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最后岁月:从春秋霸主到深宫饿殍的悲剧启示
迪丽瓦拉
2025-09-28 11:34:20
0

公元前 643 年的深秋,临淄城的齐桓公宫殿里弥漫着诡异的寂静。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姜小白,此刻正被囚禁在高墙之内,听着墙外竖刁、易牙等人的欢笑声,在饥饿与绝望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史记・齐太公世家》用 “身死不葬,虫流出户” 八个字,记载了这位春秋首霸的凄惨结局。从葵丘会盟时 “天子致胙” 的巅峰,到病榻上 “诸子争立,兵戈相向” 的绝境,齐桓公的最后三年,恰似一面铜镜,照见了权力巅峰者的人性弱点与政治博弈的残酷逻辑。

齐桓公的晚年悲剧,早在管仲去世前便埋下伏笔。公元前 645 年,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问以身后事:“群臣谁可相者?” 管仲答曰:“知臣莫如君。” 当齐桓公提及易牙、竖刁、开方三人时,管仲的警示字字如刀:“易牙烹其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竖刁自宫以近君,非人情,难亲;开方背亲以事君,非人情,难信。”(《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番对话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识人谏言。管仲看穿的,正是这三人 “不近人情” 背后的权力野心。易牙为讨好齐桓公,竟将自己四岁的儿子烹成肉羹;竖刁为入宫侍奉,亲手阉割自己;开方为依附齐国,放弃卫国公子之位,十五年不返故国。齐桓公却沉迷于他们 “爱君胜过爱亲” 的表象,认为这是忠诚的极致。管仲临终前反复叮嘱:“去此三子,无近之!” 但这位曾听从管仲 “尊王攘夷” 之策的霸主,此刻却犯了致命的自负 —— 他表面应允,实则并未驱逐三人。

《左传・僖公十七年》记载,管仲死后仅一年,齐桓公便重新起用竖刁等三人,让他们执掌宫廷宿卫与膳食要务。曾经辅佐齐桓公称霸的鲍叔牙极力劝谏,却因忧愤成疾而死。齐国的权力核心,悄然被一群 “非人情” 的宠臣侵蚀,为日后的宫廷政变埋下祸根。

齐桓公晚年的另一个致命失误,是未能妥善解决储位问题。他一生宠幸的姬妾多达六人,生下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五位公子,且 “皆有宠”(《史记・齐太公世家》)。早年齐桓公曾与管仲约定,立公子昭为太子,并托付给宋襄公照拂。但晚年在宠妃长卫姬与易牙的游说下,他又许诺立公子无亏为储,导致 “五公子皆求立” 的局面。

公元前 643 年,齐桓公病重卧床,失去了对朝政的掌控。早已觊觎权力的竖刁、易牙率先发难,以 “君有疾,不可见人” 为名,率宫卫封锁宫门,筑起高墙,禁止任何人出入。《韩非子・十过》记载其惨状:“桓公渴饮,竖刁、易牙不通;饥食,竖刁、易牙不进。” 曾经 “九合诸侯” 的霸主,此刻沦为深宫囚徒。

更残酷的是,五位公子为争夺继承权,在宫外展开了血腥厮杀。公子无亏在竖刁、易牙支持下占据东宫,公子昭逃往宋国求援,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则各自率私兵盘踞都城各处。《左传・僖公十七年》描绘当时的临淄城:“公宫之难,死者数百人,飞矢集于公屋。” 而病榻上的齐桓公,只能在高墙内听着儿子们的厮杀声,在悔恨与绝望中走向死亡。

齐桓公死后,这场权力闹剧并未结束。竖刁、易牙拥立的公子无亏虽暂时掌控宫廷,却因弑杀大臣引发朝野不满。宋国国君宋襄公遵照齐桓公与管仲的嘱托,率诸侯联军伐齐,护送公子昭归国。《史记》记载,齐人 “恐,杀无亏”,欲立公子昭为君,但其余三公子 “率其党与攻昭”,齐国陷入全面内乱。

这场混乱持续了整整六十七天。直到公子昭在宋军支持下击败对手,成为齐孝公,才想起为父亲收殓。此时的齐桓公尸体早已腐烂,《史记》的记载触目惊心:“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曾经接受周天子赏赐 “文武胙” 的霸主,最终连入土为安的基本尊严都无法获得。这种从巅峰到谷底的坠落,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堪称罕见。

