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追随蒋介石,逃至台湾的国军名将,过得如何?你看胡宗南说了句啥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31:27
0

一、何应钦与陈诚:终分高下

众所周知,国军内部存在着蒋介石的两大嫡系势力:何应钦系和土木系(以陈诚为代表)。这其实正是蒋介石惯用的制衡策略。蒋介石深谙权术,利用这两大派系互相牵制,从而确保自己稳坐最高权力宝座。

不过,尽管蒋介石的制衡手段高明,这两派系间的冲突却极为激烈,时常内耗。比如,1947年陈诚调往东北后,迅速打压何应钦系的将领——即使他们取得胜利,也常被指责有罪。结果,杜聿明等人相继被排挤,随后土木系的罗卓英等人开始接管重要军事指挥。

陈诚的介入使得东北局势一时混乱不堪,两派的内耗直接影响了战局的发展,但最终东北战线开始向土木系倾斜。直到此时,蒋介石才意识到:东北的败局,何应钦与陈诚双方都有责任。

随后,蒋介石不得不重新召回陈诚,同时力邀另一国军名将卫立煌出山,以挽回颓势。蒋介石对何应钦和陈诚两人心中满是无奈与怨气。随着国军在大陆的败退,流亡到台湾这个狭小的岛屿上,何应钦与陈诚之间的争斗也终究要分出胜负。

实际上,早在1949年6月何应钦卸任行政院院长时,他已预感大势已去,开始秘密将家产搬迁到台湾,甚至连夫人的梳妆台也被一并运来。

何应钦清楚,自己1936年西安事变时,主张用武力对付蒋介石,蒋介石对此记忆犹新,难以释怀。

来到台湾后,何应钦对蒋介石的所有决策都表现出高度的支持,有时呼吁蒋介石复职总统,有时又严厉批评李宗仁“不忠不义”,指责他跑到美国去避难,不如白崇禧那样。

然而,何应钦遗憾地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陈诚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左右臂膀,而自己逐渐被边缘化。换言之,土木系在蒋介石支持下最终获得了全面胜利。尤其是土木系将领胡琏在金门战役中击退了解放军,让蒋介石还能继续高喊“反攻大陆”的口号。

何应钦被排挤,陈诚得胜,其根本还是依赖于手下将领的实际能力和表现。无论如何,蒋介石对这两人都不会狠心下杀手,原本的用意是让他们互相制衡,如今则是扶持一方压制另一方。

也许正因何应钦虽然权力减弱但无实职,心态轻松,他才得以长寿,活到99岁,于1987年去世;而陈诚则因终身拼命辅佐蒋介石,操劳过度,于1965年因肝癌早逝,享年67岁。

至于土木系另一名将胡琏,尽管早期受到蒋介石高度重用,被视为救星,但随着陈诚健康恶化,或蒋介石逐渐放弃反攻大陆的念头,甚至为蒋经国铺路,1964年胡琏被派往越南任大使,直到1972年离任,1977年去世。

二、阎锡山与白崇禧:冰火两重天

若说何应钦和陈诚都算是蒋介石的“内部人”,因此他在处理两人关系时还会有所顾忌和手下留情,那么阎锡山和白崇禧这两个“外人”,蒋介石又何必那么“讲武德”呢?显然不用。

白崇禧的死极具争议且令人震惊,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蒋介石在白崇禧的药物中做了手脚,导致其死得极为凄惨且充满疑点。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曾表示,等相关秘密档案解封后才能真相大白。

相比之下,阎锡山的境遇明显“幸福”许多。1949年12月阎锡山抵达台湾,次年蒋介石将行政院院长职务交给陈诚,阎锡山对此不以为意,坦言:“无所谓,活着就好。”

他携带四十多名随从,住在阳明山脚下的菁山,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大家合力盖房。阎锡山的侍卫张日明回忆,山西人不熟悉台湾气候,最初盖的木板房和石棉瓦顶的房屋经不起台风袭击,几乎全部毁坏。

但阎锡山乐观面对,重新搭建住所,过起了朴实无华的生活。蒋介石曾亲临慰问,看到阎锡山居所既无自来水、无电灯、无电话,被称为“三无之家”,深感痛心,当场命令必须安装电话。

最终,在蒋介石的关怀下,阎锡山拥有了一部军用电话,不过后来他用电话做什么,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此后,阎锡山一边读书写传,一边耕种土地,甚至因为思念山西老家,亲自建造了两个土窑洞。起初许多部下仍紧随左右,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意识到阎锡山难以再有翻身之日,纷纷选择离开。

他的朋友见状劝他信教以解孤独,阎锡山却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天忙得很,根本不寂寞!”

