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保安一战之后,杨得志捏着把汗对罗瑞卿说:有点过大渡河的感觉
迪丽瓦拉
2025-09-22 19:32:25
0

1999年12月9日,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子女杨建华与杨秋华,将一本珍贵的书籍《战术思想与作战经验》捐赠给了平津战役纪念馆。这本书最初由东野于1948年1月编写,内容是对过去作战经验的总结,虽然篇幅不大,却极具价值,随后下发给全军高级将领学习。杨得志将军当年得到了这本小册子后爱不释手,建国后依然在册子上留下了不少批注和指示。

据传,在平津战役期间,杨得志手中这本书几乎未曾离开,随时翻阅。或许正是因为他读得太过认真,导致在新保安战役时几乎错失了抓捕35军的良机,结果毛主席连发三封措辞严厉的电报,对杨得志提出了严肃批评,这让杨得志印象极为深刻。那时,毛主席怒不可遏,程子华、杨成武、杨得志三位兵团司令因为险些耽误战机,均受到严厉指责。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圆满结束,紧接着在11月6日,淮海战役火热开打。几乎所有人都预见到,东野必将南下,只是时机早晚的问题而已。华北的傅作义虽然一时有些措手不及,但手握六十万大军这一强大资本,无论是战斗、谈和还是撤退,仍旧掌握着主动权。相比之下,我军在华北兵力较为有限,只有三个兵团,实际上用来对付傅作义的更是只有两个兵团。此时,徐向前正率一兵团在山西与阎锡山激战,难以调动兵力。

要想对付傅作义,只能等待东野部队入关。杨得志当时率领华北二兵团驻守保定附近,作为灵活机动的兵力,负责保护党中央安全。对于华北局势,杨得志、罗瑞卿和耿飚曾多次深入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还是得想办法把傅作义集团留在平津,那可是我们碗里的肉。”由杨得志和罗瑞卿率领的二兵团司令部准确把握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1948年11月17日,杨得志收到了中央的电报:“杨、罗、耿所部即在阜平待命,并准备随时向张家口附近出动,协同杨、李、李阻止敌人逃跑。”其中的杨、李、李指的是由杨成武、李井泉和李天焕指挥的华北三兵团。11月24日,毛主席又向三兵团转发电报:“第三兵团撤围归绥,秘密东进,以奇兵突袭方式进至张家口、宣化一带,等待东北主力入关。”同时,毛主席命令徐向前指挥的一兵团缓攻太原,这意味着淮海战役刚开始,毛主席已开始对华北局势作出全局安排。

11月23日,东野主力已从沈阳、锦州、营口等地出发。为迷惑傅作义,新华社播发了林彪视察沈阳的消息,还刊载了他的讲话,称部队将推迟入关速度。正当杨得志兵团按计划调动时,杨成武指挥三兵团启动了张家口战役。所有高级将领心知肚明,毛主席的用意在于通过张家口牵制傅作义,使其无暇关注东野南下的消息,更难以东逃。

当时,杨得志兵团在紫荆关地区集结,随时准备根据战局变化投入战斗。若傅作义大军援助张家口,二兵团将配合三兵团作战;若敌军企图经海路南逃,杨得志兵团则要沿天津、唐山一线阻击。事实上,傅作义轻视了东野南下的可能性,误以为杨成武在张家口的战斗依然只是局部行动。他计划趁东野入关前先击破我军华北攻势,派出嫡系35军及驻怀来的104军258师驰援张家口,并调驻昌平的104军一师驻怀来、驻涿县的16军移动到昌平、南口,确保北平与张家口间的交通畅通。

1948年11月30日,35军及104军部分兵力抵达张家口。能够调动傅作义的嫡系35军,无疑是个意外的惊喜。杨得志听闻此消息,知道该奇兵已开始行动。出发前,罗瑞卿曾好奇询问杨得志与耿飚:“郭景云(时任国民党35军军长)这个人如何?打仗有什么特点?”杨得志幽默回应:“听说他脑子里有不少‘点子’,不过在我们这儿,这些‘点子’不起作用。”耿飚虽然未发一言,但消息传来,他的心早已激动不已。张家口曾是晋察冀军区首府,却因战局不利落入傅作义手中,成了华北军民难以释怀的痛点。

耿飚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就要在这里解决华北敌军主力,夺回这塞上名城。不论是王牌军还是杂牌军,都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想到这里,我心中不禁高呼:张家口,我们又回来了!”1948年12月2日,毛主席向杨得志兵团发来电报:“兵出紫荆关,直逼平绥线。”按照计划,二兵团出发,全体官兵得知35军被调动的消息后,个个激动异常,有的干部战士高喊:“跟35军算总账!”

