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刘备得天下,首先会斩杀这3位功臣,诸葛亮早就心知肚明了
迪丽瓦拉
2025-10-28 18:32:55
0

在三国时期,有三位将领的结局令人惋惜,他们分别是威震华夏的关羽、叱诧西北的马超以及功勋卓著的魏延。这些曾经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最终都死得不明不白。史书上说他们要么叛变,要么病逝,要么战死,但真相真是如此简单吗?

关羽在麦城被困时,为什么刘备迟迟不发兵援救?马超临终前为何泪眼望着故土,却再也无法回去?魏延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被自己人所杀?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猛将的结局,也许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三国。

后汉末年,刘备手下有许多三国时期最强的将领。关羽威震华夏,马超名震西凉,魏延勇冠三军,这些虎将在关键时刻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正当大业即将成就时,刘备却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马超是西凉铁骑的统帅,年纪轻轻就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刘备一直不敢重用他,表面上是因为马超有背叛父亲的名声,但真正的原因是马超那股桀骜不驯的劲头。马超来投奔刘备的第一天,刘备便注意到他眼中有一股不服气的劲,这并不像是来投靠的,更像是来分一杯羹的。于是,刘备将马超派往边境,表面上是重用,实际上是将他逐出中枢,削弱他的影响力。

关羽的威名在三国中无人不知,但当他在麦城被困时,刘备并没有立即发兵援救。表面上说是担心东吴趁虚而入,然而刘备心中明白,这个理由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关羽不仅是刘备的心腹大将,荆州更是蜀汉的命脉。以前刘备若是听到关羽的求援,必定会亲自带兵赶去。

关羽与项羽最大的不同在于,项羽是自己打下的天下,而关羽却是在为刘备打天下。关羽曾私下对人说过:“我关云长一刀一枪打下的地盘,凭什么要看别人脸色?”这句话引起了刘备的警觉,也让他决定派人送去荆州的官印。然而,关羽并没有接受,他直接说:“打仗靠的是手中刀,不是官印。”这番话充满了霸气,却也隐隐透露出关羽有意自立的念头。

而关羽在樊城大胜后,威望达到顶峰。江东百姓甚至将他奉为神明,这让刘备更加心生不安。关羽的威名日益增长,民心也愈加倾向于他,这让刘备开始担心关羽会像项羽一样自立为王。

在麦城被围困时,关羽最信任的将领傅士仁和糜芳先后背叛,投降了东吴。更让人痛心的是,曾经投降的降将左慈也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关羽。关羽身边的将士一个个叛变,最后只剩下几百人。他站在城头望着北方的汉江,心情复杂。副将提议突围,但关羽却摇头笑道:“大丈夫岂能两次失守荆州?”这句话的语气让人不禁想起了项羽在乌江边的那句“江东子弟多健儿,今兮何在?”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关羽与项羽的结局竟然如此相似。两位英雄,最终都败给了人心。项羽死于乌江,关羽死于麦城。他们的悲剧,都源于“功高震主”。

再说马超,这位西北的猛将,性格倔强,不善于低头。他虽然勇猛,但却难以融入蜀汉的权力核心。马超来投奔刘备时,带来了三千西凉铁骑,个个英勇善战,气势磅礴。刘备从城楼上看着马超的铁骑,心里有了疑虑。马超性格桀骜,难以驾驭,诸葛亮多次提醒刘备,要提防马超的倔强性格。

马超临终时,他默默注视着北方,说出:“我爹当年在西北打天下,何等风光。如今我马超,却要为别人马前卒。”这话传到刘备耳中,他开始对马超心生防备。最终,马超因病死在汉中,他在临终时的最后一刻,眼中流下泪水,嘴里轻声说:“爹,儿子对不起您。您在西北打下的江山,儿子没能守住。”

马超的最大悲哀,不是死亡,而是他永远无法摆脱西北人身上的“异族标签”。即便如此,马超始终未能融入蜀汉的核心权力。临终时,他把西凉战刀交给副将,说:“把这刀埋在我坟前,要刀尖朝北。”他的心,永远留在了西北。

