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去世后,吕雉为何称制八年?临朝称职和垂帘听政有何区别?
迪丽瓦拉
2024-11-23 16:13:01
0

原标题:汉惠帝去世后,吕雉为何称制八年?临朝称职和垂帘听政有何区别?

吕后称制这件事,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汉惠帝死了之后,他的继承人比较年幼,没法处理政务,所以吕后要出来替自己孙子工作。

至于临朝称制这件事,和后世的垂帘听政相比,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虽然两者都是太后说了算,但垂帘听政的时候,皇帝要坐中间,太后要坐在旁边。虽然实际上是太后管事,但名义上大臣们还是要对皇帝上奏。

可是临朝称制就不一样了,临朝称制要更进一步,太后坐中间,皇帝坐旁边。虽然只是座位上的不同,但这却意味着权力的排序!垂帘听政,至少在名义上来说,皇帝还是老大。可是在临朝称制的状态下,太后才是老大!

吕后临朝称制这件事,其实还得从汉惠帝的去世开始说起。

作为汉朝的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太高。虽然他在位七年时间,但是在这七年时间里,政绩却相对较少。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汉惠帝,毕竟他即位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七岁,还没成年。而等到他好不容易成年之后,没过几年,他就去世了。

而且,汉惠帝在位期间,汉朝刚刚结束战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汉惠帝确实也不适合有太多作为。不折腾,有时候其实就已经是最大的政绩了。

当然,最关键的地位,还是在于汉惠帝有吕雉这样一个母亲,一个控制欲超强的母亲。汉惠帝在位期间,虽然他是正牌皇帝,但真正说了算的,其实还是他背后的吕雉。这就导致汉惠帝在很多时候,根本没法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大概也正是因为皇帝做的太不顺心,汉惠帝常年抑郁,所以二十四岁就没了。而接下来,随着汉惠帝去世,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接下来该谁做皇帝呢?

正常情况下,老皇帝去世了,那自然应该是老皇帝的儿子接班。如果没有儿子,那就应该由兄弟接班,这点几乎是没有疑问的。同样的事情,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有很多先例可以模仿。

但是到了汉惠帝这里,情况有一点小小的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汉惠帝儿子的身份,有很大的争议。

这事其实还是和吕雉有关系。因为吕雉早年吃苦比较多,所以掌权之后,吕雉总是怕自己家人以后再吃苦。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在吕雉的要求下,刘盈后来就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做皇后。

舅舅娶外甥女做皇后,这种事情,也是够丧心病狂了。好在刘盈本人还算正常,后来虽然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却始终没有对自己的外甥女做什么。但是在吕雉的坚持下,后来刘盈还是得从宫里找几个宫女,和这几个宫女生孩子,然后把孩子秘密过继到皇后这边,对外宣称是皇后所生的儿子。

至于那几个宫女,生完孩子之后,自然就被吕雉秘密除掉了。

刘盈的几个儿子,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而在刘盈去世的时候,他的这几个儿子,都还只是小孩子,根本就没法处理朝政。最后,吕雉从这几个孩子当中,随便挑了一个做皇帝。这个小皇帝,正史上连姓名都没记载,只是在野史当中记载叫做刘恭,后世一般称其为汉前少帝。

在以往的时代,小皇帝登基之后,因为年龄太小无法掌权,辅政情况一般会有两种。一种是由小皇帝的叔叔辅政,这种情况的代表,就是当年的那位周公。另一种则是小皇帝的母亲负责,秦始皇当年就是这样。

但是对于这位汉前少帝,这两个方案显然都不行。

前者,吕雉就只有刘盈这么一个儿子。至于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因为不是吕雉生的,吕雉一直当做外人看待,不可能让这些人入朝辅政。后者,小皇帝的生母,已经被吕雉给秘密除掉了。至于小皇帝名义上的母亲,汉惠帝的那位皇后,那是吕雉的亲外孙女,这时候年龄其实也不算大,同样也没能力处理朝政。

所以接下来,自然就是吕雉站出来,亲自辅佐小皇帝了。

吕雉临朝称制的生涯,就是这么开始的。所谓的临朝称制,其实是临朝和称制两个词的集合。因为按照古代的政策情况,后宫女子不能上朝堂。而当女子必须上朝堂的时候,就叫做临朝。

