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主席不说,很多人不知道:最早发现非洲并进入索马里的是位唐朝人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32:57
0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外交风云》第三十集中,田家英向主席汇报:“总理今天抵达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这是他们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主席随即发问:“家英,你知道我们中国最早与索马里接触,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吗?”

田家英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主席笑着解释道:“第一个踏足索马里的中国人是唐朝的杜环,他后来写了一本游记,名为《经行记》。”

田家英听后十分惊讶:“这就是说,我们与索马里的交往竟然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主席学识渊博,堪称当世罕有,若不是主席提起,就算是在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也鲜有人知晓唐代的杜环曾远涉非洲,更罕有人知道索马里在唐朝文献中被称作‘殊奈’。

杜环是唐朝首位到达非洲“履行使命”的中国人,他的非洲之行起初充满无奈,但最终圆满结束。

唐玄宗天宝十年,高仙芝担任安西节度使,率军击溃石国。石国被攻破后,向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求援。高仙芝为先发制人,主动迎击大食援军,双方在石国的怛罗斯城展开激烈决战。

战斗中,因军中葛罗禄部族叛变,高仙芝损失惨重,许多工匠、文吏、画师被俘,杜环便是其中之一。

杜环出身名门,见识广博,且通晓波斯语及大食语(即阿拉伯语,许多人常误将波斯语与阿拉伯语混淆),因此被俘后待遇优厚,获准游历大食及其邻近国家。

归国后,杜环撰写了数万字的《经行记》,遗憾的是原稿在战乱中焚毁,仅有其叔杜佑在编纂《通典》时引用了部分内容,使得《经行记》残篇共1511字得以保存。主席所见的,可能就是这一残本或《通典》中节录的文字。

唐初时,索马里南部的黑人国家在中国官方档案中被称为“殊奈”。《唐会要》记载,该殊奈国属昆仑族,离开交趾经海路需行三个月,风俗文字与印度相似,距中国极远。

昆仑族是中国古代对南海及印度洋周边棕黑肤色民族的统称,涵盖非洲的僧祗(即桑给)、南印度的突弥(泰米尔)、中南半岛的骨堂(孔丹)、阁蔑(高棉)四大族系。桑给是其中之一,波斯语中意为“黑色的人”,专指亚丁湾南岸及东非沿海的黑人原住民。

有外语专家认为,“殊奈”的原音即为“桑给”的复数形式,笔者虽不通外语,但根据史料记载:“殊奈国,昆仑人也。在林邑南,距交趾海行三个月余,风俗文字与婆罗门相同,十分遥远,未曾朝贡中国。贞观二年(628)十月,遣使来朝。”(《唐会要》卷九十八)

中国古代一直用“昆仑族”称呼肤色黝黑的人:“卷发黑身,通称昆仑。”

《大唐游侠传》中记载一位名叫铁磨勒的武林高手,他的历史原型是唐代宗李豫的贴身侍卫崔姓昆仑奴,曾与一品大员的侍女红绡发生故事,十几年后还被人见到在洛阳卖药。(《太平广记》卷一九四)

唐代诗人顾况也曾写诗称赞当时普遍的昆仑奴:“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著师子项。”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段志玄的后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将“殊奈”译为“仍建”,提到索马里沿海有两个国家,北为拨拔力,南为仍建。拨拔力是亚丁湾南岸的巴巴拉族,南部沿岸居住的为班图族。

据段成式记载,多马力地区作物靠天然降雨,地貌无水井无河流,多通过紫矿泥地挖掘水窖蓄水,这与谢贝利河以北索马里南部广袤荒原的环境极为相似。千年过去,那里的自然条件依然未发生显著改变。

昆仑奴虽力大忠诚,但也有叛变者:“广州刺史路元璇贪婪无度,多加残酷剥削。一昆仑奴闯入后堂斩其首,众昆仑奴响应,遂陷广州城。”(出自《蒲寿庚考》)

说昆仑奴容易引起误解,涉及历史上奴隶买卖,咱们还是回到大唐盛世的宽容开放。自贞观之治起,唐朝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任人唯贤,从不把外籍人士视作奴隶或二等公民:有才能者可登高位,无才能者亦可辛勤工作出力。

