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社论:书店架起中日交流之桥
迪丽瓦拉
2025-07-07 13:02:52
0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日本《东京新闻》7月14日刊发社论指出,书店架起日中交流之桥。

文章称,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他在离世前还记挂着与一名日本记者约定在书店见面的事情,并特意为无法履约向书店老板内山完造致歉。这间书店就是中国人熟悉的内山书店。

内山书店于1917年在中国上海开门迎客。当时的顾客主要是生活在当地的日本人,以及像鲁迅先生这样有过赴日留学经历的中国人。

经营走上正轨后,内山完造在书店一角开设了日中交流的“文化沙龙”,不少日本知名作家都曾在到访上海期间拜访内山书店。

文章称,早在1935年,内山书店就在东京开设了分店。如今,这间沟通日中的书店依然健在,第四代店主内山深秉持“让日本人了解中国”的信念,致力于将书店发展壮大。目前内山书店东京分店的客人40%以上来自中国。

2021年,内山书店在中国“复活”,“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内山书店已经在天津、深圳拥有分店。

文章称,2023年,“单向街书店·东京银座店”在日开设,这也是中国知名文化创意机构单向空间在海外开设的首家分店。店内销售数千种日中新书,读者还可以在沙龙和咖啡厅一品中国龙井茶。周末的交流活动广受好评,店内还计划开辟专门展出中国画家、书法家作品的空间。

文章称,日本内阁府1月公布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今后的日中关系时,68.2%的受访者认为“重要”。也就是说作为邻国,日中关系的重要性并未发生变化。

文章认为,保持人员往来、加深交流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么就从走进书店看一看开始怎么样?新的相遇一定能够加深相互理解。”(编译/刘林)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新华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