至于称制,则是因为自从秦始皇开始,皇帝下达的命令一律叫做‘制’。既然后宫女子要开始辅政了,那么这位掌权女子下达的命令,自然也要像皇帝的命令一样,改称为制了。

临朝称制,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接下来的吕雉,除了没有皇帝的头衔,在其他方面,已经和一位真正的女皇,没有任何区别了。

当然,女皇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虽然早在汉惠帝时代,吕雉就已经成了汉朝的幕后操盘手,权力极大。但是当吕雉想要真正站到前台,正式发号施令,阻力还是很大的。至少那些开国功臣,以及那些老刘家的藩王,都不会支持她。

所以接下来,吕后临朝称制之后,就只能大力提拔自己家的亲戚晚辈,让老吕家的人,掌握各种要害部门的实权。

在这个过程当中,吕雉首先下令,要追封自己的两个哥哥做诸侯王。吕后临朝称制的时候,她的两个哥哥,都已经去世了。所以这次封王,都是追封。

但即便是追封,这事依然让很多人大为震惊。因为刘邦临死之前,已经明确表明:汉朝以后不允许非刘姓的人封王!哪怕只是追封,这件事依然违背了刘邦的遗言!

所以,当吕雉提出要追封两个哥哥为王的时候,很多汉朝开国功臣,都直接表示了反对。甚至就连当初支持吕雉的王陵,这时候都直接开始坚决反对。而对于这些反对的开国功臣,吕雉也没留情。要么明升暗降,要么直接贬黜。反正最后,在吕雉的控制下,这些反对她的大臣,全都被解决了。

在这之后,没了这些绊脚石的阻碍,吕雉就开始更加肆无忌惮的安插自家人了。公元前187年,就在吕雉刚刚掌权不到一年之后,吕雉就开始给吕家的人大肆封王。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给死人追封,而是直接给活人封王!

在吕雉的安排下,吕雉的三个侄子,一个侄孙,一个外孙子,清一色全部封王!后来,甚至就连吕雉的妹妹,以及一些毫无才能的吕家人,也开始被逐渐封侯。

对此,很多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以及老刘家的那些藩王,自然坚决反对。但在吕后在世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没敢硬顶。没办法,当时吕后自己,就代表着汉朝的最高权力。任何反对吕后的人,都是在反对汉朝中央,他们根本没法和大势抗衡。

而对于吕雉来说,等到这些吕家人全部封侯之后,她的位置自然就更稳了。因为汉朝的这些诸侯王,不是后世那种荣誉头衔,而是真正可以管理一个封国的存在。随着几个吕家人先后封王封侯,汉朝中央直辖的地盘,完全由吕雉一个人说了算。而那些地方上的诸侯国,也有将近一半,落到了吕家人的口袋里。

到了这个之后,吕雉已经彻底无敌了。不管是名份上,还是在实力上,都没有任何人能够和她抗衡。

当然,准确来说,其实还有一个人,可以直接威胁到吕后,那就是那个被吕雉拥立的小皇帝。这个小皇帝,虽然是吕雉的亲孙子,但却似乎和吕雉并不是太亲近。

据史书记载,这位小皇帝刘恭稍微大一点之后,就听说了当年的隐秘,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被吕雉秘密除掉了。所以,后来这位小皇帝直接扬言,长大之后要对吕雉复仇。

对此,吕雉自然在第一时间受到了消息。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这个孩子毕竟还是吕雉的亲孙子。一个奶奶,被自己亲孙子这样议论,无疑会相当伤心,而且也会非常害怕。

所以在这之后,吕雉变得更加疯狂,她直接选择废了刘恭,然后改立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义做新皇帝。至于刘恭,后来则是被吕雉暗中除掉了。

到了这个时候,吕雉其实已经彻底被权力毁了。作为汉朝的最高掌权人,吕雉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她却依然时刻担心,自己的权力会被其他人威胁。所以在吕雉人生最后的几年里,任何有可能威胁吕雉的人,吕雉都无法忍受。哪怕是自己的亲孙子,吕雉都可以下手,更别说其他人了。

