了中南海的勤政殿,参加周总理主持的宴会。然而,由于他和司机不熟悉...
原创 在... 1722年12月20日,在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皇帝去世了。自1661年...
原创 美... 说起冷战时期的美苏较量,许多人都知道,最终是美国笑到了最后。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家,曾凭借强大的军事实...
原创 美... 美国的“最大软肋”终于浮出水面,这句话精准一针见血! 这篇文章最初在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家族瑰宝: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币当... 在云南的青山绿水间,祝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的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这枚历经岁月流转的钱...
原创 独... 从中国怀抱走出去的国家与历史悲欢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从中国的怀抱中走出,形成现在的独立国家,比如蒙...
原创 万... “凤阳那里的农民有讨饭的习惯。” “讨饭?你听说过这个吗?还会有这种习惯吗?说这种话的人,到底站在哪...
原创 中... 1985年,中阿两国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复杂微妙的变化期。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的搬迁事件,恰如其分地反...
原创 姚... 《——·前言·——》 姚崇与张说,唐朝两位重要的宰相,曾是朝堂上并肩作战的同盟,却因一次公开冲突而...
原创 李... 在近现代历史中,李鸿章的名字常常与争议紧密相连,毫无疑问,他位列其间。这位晚清的重臣,其存在和所作所...
传承家族荣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在安徽那片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土地上,徽派建筑的黛瓦白墙与悠悠古韵交织成诗。余先生于家中静谧的书房内,珍...
原创 《... 《甄嬛传》最后大封六宫时,甄嬛明明手握实权,却没让自己独揽后宫大权,反而推端妃出来坐了头把交椅。这看...
原创 他... 清朝的建立,历来为人熟知。那时,清朝的统治者来自满洲,最初他们并未直接入主中原,而是在东北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