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鲁王传到第七任,首次出现绝嗣情况,最终是谁袭爵
迪丽瓦拉
2025-10-27 01:32:16
0

在古代皇室,子嗣问题至关重要。以明朝为例,皇帝多子不仅确保皇位顺利传承,还能将其他儿子分封到各地镇守边疆,保障江山安全。而宗室成员同样如此,子嗣多不仅避免了绝嗣之忧,还能获得更多俸禄,因为明朝宗室的爵位和生活费与子嗣数量挂钩。因此,古代皇室普遍重视“能生则生”,但即便如此,绝嗣仍时有发生。

在明朝首批封爵的宗藩中,秦藩地位最高,却在第三任出现绝嗣。第三任秦王朱志堩年仅二十便去世,膝下无子,由庶兄朱志均继承。朱志均同样无子,其弟继位。楚藩情况类似,第三任楚王朱季堄三十岁去世无子,由弟弟朱季埱承袭,朱季埱去世后亦无子,最终由侄子继承爵位。

相比之下,鲁藩的情况稍微顺利一些。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所开创的鲁王世系,直到第七任才出现绝嗣。明朝第四任鲁庄王朱阳铸去世时,其嫡长子和嫡长孙早已先亡,爵位由曾孙承袭,成为第五任鲁端王朱观。这时候,鲁藩尚未绝嗣。嘉靖二十八年,鲁端王去世,其长子朱颐坦继位,成为第六任鲁王。朱颐坦贤明爱民,多次捐粮救荒,在位期间屡受朝廷嘉奖。

朱颐坦虽然有嫡长子,但由于世子朱寿??早逝,庶子成为继承人的选择。其庶第六子朱寿鏳最终继承爵位,却在三年后去世,膝下无子,鲁王世系首次出现绝嗣。不过,由于朱颐坦子嗣众多,爵位并未因此中断,继承权顺延到庶第七子朱寿鋐。朱寿鋐在位三十五年,同样贤明,却在去世时无子,爵位再由庶第九子朱寿镛继承。朱寿镛去世后,其庶三子朱以派继位,但明朝末年动荡,崇祯十五年清军攻破兖州,朱以派自缢殉国,其子与弟弟多随之殉难,仅六弟朱以海侥幸逃生,崇祯十七年才继承鲁王爵位。然而,朱以海在位仅一个月便被李自成攻陷北京,不得不南逃浙江台州。

从整个鲁王世系来看,朱颐坦虽子嗣众多,但夭折早逝者多。继承爵位的几位鲁王——朱寿鏳、朱寿鋐、朱寿镛——都是因前任无子而承袭,才能延续鲁藩香火。纵观历史,这支鲁王世系既有贤德之人,又多遭命途多舛,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好的,我将对你提供的文章进行改写,使语言更通俗易懂,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同时保持原意,并提高可读性和独...
原创 洪... 明代大臣洪承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历来引发激烈讨论。虽然他在历史中形象复杂,...
原创 传... 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至今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她与唐玄宗的深情厚爱,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
原创 赵... 赵云被后世誉为“枪祖”,但令人奇怪的是,虽然赵云本人的枪法堪称绝世,其后代却没有继承他的武艺。那么,...
原创 他... 袁也烈是一位资历深厚的军人,甚至比一些后来的元帅和大将还要资深。他是黄埔军校第二期的毕业生,曾在叶挺...
原创 海... 在西汉时期的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金饼,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这些金饼上刻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原创 春...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名字可能对许多人并不陌生。与其他三位公子相比,黄歇的身份比较模糊。有...
原创 诸... 主簿是古代官职之一,主要负责管理文书和辅助主官处理事务。特别是在三国时期,主簿这种官职较为普遍。比如...
原创 清... 公元1626年,女真族的第二美女阿巴亥自杀身亡。当时她尚未到达40岁,而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说阿巴亥因为...
原创 从... 有人开玩笑说,美国好像有两个“加州”,一个是真正的加利福尼亚州,另一个就是加拿大。尽管加拿大在名义上...
原创 汉...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特色。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在这些人口中,...
原创 杨... 杨靖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日英雄,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遗憾的是,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在1...
原创 司... 好的,我将按你的要求,把文章改写为更易读、增加细节、保持原意且消重后的版本: --- 曹魏嘉平三年...
原创 明... 在古代皇室,子嗣问题至关重要。以明朝为例,皇帝多子不仅确保皇位顺利传承,还能将其他儿子分封到各地镇守...
原创 孙...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它于192...
把帝王陵寝制度往前推了数千年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在第三届“良渚论坛”上,考古团队公布了最新发现:在反山王...
原创 郭...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出生于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之一。他出...
原创 1...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周恩来担任新中国的总理。为什么...
原创 刘... 在明朝刚刚建立时,朱元璋非常重视国家的外交事务。他曾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希望与日本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捍卫台湾光... 2025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以法律形式、以国家名义将10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