所以,在这几年当中,老刘家的那些诸侯王,以及一些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就彻底倒霉了。尤其是刘邦的几个儿子,更是吕雉的重点关注对象,后来有好几个陆续都遭了毒手。

吕后临朝称制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简单来说,在这几年当中,吕雉大范围扶持吕家人,打压刘家人和其他开国功臣,极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对于汉朝高层来说,这几年,无疑是一场噩梦。

但同时,对于汉朝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吕后其实反倒是一个不错的执政者。

在吕后管事的这几年当中,汉朝继续执行无为而治的思路。高层内部虽然一直在折腾,但是却并没有波及到下面的老百姓。

而且,在这几年当中,吕后其实也做了不少惠及民生的好事。比如说,再次降低税率,把原来10%的农业税,下调到7%左右。在降低税率的同时,还让各地推选优秀的农民,奖励这些劳动模范。

而对于那些曾经因为秦末战乱,逃离家乡的流民,吕雉也下令,在他们返回家乡之后,可以重新得到自己之前丢掉的土地和房屋,各地官府不得有任何阻拦行为。除此之外,吕后还下令大范围释放奴隶,裁减军队,尽可能多的增加劳动生产人口。

总之,所有的这些政令,核心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要增加汉朝的劳动人口,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一些。

另外,吕后掌权期间,还解除了当年秦朝实行的‘妖言令’,允许大家重新议论朝政,在一定范围上开启了言论自由的大门。

这些措施,都从根本上惠及了民生,让汉朝老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了。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吕后临朝称制。虽然就高层而言,吕雉的所作所为,确实显得有些丧心病狂。但是在治国方面,吕后确实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而且确实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史官,虽然大多评价吕后性格狠辣,但却没人说吕后无能。反倒是有很多人坚持认为,吕后其实是一位非常不错的执政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历史上一直非常紧密。从民族背景上来说,两国都属于东斯拉夫人支系,语...
高句丽,威震东北八百年,熬死两... 高句丽这个名字,在东北亚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深远,它起源于公元前37年左右,那时候一个叫朱蒙的首领率领貉...
原创 朝... 自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与朝鲜的关系日益密切,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逐渐加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
原创 宋... 宋朝的官制可以说非常复杂,可能是历代王朝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许多官职都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使得它不仅繁...
原创 大... 科举制度始于公元605年,取代了此前的九品中正制,成为封建社会中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体系。它打破了世袭...
原创 孔...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才华横溢,擅长诗文,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家族背景深厚,属于孔子的二十世孙,...
原创 李... 李广被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常败将军,他的一生几乎没有一次显著的胜利,然而,正是因为他与历史学家司马迁之...
原创 关... 公元201年,刘备从北方南下,投靠了荆州的刘表,并被安排驻守新野。到208年,曹操发动进攻南下攻打荆...
原创 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为何会失败?从战争的角度来看,有人总结认为,德国在战术上可能取得了某些胜利,但...
同样是篡位,为什么很少批判赵匡... 只要你功劳足够大,自然会有大儒替你辩经。 赵匡胤虽然是欺负孤儿寡母上的位,但他即位后,结束了五代十国...
原创 匈...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匈奴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定义,这种模糊的描述容易引起误解。首先,匈奴并不是指某一个单一...
原创 中... 1524年,明朝嘉靖三年,数学家王文素在其著作《算学宝鉴》中提出了导数这一概念,表明中国古代数学在微...
原创 朱...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葬礼过程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篇章。虽然正史对这一事件的记载...
原创 古... 在中国历史的众多朝代中,唐朝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朝代。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但这个朝代真正的辉煌则是在他...
原创 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正是这样一个民族最危急的时刻...
原创 刘... 刘备进军益州,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决定之一,因为这次行动后,他的实力大增,成功控制了荆州和益州,从而有...
原创 孙... 兵法中有句话:兵者,诡道也。意思是兵法充满了变化和策略,人生就像用兵一样,有规律可循,但也充满了不可...
原创 大... 世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复杂性,这使得任何算法的努力看起来都可能徒劳无功,但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世界才显...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中,周朝的建立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而周武王姬发和他的哥哥伯邑考的名字背后,隐藏...
原创 诸... 建兴元年秋八月,曹丕策划并指挥了五路大军向西川发起全面进攻:大将曹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阳平关,叛将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