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在临终之际,感到内心的不安,他紧急召回正身处遥远辽东的司马懿,亲自将曹芳托付给他。当面对曹芳时,他郑重地说道:“你要看清楚了,就是他,司马懿,不要弄错。”此时的魏明帝眉头紧锁,眼中流露出不舍与信任,仿佛在交付最后的希望。
接着,他对司马懿表达了深切的嘱托:“曹芳就依靠你了。”司马懿见状,急忙上前,语气坚定地回应道:“陛下放心,先帝不是也将陛下托付给我了吗?”魏明帝听后,露出了放心的神情,缓和地说:“你愿意辅助他就好了。”随后,曹芳心中感激,紧紧抱住司马懿的脖子,那一幕宛如父亲将幼子托付给忠臣,场面温情感人,使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情不自禁,泪水夺眶而出。就在这样的感动中,魏明帝于当晚撒手人寰,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魏明帝去世后,司马懿与曹爽合作管理朝政,轮流处理一切国事。司马懿以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顾命大臣,而这一切都源自他坚定的奋斗精神。魏国自曹操时代实施的“屯田制”在初时仅为民屯,但在司马懿的倡议下,逐渐发展成“且耕且守”的军屯,得到了曹操的采纳,从此为国家的农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在曹魏政权的地位飞速上升,而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获取中原,频频出征,六出祁山,企图一举拿下魏国。然而,司马懿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屡次与诸葛亮在战场上周旋,最终逼得这位伟大的谋士因过度操劳,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最终,蜀汉在失去诸葛亮后,再也无力东山再起,失去了对中原的渴望与能力。
司马懿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为曹魏建立了赫赫战功,受到两代皇帝曹丕和曹叡的高度重视,成为他们的顾命大臣。然而,与他共同辅佐幼主的曹爽,虽是皇族子弟,却在年龄、辈分与官位上都逊色于司马懿,因而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嫉妒,时时刻刻想着要除掉这个强敌。
谋士何晏则暗中策划,提出了一个计策:“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太傅不仅地位尊贵,而且是皇帝的老师,可谓闲职。届时,尚书奏事时,先由博士来决定,这样就不至于受制于司马懿,让权力得到更好的掌控。”这个计策看似简单,却在权力的游戏中埋下了更多的隐患与波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