现代许多姓氏如康、安、曹、石、米、何、史、穆、那、乌、火等,极有可能源自“昭武九姓”(史书中九姓分支远超九个)。康、安多为武将、富商;曹姓多为乐师、画家;石姓擅长舞蹈且语言能力强;米姓精通音乐,许多名人出自这些姓氏。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是唐朝极受欢迎的三类人群,“菩萨蛮”曲牌正由此得名,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即源于此。

翻阅《旧唐书》《新唐书》,许多名臣名将其实非纯粹唐人: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原是西突厥特勒”;右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阿史那社尔,“是突厥可汗之子”;左羽林军大将军苏禄,“属突骑施别种”。

安禄山史思明不用多说,诗仙李白的好友晁衡(朝衡),本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安倍氏。

后晋司空刘昫在编纂《旧唐书》时赞扬唐朝:“唐朝北击颉利,西灭高昌焉耆,东破高丽百济,威震夷狄,方策未有。华夏虽有言语习俗差异,仍能依礼纳贡。若己德不彰,何以致人来朝。五方异气,各有所长,南极之蛮戎,恶我则叛,好我则通,不可不德以俾其归附。”

刘昫的话耐人寻味:“但患己之不德,不患人之不来。”只要强盛,就自然有朋友。包括索马里在内的非洲诸多地区,早在隋唐时期便与中原通交。

唐朝的伟大在于不分彼此,真正做到“同根同枝”。《贞观政要》中记载,凉州都督李大亮与唐太宗李世民先后言及:“中国百姓实为天下根本,四夷异族乃同枝叶,扰其根本难图长安。”

熟悉隋唐史的朋友都知道,隋炀帝与唐太宗施政迥异。为避免对号入座,正文不谈隋炀帝荒唐之处,但想想他下令用丝绸缠树、某些人吃饭不付钱,确实让人感慨良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 1952年1月,韩军在洞子山阵地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负责...
原创 明... 首先,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明朝的都城在朱瞻基执政期间究竟在哪儿?许多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原创 庞... 春风轻轻掠过涪城那古老的城墙,带着晨雾和若隐若现的神秘气息。在这座充满历史传奇的古城中,一场扣人心弦...
原创 李...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迅速恢复并进行了重建,组成了7个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寿的王朝之一,从1644年入关到191...
原创 孙...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江东孙家的三代主公作了这样的评价:“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而民众归附...
原创 户... 自始皇以来,历代帝王共计408位,其中最后一位甚至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口,这位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就...
原创 顺... 只要提到顺治帝,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两个关键词:独宠董鄂妃,以及年仅24岁早逝(或传闻出家为僧)。尽...
原创 王... 壹·将门虎子 王忠嗣出生于公元705年,年纪比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小两岁。他的家族属于太原王氏,是中国...
原创 韩... 偷来的永远是偷来的!长期以来,韩国非常喜欢将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当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取得几次申...
原创 结... 秦朝与汉朝的军功制度都相对公平,封爵的标准也很明确,像斩杀敌将、歼灭敌军多少都能根据战功直接获得晋升...
“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圆满落幕... 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家乡古色文化,传承吉水历史记忆,团县委、县少工委联合县博物馆精心筹备“红领...
原创 太... 来到金陵(南京),洪秀全和杨秀清带着雄心壮志,太平天国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回想当...
原创 五... 我们在观看解放战争相关影视剧时,无论是《大决战》电影电视,还是《解放》《换了人间》这些重量级的战争大...
原创 庞... 百年三国史,英雄情深。 时光倒流至东汉末年,帝国中央腐化不堪,黄巾起义猝然爆发,东汉王朝步入了名...
原创 若... 《——【·前言·】——》 隋朝灭亡前,河北有一人,自封“夏王”,李世民与他交锋,只一战,就断了他改朝...
武汉中山公园征集抗战胜利80周... 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汉受降堂是抗日战...
原创 刘... 刘备与公孙述,这对曾经的同窗好友,他们的友情究竟是纯粹的,还是有些“塑料”?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事实来深...
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真的比西班牙... 打开世界历史地图,能看到不同时代的“老大”留下的痕迹。 16世纪的西班牙Z显眼,欧洲版图连着重叠的中...
一枚光绪元宝里的清末风云:近代... 案头摊开一方素帛,一枚银圆静静卧在中央。银质的胎体已染上古旧的铅灰,边缘的齿纹还留着机器压制的清晰痕...