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塑造诸葛亮的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形象,描述了三个被诸葛亮气死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周瑜、王朗和曹真。
如果从《三国演义》上来看,你会认为周瑜就是一个嫉贤妒能、小心眼的人,王朗就是一个不要脸的老贼,而曹真不过是一个依靠父辈的官二代。但是事实上,这三人无一不是等闲之辈,其中周瑜和曹真是当时时代的两位人杰,而王朗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位大儒。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三国演义》中这三人是如何被诸葛亮气死的。
从诸葛亮与周瑜的第一次相见,罗贯中就埋下了日后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伏笔。在罗贯中笔下,已经位高权重的东吴大都督周瑜竟然嫉妒起地位不如自己的诸葛亮,更是多次设下计谋,打算除掉诸葛亮。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罗贯中为诸葛亮增加了草船借箭的情节,更是用借东风为诸葛亮加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而在接下来东吴与刘备关于荆州归属权的争斗,这同样也是周瑜与诸葛亮的智慧比拼和斗争。但是接连三次,周瑜都输给了诸葛亮。这就是所谓的三气周瑜。
在第一次攻打南郡之时,周瑜率领的江东子弟花费巨大代价才得以战胜曹军,眼看就要夺取南郡,却被诸葛亮略施小计,钻了空子,让刘备得以占据荆州不少地盘。而周瑜也气血上涌,倒地不起,群龙无首的江东军也只好退回江东。
在周瑜与诸葛亮的第二次比拼上,周瑜为夺取荆州,特意设下美人计。不料被诸葛亮看破。并将计就计。不仅让刘备抱得美人归,荆州更是安然无恙。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再一次昏迷不醒。
接连两次的失败,让周瑜很是恼怒。于是再次想出一条假途灭虢的计谋,想要以此一举夺回荆州,消灭刘备,并杀死诸葛亮。当周瑜自认此计谋无人可以看破的时候,诸葛亮再次将计就计。当周瑜率军来到荆州,想要夺取荆州之时,才发现早已落入诸葛亮的陷阱当中。最终周瑜气愤填膺,坠于马下,昏迷不醒。不久后,周瑜便死于巴丘,死前还连连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因此,这才有了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说法。
第二位被诸葛亮气死的人物就是王朗。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魏为阻挡诸葛亮,以曹真为帅,王朗作为随行军师,一同前去。双方在祁山前进行对垒。王朗作为三朝元老,自以为见识广阔,打算用一席话说服诸葛亮不战而降。
于是双方在两军阵前开始了一场舌战。当诸葛亮听闻王朗所要劝降自己的话语,不禁嗤之以鼻,接着用严厉的口吻将王朗所说的话语一一反驳,最后更是骂王朗: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王朗听闻此话,恼羞成怒,当场气满胸膛,大叫一声,坠于马下而亡。
历史上的一代大儒,在罗贯中笔下竟被诸葛亮活活骂死。
因为曹真无法阻挡诸葛亮的进攻,曹魏只好派出司马懿。后来曹真为证明自己的实力,再一次独自领军前去阻挡诸葛亮。双方再一次在祁山一带对决,几次交战下来,曹真连败数场。幸亏司马懿及时赶到,才救了曹真一命。然而曹真自命不凡,加上事前又曾与司马懿对赌,因此气到卧床不起。
当诸葛亮得知曹真的情况后,立即写了一封书信,由曹军降兵交给曹真。信上的内容先是对曹真进行一番赞扬,接着又是一顿贬低,最后直接称他无颜再回去面见关中父老。
曹真看完书信后,不由怨气填胸,当晚便死于军中。
就这样,诸葛亮先后气死了周瑜、曹真两位人杰,更是在两军阵前骂死了一位大儒。虽然诸葛亮不是那种驰骋疆场的武将,但因他而死的名将也是不少的,论战绩不比关羽,赵云等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