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太后起床时,太监一不小心看见了这一幕,慈禧便下令杀了太监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02:13
0

提到晚清时期,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一段充满屈辱与挣扎的历史。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社会发展严重停滞。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起,西方列强的炮火犹如一道开门砖,迫使中国不得不面对那个时代科技与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和威胁。

随后,清廷虽尝试推行多次改革,经历了数场惨烈的战争,并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在这些风云变幻的历史节点中,有一位女性一直默默见证着这一切。她,就是那位历经四朝帝王、权倾一时的“老妖女”——慈禧太后。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民间,关于慈禧的研究和讨论从未间断。对于她的评价众说纷纭,有赞誉,也有批判,因此许多关于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有传言称慈禧太后起床时,一位太监无意多看了她一眼,便招致她的勃然大怒,慈禧仅凭一声令下便让这位太监人头落地,死得毫无缘由。

那么,慈禧究竟是那个时代历史的制造者,是导致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境地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个时代的无奈经历者,身处高位却束手无策的政治人物?我们就从这段奇异的故事起步,重新审视这位在风云变幻中叱咤一时的女性传奇。

尽管在影视作品和现代人的印象中,慈禧常被塑造成一个暮年丑陋的“妖女”,但任何人都有过青春年少、纯真朴素的时光。慈禧也不例外,在她获得“老佛爷”称号之前,曾是一位令人心动的美人。否则,她又怎会凭借叶赫那拉这一显赫满族家族的姓氏,在宫中迅速晋升到贵妃的高位呢?

1852年,慈禧被选入皇宫,身份是“兰贵人”,成为咸丰皇帝后宫中的一员。那时的她虽然自幼受到家族熏陶,对政治抱有浓厚兴趣,但更多的还是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此处不得不谈叶赫那拉家族的来历。在满族文化中,叶赫那拉意为“太阳”,其氏族历史悠久,早在元末明初便极为强盛,甚至曾击败后来称帝的爱新觉罗家族。进入清朝后,叶赫那拉氏依然是显赫的贵族,族中涌现出如权臣纳兰明珠、文武双全的纳兰性德等名人,长期在后宫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爱新觉罗皇室嫔妃皇后的主要来源。

直到今天,叶赫那拉氏的后裔依然在文化界活跃,如中国著名歌手那英,香港著名影星惠英红,皆为此族的传人。可见叶赫那拉家族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也影响绵延至今。

回到慈禧本身,作为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她肩负着成为爱新觉罗氏女人的家族使命。然而,年仅十七岁的她,毕竟还是一个怀揣少女天性的女孩。进入咸丰皇帝后宫后,她深爱着丈夫,才会甘愿与他一同逃亡四处奔波。在那个西方列强不断欺凌、清政府逐渐衰败的年代,满族贵族曾经的骄傲与无奈,又有多少人能体会?

怀春的慈禧,为咸丰生下皇子后,更加渴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助丈夫一臂之力,也希望儿子未来能继承大统。正因如此,她迅速晋升为贵妃,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即后来同治帝的另一位太后。

咸丰皇帝身体虚弱,经过内忧外患的磨难后日渐衰败,几乎终日卧病在床。慈禧的政治才能在此时开始崭露头角,频繁为皇帝出谋划策,参与朝政决策。咸丰也看中了她的才能,通常自己口述政务,由慈禧代笔处理,并允许她对部分政事直接发表意见和作出决断。

好景不长,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近北京城。咸丰眼见局势如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般危急,仓促召集文武百官及皇后嫔妃,准备避居避暑山庄。此时慈禧与咸丰意见不合,遭受斥责。避暑山庄期间,有大臣建议模仿汉武帝、唐玄宗等历史上的先例,将慈禧赐死以绝后患,但因夫妻感情深厚,且有子女牵绊,咸丰终究难下狠手,只得保留慈禧性命。此后,慈禧意识到自己触碰了皇权禁忌,变得更加谨慎。

命运终究眷顾了慈禧。1861年,咸丰帝驾崩,留下一片混乱和一个年幼尚不能独掌大权的同治帝。临终前,咸丰还特意为慈禧与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留下两枚皇权印章,希望二人互相制衡,并指定八名大臣辅政,意图为幼帝打下基础。

但慈禧对于权力的渴望和之前差点被八大臣夺权的经历,令她绝不会坐视不理。临终时,咸丰还封了自己的异母弟弟奕?为恭亲王,这位弟弟曾在英法联军入侵时留守北京,承受巨大压力,并签订了《北京条约》。奕?冷静果断,与软弱的咸丰形成鲜明对比,他自幼展现出卓越的学识与政治、外交才能,看着山河破败和昏庸群臣,心中暗生变局。

随后,在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的联手下,刚登基的同治帝迎来一场政变,除掉了咸丰指定的八位辅政大臣,建立了两宫垂帘听政和恭亲王辅政的权力结构。此时的中国,开始有了短暂的转机。

慈安太后居正宫,具有母仪天下的威严;慈禧偏居下位,却机智果断;两人信任奕?,而奕?也确实有能力将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慈禧懂得用人,渴望政绩,接受奕?建议,重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晚清名臣。

