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寒门出身的"毒士"陈平何以历经汉初三朝而不倒,还久居高位匡复汉室?
迪丽瓦拉
2025-10-25 03:31:18
0

作者:李大奎

陈平,以"毒计安天下"著称,是汉高祖刘邦麾下仅次于"谋圣"张良的高级顾问。

这位有着"毒士"之称的文臣,尽管与刘邦非亲非故,却因魏无知的引荐加盟汉营,在刘邦赏识下"六出奇计",为刘邦开创西汉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刘邦遗令辅佐汉惠帝的三巨头之一。

吕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得到吕太后信任的陈平高居右丞相之位,不仅没有受到诛杀牵连,后来还在吕太后驾崩后,与武将大佬周勃达成共识,联合幸存下来的刘章、刘泽等刘姓皇室,一举平定"诸吕之乱",迎立刘邦的庶子代王刘恒回京城长安登基称帝。

这就是西汉有名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由此开启了大汉王朝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陈平,也因为迎立之功成为文帝朝的辅政重臣,仍居丞相高位,极得汉文帝的敬重信赖。

可以说,陈平这位出身寒门的谋臣历经汉高祖刘邦、女政治家吕后和汉文帝刘恒三朝而不倒,还久居高位,实属匡复西汉的不二之臣。

陈平之功,不可或缺,劳莫大焉。

正因为有加盟过来的"毒士"陈平关键支招,既让危难中的刘邦屡屡脱困,又让急需得到鼎力支持的吕后有了过硬底气与反对派抗衡,也让西汉初年在风雨飘摇时得到力挽狂澜式的匡复。

要知道,陈平的献计献策,其实多属损招,是地道的阴谋,所以,陈平才有"毒士"之称,说他是不怎么光明正大的阴谋家,并不为过。

那,如此耍心眼且不太磊落的陈平,到底是怎样做到历三朝而不倒,成为久居高位的政坛不倒翁,还不负刘邦所托挽救了西汉王朝?

这还得从陈平的生平说起。

原来陈平这一个人的确有罕见的过人之处,他既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也看清局势圆润处世,从而深得圣恩,不仅保全了自己,还圆满完成肩上的重担和责任。

这位来自河南原阳贫苦家庭的农村人,自幼孤苦,臭毛病还不少。所幸因哥哥陈伯的疼爱而放飞梦想。

但家下贫寒的现实,兼之陈平又不那么务正业,以致高不成低不就的他便成了大龄青年,一直没找到心仪的对象。

不过,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陈平还是抓住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地有一富家孙女,出嫁五次,五任丈夫都离奇去世,也就留下不好口碑而无人问津。

得知富家孙女条件符合自己的需求后,并不介意的陈平便托哥哥陈伯上门提亲,立马迎娶了这位所谓克夫的富家孙女为妻。

陈平由此靠吃软饭起家,凭着富家孙女的条件跻身高富帅行列,从而得已游走于上流圈层。

这就是不受所谓贵族道德约束与忌讳的陈平,只要能够逆天改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不在意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当然,靠吃软饭肯定不够。

毕竟光耀门楣逐梦理想之路任重道远,站在富家孙女肩膀上的陈平,还需要进一步的审时度势,才能硬核地放飞梦想。

最初陈平投奔魏王咎,因不受待见转靠项羽,项羽对他也不看好。气不过的陈平便在魏无知的引荐下,逃往汉营效力于刘邦帐下。

不过,那时陈平虽说与刘邦相见恨晚,极得刘邦赏识器重,却也遭到周勃灌婴这些丰沛元老派的强烈不满,认定陈平是"三姓家奴",还一身缺点,便不时在刘邦那里谗言中伤。

说陈平这个人不地道,昧金盗嫂,有作风问题,是十足的腐败分子。

面对丰沛元老的诋毁,心知肚明的陈平并没有慌乱,他知道唯才是举的刘邦要一统天下肯定得凝聚不同的英才为他效力。

于是,陈平接受刘邦质询时,坦诚相告,自己就是寒门出身,有吃软饭的事,也有不得不贪贿的情形。

如果您汉王不认可我的才能,也认为我有作风问题,是腐败分子,可以让我打道回府,我立马辞职走人。

正需要力量制衡丰沛集团的刘邦,见坦诚的陈平胆识过人,哪舍得放走?赶忙摆手,没事,你陈平是怎样的人,我刘邦还不清楚,别管这些风言风语。都是诬陷,你只管听命于我一展才华就是。

