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迪丽瓦拉
2025-08-27 19:04:04
0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宣宗,年号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孙,明成祖朱棣的孙子,由于与革命年代相去不远,朱瞻基的身体中还流淌着先辈英勇的血液,没有像后来的皇帝那样堕落,懦弱。朱瞻基在明朝历史上算是比较能干的皇帝,和他爹朱高炽在位的时候算是明朝少有的盛世局面,合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只是还行,但说朱瞻基是个明君,似乎也欠了火候,只能说是矬子里面选将军挑来挑去没啥好的,只能勉强用他了。朱瞻基的业余爱好是斗蛐蛐,他可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喜欢养蛐蛐,斗蛐蛐,还积极致力于优秀蛐蛐的培养和研究事业,算是中国明朝一位非常成功的蛐蛐养殖专家,人送外号蛐蛐皇帝。这事儿虽然是一个小事儿,但也能看出他也挺不务正业的。为此明朝那群认真的好像有点儿精神方面疾病的大臣们纷纷批判他,让他改掉这个恶习。

看完对朱瞻基的总体印象,我们再来看他的军事方面的举措。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而朱棣在没有靖难之前,职务是燕王,负责与蒙古作战,保卫北方。朱棣自己就是当时最好的骑兵统帅,手下有非常精锐的几万骑兵,朱棣是在浴血奋战中一步一步地得到锻炼,并且在当皇帝之后还不忘积极打击蒙古,持之以恒地对蒙古出征用兵,最终把蒙古打服了。

朱棣在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的前提下,还不忘培养接班人,经常把他的孙子朱瞻基带到战场上,有一次朱瞻基还差点儿丢了命。但是经历就是收获,朱瞻基在一次一次的从军经历中,不但在实战中锻炼了武艺,而且积累了统帅的经验,这位以后他以少胜多埋下了积极的因素。

在家庭气氛的影响下,朱瞻基还是非常注重军事方面的建设的,毕竟谁拳头硬谁是老大哥。如果打不过蒙古,他肯定是不会听你的。所以朱瞻基有事儿没事儿就整顿一下军纪,查一查有没有军官贪污受贿,并且积极给士兵发放基本物资,以保证他们的战斗力。放眼整个明朝朱瞻基时期的军队,战斗力虽然比不过开国初,朱元璋朱棣时军队战斗力强,但是对比后来的被蒙古军队蹂躏的明朝中期部队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如果对比当时的蒙古军队,水平应该差不多,不然蒙古不会经常来骚扰,朱瞻基也不会亲自巡边去打击蒙古了。

说完了朱瞻基我们再来看看蒙古。蒙古在明初的时候分裂为三个部分,别是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这三个部分中兀良哈的实力最弱,就是一看大哥脸色行事的小弟,但是在大哥不给小弟好脸色的时候,小弟也有可能寻找新的大哥。

比如说兀良哈就参与了朱棣的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出力,朱棣非常高兴,还少给他们一块地用于安置。谁知兀良哈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很快就又不和明朝玩了,转而与其他蒙古两部相好,经过明朝当时皇帝仁宗朱高炽的一番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之后,兀良哈终于又跟明朝恢复有关系。但是很快又背叛了。所以明朝和蒙古的关系就这样时好时坏,而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北击蒙古的这次就是双方关系交恶时。

这次战役叫做宽河战役。因为这场仗是选择三年在宽河打的。本来当时朱瞻基并没有做作战的准备,他只是寻边视察各地的防务情况。宣德三年的九月,朱瞻基视察到了右门驿。9月正好是秋天,秋高马肥,蒙古正好用兵,所以兀良哈部就气势汹汹来攻打明朝了,他们这次选择的地点是会州。

会州离朱瞻基所驻扎的地方不远,朱瞻基一听传回来的消息,怒气直往心头上涌,这难道是看不起我朱某人吗?明知道我明朝军队总司令亲自过来视察你就过来挑衅,是我不打你一顿你就不知道我姓朱的不是吃素的。朱瞻基觉得自己的军队非常精锐,兵在精而不在多,也不用带太多人去打,就是一个速战速决,于是就挑了三千精锐,带上了几天的粮食,在总司令朱瞻基同志的带领下出了喜峰口口,积极的寻找兀良哈部,准备决一死战。

一边是气势汹汹的抢劫部队,一边是气势汹汹的防护部队,两只气势汹汹的队伍很快就撞在一起,他们在宽河发生了彼此的踪迹。更搞笑的是兀良哈部眼神儿不太好,就跟李云龙当年像伏击,鬼子的运输部队却等来了关东军一样,他们把皇帝的手下精锐的正牌部队当成了明朝杂牌边军,二话没说就是打呗。结果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好像不太对。

对面有一个射箭很准的家伙,一箭就撂倒了三个先锋。啊,错了,肯定是射了好几箭才撂倒了三个,他不可能掌握糖葫芦射箭技术。等等,凭借着对明朝皇帝的残存印象,这个人怎么穿得这么像明朝皇帝呀?这咋还有一个皇帝专用的黄龙旗啊?难道这是明朝皇帝的精锐部队,那可就打不过了。一想到这兀良哈部的自信心就迅速消解,很快就没有战斗力了。

但还没等兀良哈部主动投降,朱瞻基就在完成精彩个人表演之后,迅速投入了团队指挥作战,他命令,中路军压住阵脚,两侧军队迅速出击,朝敌人射箭进行火力覆盖,这个战术很快奏效,两翼的军队冲垮了兀良哈军队的布置,当时乱作一团,此时朱瞻基又命令,痛打落水狗,拿出新式武器火枪对敌人就是一通乱突突。

《明史》记载:帝亲射其前锋,殪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之。寇望见黄龙旂,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斩渠酋。甲子,班师。

在朱瞻基的武力威慑以及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兀良哈部就支撑不住了,他们赶快表达了投降的意见,朱瞻基把他们都捆成了粽子,还杀了几个头领来警示其余的人,让他们不要胡作非为。就这样朱瞻基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宽河战役的胜利,并为后人津津乐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