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主席不说,很多人不知道:最早发现非洲并进入索马里的是位唐朝人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32:57
0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外交风云》第三十集中,田家英向主席汇报:“总理今天抵达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这是他们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主席随即发问:“家英,你知道我们中国最早与索马里接触,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吗?”

田家英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主席笑着解释道:“第一个踏足索马里的中国人是唐朝的杜环,他后来写了一本游记,名为《经行记》。”

田家英听后十分惊讶:“这就是说,我们与索马里的交往竟然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主席学识渊博,堪称当世罕有,若不是主席提起,就算是在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也鲜有人知晓唐代的杜环曾远涉非洲,更罕有人知道索马里在唐朝文献中被称作‘殊奈’。

杜环是唐朝首位到达非洲“履行使命”的中国人,他的非洲之行起初充满无奈,但最终圆满结束。

唐玄宗天宝十年,高仙芝担任安西节度使,率军击溃石国。石国被攻破后,向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求援。高仙芝为先发制人,主动迎击大食援军,双方在石国的怛罗斯城展开激烈决战。

战斗中,因军中葛罗禄部族叛变,高仙芝损失惨重,许多工匠、文吏、画师被俘,杜环便是其中之一。

杜环出身名门,见识广博,且通晓波斯语及大食语(即阿拉伯语,许多人常误将波斯语与阿拉伯语混淆),因此被俘后待遇优厚,获准游历大食及其邻近国家。

归国后,杜环撰写了数万字的《经行记》,遗憾的是原稿在战乱中焚毁,仅有其叔杜佑在编纂《通典》时引用了部分内容,使得《经行记》残篇共1511字得以保存。主席所见的,可能就是这一残本或《通典》中节录的文字。

唐初时,索马里南部的黑人国家在中国官方档案中被称为“殊奈”。《唐会要》记载,该殊奈国属昆仑族,离开交趾经海路需行三个月,风俗文字与印度相似,距中国极远。

昆仑族是中国古代对南海及印度洋周边棕黑肤色民族的统称,涵盖非洲的僧祗(即桑给)、南印度的突弥(泰米尔)、中南半岛的骨堂(孔丹)、阁蔑(高棉)四大族系。桑给是其中之一,波斯语中意为“黑色的人”,专指亚丁湾南岸及东非沿海的黑人原住民。

有外语专家认为,“殊奈”的原音即为“桑给”的复数形式,笔者虽不通外语,但根据史料记载:“殊奈国,昆仑人也。在林邑南,距交趾海行三个月余,风俗文字与婆罗门相同,十分遥远,未曾朝贡中国。贞观二年(628)十月,遣使来朝。”(《唐会要》卷九十八)

中国古代一直用“昆仑族”称呼肤色黝黑的人:“卷发黑身,通称昆仑。”

《大唐游侠传》中记载一位名叫铁磨勒的武林高手,他的历史原型是唐代宗李豫的贴身侍卫崔姓昆仑奴,曾与一品大员的侍女红绡发生故事,十几年后还被人见到在洛阳卖药。(《太平广记》卷一九四)

唐代诗人顾况也曾写诗称赞当时普遍的昆仑奴:“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著师子项。”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段志玄的后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将“殊奈”译为“仍建”,提到索马里沿海有两个国家,北为拨拔力,南为仍建。拨拔力是亚丁湾南岸的巴巴拉族,南部沿岸居住的为班图族。

据段成式记载,多马力地区作物靠天然降雨,地貌无水井无河流,多通过紫矿泥地挖掘水窖蓄水,这与谢贝利河以北索马里南部广袤荒原的环境极为相似。千年过去,那里的自然条件依然未发生显著改变。

昆仑奴虽力大忠诚,但也有叛变者:“广州刺史路元璇贪婪无度,多加残酷剥削。一昆仑奴闯入后堂斩其首,众昆仑奴响应,遂陷广州城。”(出自《蒲寿庚考》)

说昆仑奴容易引起误解,涉及历史上奴隶买卖,咱们还是回到大唐盛世的宽容开放。自贞观之治起,唐朝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任人唯贤,从不把外籍人士视作奴隶或二等公民:有才能者可登高位,无才能者亦可辛勤工作出力。

现代许多姓氏如康、安、曹、石、米、何、史、穆、那、乌、火等,极有可能源自“昭武九姓”(史书中九姓分支远超九个)。康、安多为武将、富商;曹姓多为乐师、画家;石姓擅长舞蹈且语言能力强;米姓精通音乐,许多名人出自这些姓氏。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是唐朝极受欢迎的三类人群,“菩萨蛮”曲牌正由此得名,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即源于此。

翻阅《旧唐书》《新唐书》,许多名臣名将其实非纯粹唐人: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原是西突厥特勒”;右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阿史那社尔,“是突厥可汗之子”;左羽林军大将军苏禄,“属突骑施别种”。

安禄山史思明不用多说,诗仙李白的好友晁衡(朝衡),本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安倍氏。

后晋司空刘昫在编纂《旧唐书》时赞扬唐朝:“唐朝北击颉利,西灭高昌焉耆,东破高丽百济,威震夷狄,方策未有。华夏虽有言语习俗差异,仍能依礼纳贡。若己德不彰,何以致人来朝。五方异气,各有所长,南极之蛮戎,恶我则叛,好我则通,不可不德以俾其归附。”

刘昫的话耐人寻味:“但患己之不德,不患人之不来。”只要强盛,就自然有朋友。包括索马里在内的非洲诸多地区,早在隋唐时期便与中原通交。

唐朝的伟大在于不分彼此,真正做到“同根同枝”。《贞观政要》中记载,凉州都督李大亮与唐太宗李世民先后言及:“中国百姓实为天下根本,四夷异族乃同枝叶,扰其根本难图长安。”

熟悉隋唐史的朋友都知道,隋炀帝与唐太宗施政迥异。为避免对号入座,正文不谈隋炀帝荒唐之处,但想想他下令用丝绸缠树、某些人吃饭不付钱,确实让人感慨良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盗墓是一个既让人忌讳又让人好奇的话题。人们忌讳它,因为在迷信中,墓地常常被认为是阴气重的地方,担心会...
藏经洞的发现与失落:再现敦煌旧... 撰文/罗华庆 供图、支持/国家图书馆 敦煌研究院 历史古迹的永远遗失彰显了敦煌旧影的弥足珍贵,这些图...
原创 司...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最聪明的人物往往被大家提到的就是诸葛...
原创 老... 1986年,乌克兰顿涅茨克火车站。当时,乌克兰还属于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在70年代初期,...
原创 秦...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日子里,一个衣着华贵、容貌秀丽的女子,站在高台上等待着她的爱人。远处,传来雷鸣般...
原创 曹... 自从刘备投靠曹操后,他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下邳之战中,更是被吕布打得大败,妻儿老小也都被俘虏。...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