齐桓公的悲剧,本质上是权力失控后的必然。他早年能成就霸业,在于善用管仲、鲍叔牙等贤臣,恪守 “尊王攘夷” 的政治底线;而晚年的失败,则源于对宠臣的纵容、对储位的优柔寡断,以及对 “人情常理” 的背离。正如《管子・形势解》所言:“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当齐桓公失去对权力的清醒认知,听任 “非人情” 者左右朝政时,其结局早已注定。

齐桓公的最后岁月,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历史思考。司马迁在《史记》中感慨:“桓公之盛,修善政,任管仲,则霸;及晚年,近小人,废太子,则乱。” 这种 “前明后暗” 的转变,在中国历史上不断重演 —— 秦二世信赵高而亡秦,唐玄宗宠安禄山而乱唐,皆与此有惊人的相似。

从更深层看,齐桓公的悲剧揭示了权力运行的三大铁律:其一,识人不明是君主最大的失德,正如《孔子家语》所言 “夫取人之道,观其言行,犹未能知,必察其所以然”;其二,储位不定是国家最大的隐患,《左传》强调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储君乃 “国之根本”;其三,违背人情的忠诚必藏奸伪,苏洵在《辨奸论》中延续管仲的观点:“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三国时期一直深受历史爱好者的喜爱,无论是关羽的忠诚义气,还是张飞的勇猛无敌,抑或是赵云的英勇果敢,他...
原创 老... 一组1921年老北京的街景图片,构成了民国十年的京城市井。 杂耍卖艺的总是那么出力,博众人眼球,也为...
原创 如...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以水淹七军的战术大败曹军,震慑了整个华夏。...
原创 为... 其实我一直觉得,历史不该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而应该综合其他学科一起学习,才能真正读明白历史。反倒是专门...
张锦鹏:历史的遗忘与国家观念的... 摘要:本文对泰国北部美良河村拉祜族的田野调查看到一个现象:泰国北部的拉祜族迁徙历史并不长,但对自己曾...
原创 洛... 引言 巴山和汉水的地理背景,本是刘备起家之地,而诸葛亮的才华也因此得以流传千古。若提到关羽,他的雄姿...
原创 刘... 公元前188年,年仅24岁的汉惠帝刘盈去世。此时,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刘盈的母亲——吕后。刘盈的死意味着...
原创 自... 哈啰大家,我是小格!研究国际史这么久,真没见过像日本陆海军那样的内斗,简直是坑死自己人:藏情报害死战...
50年,末代王爷载涛街头摆摊,... 1945年8月15日的夜里,北平北新桥一条偏僻胡同忽然喧闹起来。叫卖声混着收音机里天皇“终战诏书”的...
原创 道... 道光皇帝选择咸丰(奕詝)继承大位,而没有选择恭亲王(奕訢),这一决定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
原创 刘... 刘封原本是罗侯寇氏的后代。由于刘备没有自己的子嗣,他看中了刘封的才干和为人,尤其是刘封关心百姓、品德...
天池之怒:塑造东北亚历史的千年... 公元946年,沉睡数千年的天池火山突然苏醒,迸发出被称为“千年大喷发”的惊天浩劫。 这场喷发不仅是两...
李公明︱一周书记:从镜像中阅读... 《剑桥俄国史(第三卷,20世纪)》,[美]罗纳德·格里戈尔·苏尼 主编,杨成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
原创 蒋... 很多文章提到蒋介石曾毕业或在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就读,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最多可以算是部分...
原创 黄...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之间的世系关系是怎样的呢?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原创 秦... 公元前522年,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实施了行省制度...
原创 妲... 曾经有一次,我在某平台评论时提醒一位小编,妲己不姓苏,姓‘己’。没想到这条评论引来了网友们的群嘲,没...
原创 中... 战争,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对社会深刻的影响,但它往往也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如果没有战争,人类的...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经历了从一个孤儿乞丐到一代君主的传奇蜕变。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他个人的果敢决断...
原创 毛... 1937年,在西安事变后期的善后过程中,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遭到少壮派的刺杀,消息一经传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