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灭六国,谁是“野蛮”,谁是“文明”?
迪丽瓦拉
2025-09-22 19:31:32
0

昨天我看到一个令人震惊的谬论,题为“秦灭六国是野蛮征服文明”,作者竟然是“北大历史学博士王珊”。看到这一观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仅仅是愚昧,简直是恶意的扭曲历史,带着一种极其有害的偏见。她表面看似在讨论历史,实则是在进行一种认知战,企图破坏公众对历史的基本共识和认知框架。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什么才算是“野蛮”?回顾当时的东方六国,它们的社会形态是何等的陈旧和腐朽。贵族的世袭制度盛行,爵位继承僵化,权力阶层牢固固守,社会呈现出一种极其松散而且不合规范的状态。这样的政治制度,难道真的是“文明”吗?难道“贵族分封”和“四分五裂”的局面可以称作是“文明”?反倒是“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秦国,这种体制被某些人曲解为“野蛮”?这完全是对历史的误读。虽然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野蛮征服文明”的情况,但秦国灭六国绝对不在其中。相反,秦灭六国,实际上是“进步战胜了落后”,“文明战胜了蛮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国的“耕战立国”、“军功授爵”、“唯才是用”和“抑制贵族”的制度,才是当时最先进、最合理的社会模式。它不仅提升了社会的组织能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当时的东方六国的衰落,正是因为贵族阶层的恶性膨胀,导致阶层固化,百废待兴。公子们拥有万里封地,门下门客成群,几乎各自都如小国一般,国家政令无法统一,人才无法得到合理的任用,国家的力量与资源也无法有效整合。魏国和楚国虽也尝试过改革,但由于贵族阶层的顽固抵抗,这些改革最终都被扼杀。秦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统一,正是因为自商鞅变法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律治理,功劳定爵,奖惩分明。这种高效的制度,不仅激发了民众的生产热情,也提升了军队的作战积极性。从组织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上看,秦国给六国带来的不仅是胜利,而是一次降维打击。

秦朝建立后的“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统一度量衡”、“郡县制”和建立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实际上是超越时代的伟大举措。这些改革为中华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大数据”治理时代。自此以后,无论是北方的高山还是南方的江海,所有的地区都统一使用相同的文字和度量衡,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直接的管理,掌握着全国的财富和人口资源。可以说,秦朝的这些制度为中华文化和制度认同提供了深厚的根基。

秦朝虽然过于急功近利,手段也过于粗暴,最终导致了二世而亡,但它所建立的制度却被继承下去了。汉朝的建立,实际上是对秦制的继承与改良。刘邦和萧何搬走了秦朝的档案和典籍,保留了秦朝的一些核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汉朝。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全国一盘棋”、“扶贫”、“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理念,实际上都有着秦制的思想根源。那些至今还未在欧洲实现的政策,秦国在2000多年前便已经做到了。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和制度的传承上,也在国家的治理模式上,秦朝的成就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巨大贡献。

然而,许多公知对“秦制”进行口诛笔伐,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了解“秦制”背后的深刻含义,根本没有认真研究过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很多人甚至无法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基础,正是建立在“秦制”之上的。历史上的名句“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正是对此的最好证明。教员曾说过:“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从古至今,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几乎都主张法治,而孔子的学说,虽然强调仁义,却常常流于空谈。我们应该认识到,秦始皇的伟大要远远超过孔子。若一个现代中国人,依然无法理解这个道理,那只能说明他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建设一无所知,甚至不懂得自己所享受的一切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是如何得来的。

然而,如今的“知识网红”和旧时的“公知”,其实不过是受控的工具,他们站在一根隐形的线之上,接受着背后黑手的指引,负责不断改变身份与面貌,继续在大众中传播错误的观念。他们的目的是在大众的记忆逐渐冷却之后,以新的“科普”面目再度出现,迷惑更多的无知者。这种伎俩其实并不新鲜,只是不断轮换、伪装,试图扭曲和误导公众对历史的认知,妄图摧毁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与制度认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赊... 赊刀人这个词,有些人或许耳熟能详,有些人却可能完全不知情。那么,赊刀人究竟是个什么行业?其中又隐藏着...
原创 总... 1967年某日,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会议刚结束的第二天中午,时任总政治部...
原创 历...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淄博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制品 7月17日,记者从淄川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近日正式启动了老爷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原创 私... 帝制中国持续了两千年,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汉代儒家学者的观点来看,这一点对现代人来...
原创 宋... 楔子: 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两位备受推崇的“文臣”,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第一位是李善...
看得见与看不见:中世纪世界的监... 由 Brewminate 使用 AI 创建的中世纪迁移图像,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
家族珍藏的瑰宝:中华民国元年军... 在重庆市,王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元年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制钱五十文),这是他从家族长...
原创 小...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32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曾在政府与军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的老将军...
暑期探馆打卡“热”,这些文物和... 央视网消息:进入暑假之后,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都迎来了客流高峰。在辽宁省博物馆,最近工作日...
原创 日...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塔,经历了百年风云变幻,见证了无数屈辱与痛苦。这座塔就是旅顺的...
原创 朝...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国内革命的胜利已然近在咫尺。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朝鲜劳动党委员金一...
原创 八... 清朝灭亡后,王爷们的生活变化非常显著。曾经十年没吃过涮羊肉的王爷,一口就能辨出味道不对劲,这种变化让...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长子朱标一直是他的心头宝,也是他最信赖的继承人。自幼,朱标便在朱元璋的亲...
原创 如... 作者:燕赵节度使 在讨论鸦片战争中清军败北的原因时,很多观点被提出,比如“英军对清军的胜利是近代军队...
原创 毛... 1958年1月6日,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广西南宁,入住了明园饭店。这次毛主席来到南宁,主要有两个目的:...
致全市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家们的一... 共筑建设基石 守护文化根脉 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及相关单位同仁: 首先,谨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
原创 黄... 黄埔军校,作为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院校之一,培养了无数革命骨干和国家栋梁。许多毕业生,像是党内的著...
为何江西文人在清朝很少参加科举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整整延续了近1300年,期间共产生出700多位状元...
原创 吕... 吕布,这个名震一时的英雄,原是并州牧丁原的义子。在董卓趁朝廷外戚和宦官内斗之际,趁机进京控制朝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