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通衢南北的运河,使隋炀帝背负骂名,大运河真是他的原罪吗?
迪丽瓦拉
2024-11-21 05:50:46
0

原标题:一条通衢南北的运河,使隋炀帝背负骂名,大运河真是他的原罪吗?

唐人所编的《隋书》,对隋炀帝有如此评价:“炀帝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这里的“土木之功”,也包括着那条泽被后世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世界上水道最长的人工河道。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境内),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流经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长江、淮河与钱塘江五大水系。其中,大运河的邗沟和山阳渎,分别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公元587年,是吴王夫差和隋文帝,为了军事目的而修建的。

隋炀帝下令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西自今天洛阳西郊,将谷、洛二水引入黄河;东在荥阳东北,引入黄河。公元608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永济渠,将黄河的支流沁水引入到今天的卫河,并沟通永定河和北京相连。

公元610年开凿的江南河,经无锡、苏州、嘉兴,到达杭州。

至此,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组成的大运河全部竣工。

虽然这条运河在此后成了重要的交通纽带,经济命脉,但隋炀帝却为些付出了沉重代价。

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曾写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为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弄得人亡政息,国破身灭,他为何还要开凿这样一条运河呢?

唐代诗人秦韬玉在《隋堤》一诗中,认为隋炀帝是为了满足自己畅游江都的欲望;而另一部唐代作品《开河记》则认为,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为了厌胜。

其实,隋炀帝虽然以“暴虐”著称,但他的政治素养与能力还是很高的。他登基之初,便想大展宏图,与秦皇、汉武一争高下。他下令开凿大运河,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开凿运河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古代经济中心,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先秦,两汉。然而,北方地区在经历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十六国时代,长达四百余年的战乱之后,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尽管先后有曹魏、西晋、前秦、北魏、隋王朝采取种种措施,极力恢复北方经济,但自秦汉以来的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隋王朝将国都建在“进可攻、退可守”的关中地区,是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虑,而不是经济的自选。尤其是随着大量人口的涌现,关中经济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特别是遇到饥荒之年,隋文帝不得不率领皇室子弟、文武百官跑到洛阳去就食。

反观南方地区的经济,在过去四百多年的期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掌握着熟练农业技能的农民南下,加上南方特有的、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南方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既然隋王朝将国都定在北方,那么如何将南方丰富的物产(粮食)转移至北方,以弥补北方生产力不足产生的物资短缺问题,就变成迫在眉睫之事。

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相比于陆运,水运是最为廉价的,也是最方便的。只有开辟一条新的水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物资短缺问题。

开凿运河是隋朝巩固统治的必然。

隋朝统一之前,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南北对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和社会风俗,南北彼此的认同感较低,北方的世家大族,特别是关陇贵族,瞧不起南方的士人,而南方的世族文人,也看不上粗犷的北方贵族。而且,南方的这些世族,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常大,隋朝政府实行的中央派遣地方官的做法,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因此双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前南陈故地,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初,就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后来,零星的反叛还是不少。

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将其更快地纳入到中央体系中来,开辟一条能够直通南北的运输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在隋朝的北方,一直都有突厥、吐谷浑的威胁,为了防备他们的侵袭,隋朝在边境上长期派兵驻守。尽管隋朝也采取了军队屯田的方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十余万军人的军粮问题,还常常需要中原,甚至是南方的粮食来接济。而大运河中的永济渠一段,就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开凿的。

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水道之一。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其功绩是伟大的。它本来可以成为加强隋王朝统治的有力工具,但隋炀帝急于求成,滥用民力,使得人民无法负担,加之隋炀帝又北征突厥,三征高丽,不断地四方巡视,造成连续不断地沉重负担,全部集中在一起落在百姓头上。由此引发天下大乱,催生了燃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

许多时候,帝王的举措一定会对王朝的兴衰造成影响,用得对,用得好,将兴盛一个王朝;用得错,用得急,则会迅速毁灭一个王朝。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事情,急不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实力如...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编辑 在《封神演义》中,分为武王伐纣和封神大业两...
原创 赵... 三国时期一直深受历史爱好者的喜爱,无论是关羽的忠诚义气,还是张飞的勇猛无敌,抑或是赵云的英勇果敢,他...
原创 老... 一组1921年老北京的街景图片,构成了民国十年的京城市井。 杂耍卖艺的总是那么出力,博众人眼球,也为...
原创 如...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以水淹七军的战术大败曹军,震慑了整个华夏。...
原创 为... 其实我一直觉得,历史不该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而应该综合其他学科一起学习,才能真正读明白历史。反倒是专门...
张锦鹏:历史的遗忘与国家观念的... 摘要:本文对泰国北部美良河村拉祜族的田野调查看到一个现象:泰国北部的拉祜族迁徙历史并不长,但对自己曾...
原创 洛... 引言 巴山和汉水的地理背景,本是刘备起家之地,而诸葛亮的才华也因此得以流传千古。若提到关羽,他的雄姿...
原创 刘... 公元前188年,年仅24岁的汉惠帝刘盈去世。此时,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刘盈的母亲——吕后。刘盈的死意味着...
原创 自... 哈啰大家,我是小格!研究国际史这么久,真没见过像日本陆海军那样的内斗,简直是坑死自己人:藏情报害死战...
50年,末代王爷载涛街头摆摊,... 1945年8月15日的夜里,北平北新桥一条偏僻胡同忽然喧闹起来。叫卖声混着收音机里天皇“终战诏书”的...
原创 道... 道光皇帝选择咸丰(奕詝)继承大位,而没有选择恭亲王(奕訢),这一决定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
原创 刘... 刘封原本是罗侯寇氏的后代。由于刘备没有自己的子嗣,他看中了刘封的才干和为人,尤其是刘封关心百姓、品德...
天池之怒:塑造东北亚历史的千年... 公元946年,沉睡数千年的天池火山突然苏醒,迸发出被称为“千年大喷发”的惊天浩劫。 这场喷发不仅是两...
李公明︱一周书记:从镜像中阅读... 《剑桥俄国史(第三卷,20世纪)》,[美]罗纳德·格里戈尔·苏尼 主编,杨成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
原创 蒋... 很多文章提到蒋介石曾毕业或在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就读,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最多可以算是部分...
原创 黄...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之间的世系关系是怎样的呢?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原创 秦... 公元前522年,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实施了行省制度...
原创 妲... 曾经有一次,我在某平台评论时提醒一位小编,妲己不姓苏,姓‘己’。没想到这条评论引来了网友们的群嘲,没...
原创 中... 战争,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对社会深刻的影响,但它往往也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如果没有战争,人类的...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经历了从一个孤儿乞丐到一代君主的传奇蜕变。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他个人的果敢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