由此得到刘邦重用的陈平,受命担任监军性质的护军中尉,不仅牢牢盯着立下赫赫战功的丰沛集团不敢放荡行事,还在关键时刻帮助刘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

只因陈平善用阴险狡诈之计,用刘邦给他的四万斤黄金收买项羽手下,一招离间计便让钟离昧和范增失去项羽的信任,气得范增无奈之下辞职走人半道而亡。一招牺牲两千美女的诈降计便解除荥阳之围,使刘邦顺利脱险从而取道关中。

刘邦项羽讲和立下楚河汉界时,又是陈平提醒刘邦加封手握重兵的韩信为真齐王,还出阴招让刘邦背信弃义,趁机出击一举歼灭项羽,结果垓下之战中大败而逃的项羽落了个乌江自刎的悲催下场。

楚汉相争就此降下帷幕,不占优势的刘邦逆风翻盘赢得大汉天下。

论功行赏时,受封户牖侯的陈平也因为自己的忠心耿耿,一心一意施展才学效力刘邦,成为刘邦最信任不受猜忌的唯一谋臣。

不过,西汉初建时,政局并不稳定,异姓诸侯王的叛乱,匈奴南下的骚扰,都严重威胁着新生王朝。

功成身退的张良不再过问政事,隐居了。正是逆流而上的陈平再次献计,让刘邦伪游云梦,成功抓获韩信,将其改封为淮阴侯。使刘邦顺利铲除了异姓诸侯王拥兵自重和叛乱的危险。

不久刘邦在讨伐匈奴时,遭受七天七夜的"白登之围",又是陈平献计,用重金和汉家绝色美女的图像扰乱匈奴冒顿单于的阏氏心智,从而吹枕边风让单于撤兵。

逃出重围的刘邦回到长安后,因讨伐英布叛军病倒,又得知燕王卢绾叛变,急令相国樊哙率军平叛,却悉樊哙与干政的吕后串通一气意欲谋反,忙宣陈平与周勃火速赶往军营,立斩樊哙,由周勃代替统军讨伐。

危难时刻,领命的陈平没有贸然行动,考虑到劳苦功高的樊哙不仅是刘邦的得力部下,还是吕后的妹夫,兼之正在气头上的刘邦又病得厉害。

若不问青红皂白,只管听令行事,出现了问题只能是自己受罪,还是担待不了的大罪。

故与周勃细心合计的陈平,两人到了军营只是持节传诏,将樊哙绑上囚车送往长安。途中得悉刘邦病故后,陈平赶忙泪流满面的跑到刘邦灵前痛哭,说不敢轻易处置樊哙,只是把他押解回来了。

得知樊哙没死的吕后姐妹,也就松了口气,没有为难陈平,还赞赏有加,升任陈平为辅佐惠帝的郎中令,负责掌管皇宫警卫工作。

临朝专政的吕后为了掌权,有意加封自己的娘家人为王好壮大吕氏势力,因右丞相王陵坚守刘邦生前立下的"白马之盟",惹得吕后大为生气。

善于权变的陈平这时站出来解围,说现在是吕后当政,吕后怎样决定都合情合理,不用拘泥于先帝"非刘姓为王,非功臣为侯,天下共击之"的盟誓。

何况此一时彼一时,怎能一成不变呢。

吕后得到陈平这样的大佬支持,又有周勃等人的附和,大为称心,便高枕无忧地放开手脚,不仅封了娘家人为王,还雄心勃勃开启了风光无限的吕氏专政岁月。

陈平亦因屈意迎合得到吕后的嘉奖,升任右丞相,王陵则被明升暗贬为没有实权的太傅。

不久,吕后提拔她的亲信申食其为左丞相。揣摩透吕后心思的陈平自此不再过问朝政,假装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让申食其独揽大权。

当吕后的妹妹状告陈平失职时,反而开心的吕后不仅没有责怪陈平,还任由他稳坐悠然的右丞相之位。

因为在吕后心里,早已认定承其意的陈平就是自己临朝专政不可或缺的棋子,有他在,吕家掌权才顺风顺水,不受功臣集团的制肘。

只是,吕后没有想到谦让的陈平一直是"扮猪吃老虎",也没有想到她扶持的娘家人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自己也因为过于狠毒犯了大忌,让汉惠帝受惊吓之下英年早逝,自己不期又得了狂犬病意外去世。

