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的二月二十七日,中国鄂尔多斯地区的黄沙息舞,300多万株白杨呜咽,似乎也在怀念和追述这样一位日本老人。
工作时的这位老人,脾气很差不容被打扰。即使当地领导过去,也要被晾在一边!
记者去采访报道他,也得跟着他一同先种树。因为曾有日本记者被他骂:“只靠报道,世界是不会绿起来的!”
不管寒冬,还是50度高温的酷暑,他都在第一线植树、浇水。起初在流沙上种树十分不易。他带着志愿者,用木棍砸坑,固定沙柳条。再一桶桶提水来浇,一棵树至少浇上6桶,往返12次。尤其是树坑,
为了保持水分,必须要深挖80厘米,少一厘米都不行。在毫厘的较真下,中国这片沙漠地区的植树栽种成活率,从不足一半提高到80%。
一个人,20年,染绿4万亩沙漠,异国他乡历尽坎坷植树300余万棵。在97岁离世前,他每天高强度劳动10个小时,带动7300余日本志愿者在中国植树。他就是远山正瑛,日本的沙漠之父,中国的治沙愚公。
1979年远山正瑛退休后,开始了在中国的沙漠治理计划。他先后到过甘肃、宁夏等地,令人遗憾的是合作效果不太理想,他曾遗憾地感言:“中国的沙漠治理专著不少,但实干的人不多”!
当时的他不会知道,纯厚国人心中的明镜。二十五年后的二月二十七日,97岁的他停止了最后的心跳,他耗尽心力的鄂尔多斯恩格贝植树区,在当地自发为其树立雕像。
上个世纪90年代初,83岁的远山正瑛正式开始受邀赴内蒙古治沙,身体力行,为筹集资金,他变卖多处祖传家产,在日本四处讲演,发出“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的号召,以支援中国恩格贝的植树项目。
日本7000名志愿者受到他的影响,自愿自费参加到中国绿化沙漠,其中包括日本前大藏大臣武村正义。这位前大臣曾直驳安倍,“二战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无论怎样掩饰,都不能改变其侵略的本质。”
对于选择中国恩格贝治沙的缘由,远山正瑛曾不止一次解释说:“日中两国人民有着久远的友好关系,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使两国关系亲上加亲;二战后中国百姓抚养了许多日本孤儿,应该报答这种恩情。”
“绿色代表生命,绿化是和平之路”!远山正瑛的精神感动了人们,同时也赢得了敬重。当地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的称号,与此他还荣获联合国“人类贡献奖”。
远山正瑛生曾说:“人生不需要休息,我就是一天到晚干活。想休息,等死了以后也不晚。”2004年2月27日,这位为中国沙漠绿化奉献了半生的老人,终于有时间休息了……他的雕塑基座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本文原创,非首发,已授权维权骑士维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