魏延是另一个悲剧人物,尽管他在三国历史上不如关羽或马超那样显赫一时,但他的结局却更令人唏嘘。魏延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但他过于自负,时常提出与主公诸葛亮不同的看法,最终成为自己人眼中的隐患。魏延与诸葛亮在军事上产生过分歧,特别是在北伐问题上,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当场否决,魏延大为恼火,拍案而起,表露出对自己能力的不满。

魏延的性格,让他成为了蜀汉的“心腹大患”。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挑战权威。在刘备去世后,魏延试图接替军师之位,却被朝中大臣一致推举姜维。魏延愤怒之下,带兵自立,却最终被杨仪设计,死于街头。临终时,他对着天空大笑,仿佛在告诉所有人:“魏延一生为汉,死得其所!”

魏延的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一个有能力的将领,却因为过于锋芒毕露,最终丧命于自己人之手。在刘备和诸葛亮眼中,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绝对的服从,而魏延偏偏无法做到这一点。最终,他被视为“心腹大患”,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魏延的墓碑上刻着“汉征西将军魏延之墓”,然而在正史中,他却被描绘成一个叛逆者。这或许正是历史的无情之处,功过是非往往不是由当事人来定论的。在权力的游戏中,是否真的存在绝对的忠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刚刚结束,霍去病和李敢因战功显赫,跟随汉武帝一同前往甘泉宫狩猎。 然而,在狩...
原创 历... 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莲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组织。从宋朝到清朝的这一千多年里,白莲教始终保持着较为频...
原创 桃...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的故事。常常有...
原创 瓦... 618年,李密在兵败邙山后逃往关中地区。作为隋末最强的义军,瓦岗军此时已经逐渐走向分崩离析。瓦岗军的...
原创 满... 八旗是努尔哈赤所创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既是一个政治组织,也是一种军事编制。正是因为有...
原创 诸... 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他说过“非遇明主不投”,意思是只有遇到明智的领导者,他才会出仕。在遇到刘备之前,刘...
原创 普... 2000年代初,普里戈任开始帮俄罗斯国防部采购船只,顺带沾了军火的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冲突一打...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关系破裂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李渊和李世民。这对曾经关系和睦的父子,...
原创 宅... “宅兹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早记载中国的青铜器曾被误卖到废品站。刘先银在《文字起源》一书中提到,...
原创 安...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有一件心事:前朝遗留下来的势力和起义组织不...
原创 功... 1956年初夏,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细雨绵绵,杨伯涛满脸怒气地从寝室走了出来。他愤怒地朝王耀武的房间...
原创 王... 说起我国的科举制度,它对历史的影响深远,甚至一度传到了国外。然而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原创 匈... 如果要提到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政权中最为著名的,很多人都会想到匈奴。匈奴这个庞大的游牧帝国起源于秦朝时期...
原创 历...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都备受争议。许多人在后代的记载中,不是被美化就是被丑化,导致他们原本的形象发生...
原创 董... 董卓是个聪明的角色,他长期处于高位,深谙权谋,为何他还是如此青睐某些人? 首先,董卓并不如大家所...
原创 他... 光武帝刘秀在重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对那些有功之臣们进行了封赏,赐予他们列侯的爵位。在这些有功之臣中,...
原创 刘... 标题:刘邦为何放弃撤换太子?商山四皓的出现,真表明刘盈根基强大了吗 第一章:隐士现世 在汉朝初...
原创 傅... 标题:傅怀玉的历史人物竟是康熙的嫡亲表妹,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六月的阳光透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反射...
历史考证丨北宋“铁面御史”赵抃... 在传统戏曲中甚至历史上,“包青天”是清官之代称,是人们对官员的寄望,但是“包青天”并非就是包拯。其形...
原创 他... 开皇十一年(591年),隋朝都城长安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廷的大事:上大将军、延州刺史独孤陀被捕入狱,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