吕后一倒,吕家便大势已去。抓住良机的陈平迅速与周勃等人达成共识,与刘襄、刘章等刘姓皇族合力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了远在代地的藩王刘恒登基称帝。

刘恒当上汉文帝后,陈平又主动提出让位,由功劳卓著的周勃担任右丞相,自己因病当左丞相就已占据高位了。

后来"汗流浃背"的周勃激流勇退,实际上是陈平独自为相,辅佐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这一盛世的前半场。

深得汉文帝信任的陈平在丞相任上去世,得到善终,谥号为献侯。

综上而言:以阴谋家著称的"毒士"陈平之所以在西汉初年历三朝而不倒,成为政坛不倒翁,盖因他不迂腐,懂得变通,能圆润应对时局危艰,也能看清形势,不在意一时的是是非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西汉于危难之中。

这样厉害聪明而无野心又才气过人还不按常理出牌的陈平,久居高位屹立不倒也就不出意料,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现象了。

至于他的缺点,道德方面的瑕疵,政治操守上的争议,也就无足轻重。毕竟人无完人,陈平能够保证自己的安然无恙,还能发挥出巨大作用,成为西汉初年最需要的辅政重臣,这已经无出其右难能可贵了。

当然,善用阴谋的陈平其策不宜效仿,毕竟这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为"道家之所禁",正如他自己所言"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遂以记之,乙巳年十月二十二日于湄水之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刚刚结束,霍去病和李敢因战功显赫,跟随汉武帝一同前往甘泉宫狩猎。 然而,在狩...
原创 历... 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莲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组织。从宋朝到清朝的这一千多年里,白莲教始终保持着较为频...
原创 桃...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的故事。常常有...
原创 瓦... 618年,李密在兵败邙山后逃往关中地区。作为隋末最强的义军,瓦岗军此时已经逐渐走向分崩离析。瓦岗军的...
原创 满... 八旗是努尔哈赤所创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既是一个政治组织,也是一种军事编制。正是因为有...
原创 诸... 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他说过“非遇明主不投”,意思是只有遇到明智的领导者,他才会出仕。在遇到刘备之前,刘...
原创 普... 2000年代初,普里戈任开始帮俄罗斯国防部采购船只,顺带沾了军火的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冲突一打...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关系破裂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李渊和李世民。这对曾经关系和睦的父子,...
原创 宅... “宅兹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早记载中国的青铜器曾被误卖到废品站。刘先银在《文字起源》一书中提到,...
原创 安...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有一件心事:前朝遗留下来的势力和起义组织不...
原创 功... 1956年初夏,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细雨绵绵,杨伯涛满脸怒气地从寝室走了出来。他愤怒地朝王耀武的房间...
原创 王... 说起我国的科举制度,它对历史的影响深远,甚至一度传到了国外。然而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原创 匈... 如果要提到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政权中最为著名的,很多人都会想到匈奴。匈奴这个庞大的游牧帝国起源于秦朝时期...
原创 历...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都备受争议。许多人在后代的记载中,不是被美化就是被丑化,导致他们原本的形象发生...
原创 董... 董卓是个聪明的角色,他长期处于高位,深谙权谋,为何他还是如此青睐某些人? 首先,董卓并不如大家所...
原创 他... 光武帝刘秀在重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对那些有功之臣们进行了封赏,赐予他们列侯的爵位。在这些有功之臣中,...
原创 刘... 标题:刘邦为何放弃撤换太子?商山四皓的出现,真表明刘盈根基强大了吗 第一章:隐士现世 在汉朝初...
原创 傅... 标题:傅怀玉的历史人物竟是康熙的嫡亲表妹,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六月的阳光透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反射...
历史考证丨北宋“铁面御史”赵抃... 在传统戏曲中甚至历史上,“包青天”是清官之代称,是人们对官员的寄望,但是“包青天”并非就是包拯。其形...
原创 他... 开皇十一年(591年),隋朝都城长安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廷的大事:上大将军、延州刺史独孤陀被捕入狱,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