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齐观 | 粮食
迪丽瓦拉
2025-10-16 15:32:54
0

文 | 田东江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自1981年起设立这一节日,旨在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俗语道得分明。

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总称。不过,在古人眼里,二者还是两个独立的名词,粮是粮,食是食。《周礼·地官·廪人》载:“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郑玄注曰:“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说文·米部》云:“粮,谷也;糒,干饭也。”《释名·释饮食》云:“干饭,饭而暴干之也。”综合起来看就不难明了:行旅、打仗带的干饭叫粮,居家所吃的饭叫食。《诗·大雅·公刘》有“乃裹餱粮,于橐于囊”句,即是说周人先祖公刘带上干粮、放进口袋,带领周民由邰迁豳。《孟子·梁惠王下》云:“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长途跋涉之前,准备好干粮是必要的前提。

民以食为天。纵观历代有影响的起义军,口号、作为不一,隋末的便以开仓放粮而闻名。《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十三年(617)二月,“李密、翟让等陷兴洛仓”;四月,“李密陷回洛东仓”。九月,“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叛归李密,与贼帅李文相攻陷黎阳仓”。《旧唐书·太宗纪》载,李世民则是“取永丰仓以赈穷乏”。隋朝兴建了大量粮仓。《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乃“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等;炀帝即位,又于东都洛阳“新置兴洛及回洛仓”。然而隋末在大灾面前,这些粮仓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以洛阳而言,百姓“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而“所在仓库,犹大充爨,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所以,李密拿下兴洛仓后,“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隋书·李密传》)。大业十二年(616),李渊攻入长安,“发永丰仓以赈之,百姓方苏息矣”。除了救一时之急,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效果,如“李密自号魏公,称元年,开仓以振群盗,众至数十万,河南诸郡相继皆陷焉”,人们纷纷加入了起义队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凡要打仗,也要先准备粮草,粮草有命脉的意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便可拈出两条。献帝兴平元年(194)春,曹操打吕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馀日”。这时,“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又,建安五年(200)八月,曹操打袁绍,双方在官渡“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这时,袁方谋臣许攸来降,献了一计。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可窥其详:“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曹操闻言大喜,“乃举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尽燔其粮谷”无疑是关键之举。

因此,前人对农业生产相当重视。在理论层面,如《孟子·滕文公上》所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管仲还有个著名观点:“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将“则”改成“而”,司马迁洞察到“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前者不可或缺。在实践层面,典籍中不乏以劝农而闻名的循吏。如西汉龚遂,其迁渤海太守,“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又如东汉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前面提到的公刘,也是致力于耕种,才“于豳斯馆”。《史记·周本纪》对此评价:“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就表明,粮食安全与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道,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之列。粮食安全,以生产来满足需求是一方面,反对浪费是另一方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悯农诗众所周知,实则揭示稼穑艰辛的文字汗牛充栋,今天要多多开掘传统文化。“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类似颜仁郁的这些,同样有振聋发聩之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陈熙教授在《南方人口》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观点:许多人心中向往的“儿孙满堂...
原创 汉... 引言 在北魏的统治下,为了提升统治阶级的文化素质,北魏领导者采取了措施,鼓励鲜卑贵族的子弟接受汉语教...
原创 银... 从银雀山汉简到AUKUS:岛屿防卫神话与“72小时重创”的冷审 临沂银雀山汉墓一号(M1)出土《孙...
原创 抗... 众所周知,蔡廷锴将军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担任十九路军的军长兼副总指挥,是广为人知的抗...
原创 皇... 在清朝,每位皇帝(除宣统帝外)都有五个不同的称号:名字、年号、庙号、谥号和入葬前的称号。这些称号有严...
原创 西... 作为西汉开国的第一功臣,萧何的善终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最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他的聪明、谦逊和适时的应对。...
原创 唐...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事实上,朝廷曾多次有机会提前结束这场动乱,但由于唐玄...
“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值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10月15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在一场传承弘扬“两...
原创 被... 1965年12月,湖北荆州的漳河水库在进行灌溉工程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距今2500年的楚墓。墓中...
原创 贾...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通过描写贾敬的“宾天”,暗示了皇帝的死亡,这个“宾天”实际上是在隐喻明朝嘉靖帝的...
原创 越... 在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之前,作者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关于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也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坖...
原创 他... 唐玄宗李隆基通过“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成功登上皇位,然而,许多参与政变的功臣们,最终都遭遇了悲惨...
原创 冈... 在战败的阴霾中,日本曾经的野心被深深的悔恨所笼罩。石原莞尔曾提出过一套被称为“石原设想”的战略,他设...
原创 浅... 人类的权力始于阶级社会,提到权力的行使,就离不开廉洁与腐败的问题。而要有效打击腐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
原创 张... 在历史的长河里 两个人物以不同的轨迹抵达同一个光亮 曲啸 这位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 与演讲...
原创 自...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苏联时期的历史故事,比如苏联军队的规模、外交策略等。今天,我们要...
原创 “... 阅读本文前,如果您喜欢这类内容,记得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更多独...
原创 郑... 自古帝王多薄情,尤其是权力的争夺往往使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历史上,无数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血腥的斗争,夺...
原创 铁... 从1908年2月赵尔丰开始担任西藏驻藏大臣起,他便踏上了长达六年的征战道路。这一时期,英国开始干涉西...
原创 朱... 朱棡:从暴戾藩王到贤王的传奇一生 在明朝的历史上,朱棡这个名字总是伴随着各种复杂的评价。他曾是那个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