然而,就在此关键时刻,发生了一起小小的意外。12月初,东野先遣兵团发兵攻打密云,因未能及时侦察敌情,遭遇阻击,不得不抽调第11纵队,才最终夺取密云(12月5日)。傅作义得知密云出现戴狗皮帽子军队,意识到东野已入关,急令郭景云率35军撤回北平防守。对于密云战斗是否暴露东野入关秘密,后人存有争议,有人认为百万大军行军难以隐秘,但傅作义意识到情况后立即下令调动35军增援。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毛主席也感到措手不及。杨得志二兵团原本有充足准备时间,如今被迫缩短筹备期。12月4日,毛主席连发三封电报,命令杨得志迅速控制宣化、怀来等地,阻止敌人增援,同时确保张家口敌军不得东撤。毛主席电报中急迫的语气,即使多年后仍让杨得志、罗瑞卿和耿飚印象深刻。

起初,杨罗耿兵团每天行军八九十里,接到中央命令后,转为强行军,日行程更甚。然而,即便两条腿跑得再快,也难以追上敌人装备精良、拥有铁路和车辆的35军。35军虽非全美械,却配备400多辆道奇卡车,机动能力极强。杨得志兵团却多在太行山区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行军,地形复杂,冬季寒冷且零星飘雪,步行十分艰难。

耿飚在回忆录中提到:“此时,我们大部分部队还在太行山区的崎岖山路上行军。山路不仅难走,而且曲折蜿蜒。地图上十里路,实走却超过二十里。”当时,第8纵22旅刚翻过虎头掌岭,耿飚致电了解情况,得知该部两个半小时才行七里路,焦急之下下令该部不惜代价完成当日行军任务。22旅回电中写道:“山高不如脚高。”表达了官兵们决心坚定。

由于任务紧迫,杨得志兵团几乎未停歇,连做饭时间都没有,饿了只能啃生小米。杨、罗、耿三人派出宣传员激励部队,沿途贴标语、喊口号:“抓住35军!堵住35军!追上35军!逮住35军!”三位指挥员自己也站路边大声呐喊。但即便如此,仍追不上敌人。郭景云接到傅作义命令,率35军乘400多辆卡车于12月6日从张家口撤退。

杨成武有所疏忽,将防止敌军突围的重心放在张家口西侧,攻打密云的突然行动导致傅作义下令郭景云撤回北平,杨成武未及时调整部署,给敌人留下机会。第1纵第1旅本来在沙岭子阻击敌人东逃,但在敌强大攻势下,一旅未请示擅自撤退,结果35军见我军防线松动,顺利撤离。

消息传至毛主席,令其震怒异常,立即发出措辞严厉的电报批评杨成武兵团,同时转发给杨得志兵团及平津前线其他领导人,严令二兵团尽快赶赴平绥线。几十年后,杨成武回忆说:“毛主席对我属部队的表扬数不胜数,但批评只有一次,而且十分严厉,对我教育深刻,至今难忘。”阻击35军一线仅有第4纵第12旅及冀热察军区部分地方武装拼死抵抗,为主力争取了一天两夜时间。

杨得志虽未直接受批评,但心知若一旦耽搁,放跑35军,自己便成了罪人。12月6日凌晨,杨得志带着毛主席电报,下令全军涉水渡过洋河。河水虽浅仅及胸口,但因寒冬冰层薄弱,涉水极为艰难,冰层“咔嚓”作响。一个小时后,杨罗耿全军顺利渡过洋河,河面又悄然结冰。

大冬天涉水,许多战士被冻伤,医疗条件有限,部分冻伤严重者被迫截肢。为了全局胜利,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12月8日凌晨,杨罗耿兵团抵达新保安,成功截击35军。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军一路强行军与敌军缓慢行进形成鲜明对比。郭景云在张家口逗留过久,后来又莫名在新保安停留一夜,自掘坟墓。

耿飚回忆战地小报有首诗写道:“三十五军好比山药蛋,已经放在锅里边;解放军四面来烧火,越烧越煮越绵软。同志们,别着急,山药蛋不熟不能吃;战前工作准备好,时间一到就攻击。”罗瑞卿看后笑言:“说得不错,但这只是说了我们二兵团这口‘锅’,毛主席那口‘锅’里,可不止‘山药蛋’,那里还有‘海’(天津)、‘山’(燕山),以及北平的金銮殿。”

连续六天六夜的强行军给杨得志留下深刻印象。战后,据说他捏着汗对罗瑞卿感慨:“打掉35军,有点当年过大渡河的感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盗墓是一个既让人忌讳又让人好奇的话题。人们忌讳它,因为在迷信中,墓地常常被认为是阴气重的地方,担心会...
藏经洞的发现与失落:再现敦煌旧... 撰文/罗华庆 供图、支持/国家图书馆 敦煌研究院 历史古迹的永远遗失彰显了敦煌旧影的弥足珍贵,这些图...
原创 司...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最聪明的人物往往被大家提到的就是诸葛...
原创 老... 1986年,乌克兰顿涅茨克火车站。当时,乌克兰还属于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在70年代初期,...
原创 秦...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日子里,一个衣着华贵、容貌秀丽的女子,站在高台上等待着她的爱人。远处,传来雷鸣般...
原创 曹... 自从刘备投靠曹操后,他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下邳之战中,更是被吕布打得大败,妻儿老小也都被俘虏。...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