最终,阎锡山在这份“不寂寞”中度过余生,1960年去世。回望昔日叱咤风云的“山西王”和“小诸葛”,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比。

三、胡宗南与薛岳:我们本不该来到这里

蒋介石迁台,号称“天子第一门生”的胡宗南自然也跟随而来,只是时间较晚,1950年3月才抵达。此时昔日统帅千军万马的胡宗南落魄异常,只剩6名随从陪伴。

抵台没几天,胡宗南就对孔令晟感叹:“我们应该在哪里自杀呢?这里真没什么意思!”这话吓得孔令晟连忙劝道:“若真要自杀,不如回成都,那里还有我们的部队。到了西昌,部队早已所剩无几,没什么意思了。”

胡宗南黯然神伤,若当年壮烈牺牲,蒋介石还会给他隆重葬礼与表彰,但如今在没见到蒋介石前,连自杀都无机会。过了许久,胡宗南叹息:“我们不应该来到这里。”

蒋介石对他避而不见,背后自然有原因。1949年5月,45位监察委员联名向蒋介石上书,指出国土失守,胡宗南应负主要责任。

对此,胡宗南坦然承认:“如果应由我承担责任,我当然承担。”这体现了他对“有事弟子服其劳”的理解,毕竟这是天子第一门生的职责。

不知是否因态度坦然,追责之事不了了之。胡宗南也因此失去昔日光环。有人去他家做客,发现他的沙发破旧得摇摇欲坠,令人怜惜。最终,胡宗南于1962年因心脏病去世。

此时,必有人提起抗日名将薛岳。他与胡宗南境遇相似,表面上挂着头衔,实则闲云野鹤般生活。因心态较好或与蒋介石关系没那么深,活得更久。

但谁料,他在97岁时竟因交不起房租而被告上法庭。薛岳愤然辩解:“我曾歼灭十万日军啊……”

这句慷慨激昂的话,实则是在用另一种声音喊出胡宗南的那句“我们不应该来到这里”。薛岳最终于1998年去世,享年103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 1952年1月,韩军在洞子山阵地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负责...
原创 明... 首先,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明朝的都城在朱瞻基执政期间究竟在哪儿?许多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原创 庞... 春风轻轻掠过涪城那古老的城墙,带着晨雾和若隐若现的神秘气息。在这座充满历史传奇的古城中,一场扣人心弦...
原创 李...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迅速恢复并进行了重建,组成了7个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寿的王朝之一,从1644年入关到191...
原创 孙...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江东孙家的三代主公作了这样的评价:“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而民众归附...
原创 户... 自始皇以来,历代帝王共计408位,其中最后一位甚至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口,这位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就...
原创 顺... 只要提到顺治帝,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两个关键词:独宠董鄂妃,以及年仅24岁早逝(或传闻出家为僧)。尽...
原创 王... 壹·将门虎子 王忠嗣出生于公元705年,年纪比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小两岁。他的家族属于太原王氏,是中国...
原创 韩... 偷来的永远是偷来的!长期以来,韩国非常喜欢将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当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取得几次申...
原创 结... 秦朝与汉朝的军功制度都相对公平,封爵的标准也很明确,像斩杀敌将、歼灭敌军多少都能根据战功直接获得晋升...
“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圆满落幕... 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家乡古色文化,传承吉水历史记忆,团县委、县少工委联合县博物馆精心筹备“红领...
原创 太... 来到金陵(南京),洪秀全和杨秀清带着雄心壮志,太平天国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回想当...
原创 五... 我们在观看解放战争相关影视剧时,无论是《大决战》电影电视,还是《解放》《换了人间》这些重量级的战争大...
原创 庞... 百年三国史,英雄情深。 时光倒流至东汉末年,帝国中央腐化不堪,黄巾起义猝然爆发,东汉王朝步入了名...
原创 若... 《——【·前言·】——》 隋朝灭亡前,河北有一人,自封“夏王”,李世民与他交锋,只一战,就断了他改朝...
武汉中山公园征集抗战胜利80周... 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汉受降堂是抗日战...
原创 刘... 刘备与公孙述,这对曾经的同窗好友,他们的友情究竟是纯粹的,还是有些“塑料”?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事实来深...
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真的比西班牙... 打开世界历史地图,能看到不同时代的“老大”留下的痕迹。 16世纪的西班牙Z显眼,欧洲版图连着重叠的中...
一枚光绪元宝里的清末风云:近代... 案头摊开一方素帛,一枚银圆静静卧在中央。银质的胎体已染上古旧的铅灰,边缘的齿纹还留着机器压制的清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