在列强威逼和内乱纷扰之下,这些汉臣稳妥处理,镇压了太平天国等大规模内乱,令社会短暂恢复安宁,缓解了清朝统治危机。同时,洋务运动也在慈禧首肯下兴起,秉持“自强”、“求富”的路线,推进工业基础建设。

这一时期,史称“同治中兴”,成为慈禧掌权后少有的带来希望的阶段。

然而,随着同治帝渐渐长大,他开始反感身边太后和权臣的束缚,渴望自由,导致宫廷内斗再起。朝廷刚见曙光,又陷入混乱与权力争斗。

不久,慈安太后与恭亲王交还政权于同治帝,但这位年轻的皇帝生命短暂,早早离世。经历了丧夫丧子的慈禧,终于失去了所有牵挂,开始专注掌控朝政大权。

她扶持咸丰帝侄子、自己外甥载湉即位,即后来的光绪帝。光绪皇帝性格软弱,慈禧与慈安再次垂帘听政。慈安多起制衡作用,但实权大多掌握在慈禧手中。慈安突然去世,权力失衡彻底形成。

历史对慈安暴毙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官方记载称她因病去世,但更多人怀疑慈禧为巩固权力而下毒手。慈安的逝去,使得慈禧独揽朝政,没有了真正的制约者。

此后,慈禧开始迷恋享乐,国家政务逐渐被忽视。她的人性弱点开始暴露,无数荒唐事迹浮出水面,其中之一就是那位被处死的太监事件。

随着年岁增长,慈禧容颜衰退,作为女人,她十分在意自己的外貌。凭借权势,她使用各种秘方和化妆手段,力求维持昔日风采。传言某日她刚起床未梳妆,一位侍候的太监无意间看到了她满是皱纹的素颜,惊慌中略有表露,激怒慈禧。即使太监辩称“什么都没看见”,反而让慈禧觉得被侮辱,最终下令将其处死灭口。

这位可怜的太监,本只是忠心伺候老佛爷,却因无意的眼神付出了生命代价。

由此可见,慈禧虽然在政治上有独到之处,任用汉臣、推动洋务运动,挽回了清朝最后的颜面,但她对权力的痴迷和对享乐的沉溺,逐渐使她失去理智,种种荒唐之举不断显现。

最终,慈禧于1908年去世,不久后清王朝崩溃,那庞大而腐朽的帝国轰然倒塌。

屏幕前的您,对这位历史上的“老佛爷”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 1952年1月,韩军在洞子山阵地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负责...
原创 明... 首先,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明朝的都城在朱瞻基执政期间究竟在哪儿?许多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原创 庞... 春风轻轻掠过涪城那古老的城墙,带着晨雾和若隐若现的神秘气息。在这座充满历史传奇的古城中,一场扣人心弦...
原创 李...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迅速恢复并进行了重建,组成了7个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寿的王朝之一,从1644年入关到191...
原创 孙...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江东孙家的三代主公作了这样的评价:“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而民众归附...
原创 户... 自始皇以来,历代帝王共计408位,其中最后一位甚至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口,这位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就...
原创 顺... 只要提到顺治帝,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两个关键词:独宠董鄂妃,以及年仅24岁早逝(或传闻出家为僧)。尽...
原创 王... 壹·将门虎子 王忠嗣出生于公元705年,年纪比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小两岁。他的家族属于太原王氏,是中国...
原创 韩... 偷来的永远是偷来的!长期以来,韩国非常喜欢将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当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取得几次申...
原创 结... 秦朝与汉朝的军功制度都相对公平,封爵的标准也很明确,像斩杀敌将、歼灭敌军多少都能根据战功直接获得晋升...
“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圆满落幕... 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家乡古色文化,传承吉水历史记忆,团县委、县少工委联合县博物馆精心筹备“红领...
原创 太... 来到金陵(南京),洪秀全和杨秀清带着雄心壮志,太平天国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回想当...
原创 五... 我们在观看解放战争相关影视剧时,无论是《大决战》电影电视,还是《解放》《换了人间》这些重量级的战争大...
原创 庞... 百年三国史,英雄情深。 时光倒流至东汉末年,帝国中央腐化不堪,黄巾起义猝然爆发,东汉王朝步入了名...
原创 若... 《——【·前言·】——》 隋朝灭亡前,河北有一人,自封“夏王”,李世民与他交锋,只一战,就断了他改朝...
武汉中山公园征集抗战胜利80周... 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汉受降堂是抗日战...
原创 刘... 刘备与公孙述,这对曾经的同窗好友,他们的友情究竟是纯粹的,还是有些“塑料”?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事实来深...
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真的比西班牙... 打开世界历史地图,能看到不同时代的“老大”留下的痕迹。 16世纪的西班牙Z显眼,欧洲版图连着重叠的中...
一枚光绪元宝里的清末风云:近代... 案头摊开一方素帛,一枚银圆静静卧在中央。银质的胎体已染上古旧的铅灰,边缘的齿纹还留着机器压制的清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